神州图_【1】泾河老龙乱人间,魏征剑斩老龙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泾河老龙乱人间,魏征剑斩老龙头 (第1/2页)

    上古时代的人类只靠修行生活,寿八千岁。

    人人有大神通,且与世无争,辟谷修行。

    这是一种大道至简、最朴素的修行。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儒、释、道、武四家学派,而修行对上古之人而言只是如饮水呼吸一般必须。

    慢慢地这样的修行就演变成为修真这门朴素而古老的学派。世人名之曰“仙家”,以区别于儒释道武四家。所谓修真界就是此而来。这不仅是对这一支法脉的崇敬,也是因为它独异于人,乃是超人之学。

    仙家与后世形成的四家都有渊源共同之处,且儒释道武四派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更古老的仙家的影响。拿道家而言,就非常崇尚仙家,很多思想都比较接近,比其他三家更能与仙家共通共融。

    世世代代以来,据说有一些修士死后能够羽化飞升到天界,证果成仙,至于到底有没有什么天庭、仙界,就不为人知了。

    仙人魏征曾经说过:沙河世界,rou身作舟,虽是臭皮囊,却是阳神家。

    所以就连很多仙家修士也认为,这世上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而所谓的仙人,也无非是带着rou身修行的大能而已。这些大能依旧游戏人间,或许是因为修为未到,抑或是因为尘缘未了,不选择飞升仙界而已。

    ---

    宇内有十洲,其中神洲大陆最为辽阔,文明也开化最早。若以神洲居中,则另九洲皆分布于八方巨海各间。

    巨海无边无际,遍布神洲四面八方,传说太古时期的鲲鹏坠海后,其身体精华被八条巨蛟所食,成就了四对雌雄海龙,分管巨海的东南西北。

    若最后一头鲲鹏的死去代表着太古时代的终结,那这八条海龙的诞生,就意味着上古时代的开启。

    八条海龙后来在东海升天而去,证得八部天龙大果,留下了“八龙升天”的传说。天龙山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

    虽然龙的时代早已结束万年,但是它们依然繁衍了一些后代存留世间。

    即便上推至五百年前,也还有人见证过龙的存在,亦将其记载于古书之中。

    前朝大周史书有载:“东西南北四海,有四海龙王统辖海中众生,有渔人于东海偶见真龙,惊撼不能自已。帝听闻,甚喜,令水师出巡,然皆无果而回。次年,有人于渭州见龙入泾河,世人唏嘘。”

    《神洲图志》中也有记载:“江蛟五百年化龙,真龙入海乃成圣。神洲亦有一真龙,统管天下江河湖泊,盘踞渭州泾河之中,名曰:泾河龙王威灵圣君。”

    关于这位泾河龙君的故事,民间众说风云。

    ---

    相传千年前有仙人广成子在渭州崆峒山设坛讲道,曾邀请山下的泾河龙君前来听道,以得度化。

    可龙君修行数百年,神通广大,哪里看得上广成子讲道?心高气傲的泾河龙君并未前去。

    反而是一个叫做轩辕的凡人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跋涉而来,却已经错过了设坛之日。

    名叫轩辕的年轻人在崆峒山上餐风露宿,每日跪于峰顶不愿离去。

    闭关的广成子感其心诚,便出关以礼相待,与轩辕面对而坐,论道三日。

    第一日讲无极大道,第二日说世间诸道,第三日传授修行道法。

    轩辕聪明绝顶,三日问道,顿悟而去。

    泾河龙君见崆峒山上有紫气升腾,知道有人得道,追悔莫及,便在第四日飞上崆峒,求广成子为他讲道。

    化作人形的泾河龙君赶到峰顶时,只见广成子坐于空地,面带微笑。

    龙君正要上前询问,仙人却忽然化作清风,留下几句偈语在山峰回荡:

    “君欲成仙先降心,白龙作马甘委屈。待到意马重化龙,吾亲带尔游碧宫。”

    这时候泾河龙君才明白,广成子已经了结凡缘,抛下了一身皮囊羽化登天,去证那仙界果位了。

    可是龙君自己却苦苦驻留世间,无法窥得大道而解脱苦海。

    他认为上天抛弃了他,连最后的机缘也要让他擦肩而过。

    泾河龙君悔极生恨,郁郁下山。

    后来龙君听说轩辕成就很大——他带领族人打败了魔君刑天和妖尊蚩尤,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世人皆称之为黄帝。黄帝轩辕后来也成仙而去。

    龙君在龙宫中苦苦闭关五百年,出关后已经是大周的天下。这五百年他苦苦思考广成子留给自己的话,却如何也想不明白。

    可是广成子并没有故弄玄虚,诗中意思再明白不过,是让他这条龙化作马,体验最低处的生活,甘心身居人下,修心降心,待到桀骜之气去除,心德圆满后,自然能够飞登仙境。

    泾河龙君越想越气愤,觉得这广成子分明是在戏耍他,他堂堂龙王,岂能化作马匹被人骑呢!

    心存嫉恨的泾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