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吕布的战书 (第1/2页)
张让的脑袋上都是血,皇帝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一次爬树去,却失足掉了下来。当时就是张让猛地从一旁冲过来接住自己,皇帝没受伤,张让却由于收不住脚步,一头撞在了树上,也是像现在这样,满头鲜血。 那时候,张让是在笑的,很开心的笑着,因为自己没受伤。皇帝叹了口气,他早就知道今天朝堂之上会发生什么,甚至已经做好了这么处罚十常侍的打算。 但这一刻,皇帝犹豫了。就算有错,也是这些人的无心之失。若是有心,张让岂会让自己的义子去朔方? 皇帝又想起自己以前淘气,打碎了父皇最喜欢的花瓶。张让对父皇说,那个花瓶是他碰碎的。这让自己逃过责罚,张让却挨了三十大板,险些丢了性命。 皇帝看着张让脸上的血,一句话都不说。 张让却知道这时候皇帝在想什么,忙的再次跪下:“皇上!” 皇帝一挥手道:“先扶让公下去!” 一众太监马上将张让扶出大殿。皇帝走下来,来到张让刚才磕头的地方,青砖上的血渍鲜红。 皇帝用眼睛看看袁魁,看了好长时间,直到袁魁低下头,他才慢慢转回龙椅。 “诸位爱卿,可有本凑?” 所有人的眼光都望向袁魁,袁魁慢慢站出来,说道:“臣启奏万岁,中郎将董卓,平定黄巾之乱不力,让我大汉军士伤亡惨重,臣,建议以皇埔嵩替代董卓继续平乱。鉴于现在鲜卑南下,可让董卓率军抵御鲜卑,戴罪立功。” 满朝的士人带着诧异的目光望向袁魁,袁魁却再不开口,只字不提十常侍。 汉帝微微一笑:“准!” 大将军何进见袁魁放弃,自不会出头对付十常侍。 汉帝见他们都不说话,满意的笑了:“朕,收到刘明郡主家书一封。” 刘明郡主,是汉帝唯一的同母meimei,汉帝对她一向宠爱。 “她说想朕了,朕也想她了,就让她回来一趟吧!只是路上不太安全,诸位爱卿可有妥当计策?” 袁魁思索片刻,上前一步道:“可令董卓大军接应郡主,一路护送至河东即可。” 汉帝点头称是。 鲜卑人的铁骑已经开始不分昼夜的冲击朔方城门,还有一些骑兵总是飞快的冲到城墙边下,然后使用长梯,或者钩索向上攀爬。 汉军的弓弩不断向下射击着,占尽地利。那些挂在墙上的绳索被汉军一条一条的砍断,长梯也被推翻下来。每一个鲜卑人都知道,城墙之下,就是死亡之地。 想从那里逃出来,靠的不是本事,是运气。 任红认为自己的运气不错,至少大战打到现在,他两次都从城墙下退回来了,甚至有一次冲上了城墙,结果却被一名汉军一脚给踹了下来。还好,朔方的城墙并不是很高,虽然吐了两口血,但是性命却还活着。 他是拓跋部的奴隶,对于一个奴隶来说,能参加这场大战是个好机会。如果他能活下来,能立战功的话,就会是另一种身份:平民。 要是立了大功的话,还有可能分到几头牲畜。即便死了,任红也觉得没有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实在找不到可以留念的东西。 死,就死吧。 号角再一次响起,任红知道自己又要冲锋了,手中的长矛已经磨的很锋利,任红期待着能再次冲上城墙。 上千名鲜卑人骑在马上,嚎叫着向前冲去,任红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稍微的安全一些。 汉军仿佛有用不完的弓弩,最具杀伤力的,是城墙两边的弩车,每车一次能发射三支长长的弩箭,又快有猛,基本上每一支箭都能将两三个鲜卑人穿成一串。 任红把自己的身体趴在马背上,闭着眼睛向前冲去。手中的长矛在自己的面前转着圈圈,或许能打掉几只流矢吧。 幸运之神再一次光顾了他,等他在城墙边上停下的时候,发现身边只有一百多人冲了过来,其他的大部人马被汉军如雨的箭矢阻截在后方。 自己刚才冲过来的道路上,一地的尸首。 部落的首领明显对这一次冲锋很不满意,再次用骑射压制城墙上的汉军,同时增援已经冲到城墙角下的这些人。 任红等自己这边人数多了,向城墙上抛出身上携带的钩索。 这钩索本是他抓野牛的时候用的,一根长长的绳子,上面带着一个钩子,钩子非常的锋利,一旦搭在野牛背上,肯定能切入皮rou。然后用力一拉,野牛吃痛,就不会再跑了。 后来不知道谁发现,这样的钩子同样能用来攀爬一些低矮的城墙。城墙如果高了就不行,因为那样对方有充足的时间砍断绳子。 朔方城并不高,所以几百把钩索一起扔上去,总有人能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