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名将审配 (第2/2页)
,其过程必定是漫长的,战况肯定是惨烈的。 可是真实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审配率领那支五万人的新军,和麹义在上谷鏖战半月之后,连设巧计烧毁麹义的粮草。 麹义无奈,只能率兵撤退。路上又被审配接连设伏,损失惨重。 审配趁着麹义无力反击,袁绍的大军又被卢植牵制在涿县,一股作气杀入袁绍的翼州,兵围邺城。 袁绍闻讯大惊,继续与卢植作战取胜也是无望,有心撤退又怕卢植追击,无奈之下,袁绍只能求和。 袁绍上表给刘辨的奏章让幽州的一众大员欣喜过望,也包括还在涿县的卢植。 刘辨非常的高兴,这一仗的胜利对于他来说,对于那些一心想匡扶汉室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仗,向那些所有怀有异心的诸侯展示了刘辨所拥有的力量。从今以后,自己的奏章再也不会被那些诸侯当做废纸一样看待了。 刘虞等大臣也知道,从今日起,这里传出去的每一句话,都会让那些手握重兵的诸侯深思。 庆祝,自然是少不了的。众人弹冠相庆之余,关于怎么处置袁绍也作为一个议题摆上了桌面。 刘虞认为,袁绍还是忠于大汉的,只是一时想歪了才会做这样的举动,对他给以惩戒就可以了。 也有些人认为,对于这样敢向天子亮刀的人,应该杀一儆百。 刘辨还是很信任卢植,派快马征询卢植的意见。卢植对于审配能如此迅速的击败麹义也很是惊喜,其中喜的程度远远大于那份惊讶。 因为能这么快结束战争,就意味着幽州的损失要小许多,许多百姓可以安居在自己的土地上,卢植当然高兴。 他接到刘辨的诏书之后,马上回书:“皇上可以派人去问审配,如果他能打下邺城,我们就灭了袁绍,如果他打不下来,还是接受袁绍求和的好。” 审配很快回书,他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打下邺城。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由袁绍长子袁谭防卫,兵力最少有三万人,防守非常的严密。最要命的是麹义,这家伙虽然败了,但却很快稳定了军心,现在已经带着部队赶了过来,就徘徊在自己周围,而且袁绍其他的军马也正在赶来,如果不能早做处置,那就不是怎么处置袁绍的问题,而是自己这五万军士能不能回的去的问题了。 卢植知道,审配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于是他建议刘辨接受袁绍的求和。 刘辨更是省事,袁绍不就在卢植那里么?你们谈吧。 袁绍就这样踏入了卢植的军营,卢植看着袁绍,冷冷说了一句:“你终于肯来见我了?” 袁绍面色羞惭。 卢植和袁绍的谈判几乎没有什么好谈的,卢植说的话,袁绍不敢反驳。 前线也不断的再次传来好消息,审配主动放弃围城,派出军队,将那些赶来救援邺城的袁绍部队一支又一支的击溃,给卢植的谈判不断增加着筹码,让卢植的口气可以越来越强硬,袁绍也只能步步退让。 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喜讯让幽州朝堂充满了喜悦的气氛,也让那些原本在后方磨刀的幽州军士心下大定。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不用再上战场了。 有些人是不能闲下来的,闲下来他就会给自己,也给别人找些事情来做,显奕就是这样的人。 显奕是乌丸人,他们整个部落都投奔了大汉,像他们这样的异族归属大汉之后,刘虞总是好生安抚,给他们一些良田,再定期给些银两。 作为回报,显奕他们这些人组成了幽州的骑兵,一旦有战争,他们将跟随刘虞作战。 当然,刘虞很少真的让他们上战场。第一是刘虞对这些人并不太放心,第二么,这些人如果死人了,刘虞将支付一笔很大的抚恤。 不会被克扣军饷,还很少上战场,这样的兵实在让其他的汉军羡慕。 但显奕却并不这样想。刘虞给了他很多田,他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不会种。 刘虞没有短他们的军饷,可那些军饷只能满足那些奴隶,无法满足显奕的开销。显奕喜欢上战场,战场上,他不光能满足自己杀人的欲望,还能抢到一些额外的收入。 这些额外不用分给底下的奴隶,所以收入远远高于自己的军饷。仗打不起来了,也就意味着这一次自己又是只能拿些军饷回去了。 这对他来说,和空手而回没什么区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