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2章 三国再演义 (第2/2页)
顶上,童子安对曹cao说‘孟德兄,让我杀了刘备,以后就没人和你争天下了。’” 众人这才回忆起,童老大当时确实是这般说的。刘备双手按在桌面,抬头看看天空:“知我者子安!” 荀彧问道:“主公,那你打算如何作为?” 刘备仿佛没有听见荀彧问他,依然看着天上,嘴中喃喃说道:“子安!你让我如此惊喜,我又怎么会让你失望呢!” 说完这话,放才回头看着众人:“献和,你替我跑一趟河东,”简雍正待领命,刘备忽然打断:“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荀彧忙的拦住:“主公!河东凶险,主公切不可亲身前去呀!” 刘备忽然哭了,哭的很伤心,却一句话也不说,只待嘴角动了几次,又泪流满面之际,方才来到荀彧面前:“先生,备若有不测,望先生能归降曹cao。” 荀彧大惊:“我岂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小人!” 刘备哭道:“先生误会了,我知曹cao器重先生,曾多次招先生前去。只望先生在备去后,能为这些跟随备多年的手足着想,为他们谋一个好的前程,备就算在九泉之下,也感先生大德!” 屋里众人听了这话,不约同时跪了下来,“主公!” 荀彧更是泪流满面:“主公想让我速死么?” 刘备不想让荀彧死,他知道自己这一趟根本没有任何危险。西凉军不会碰他刘备的。如果西凉军想回西凉,他们就希望刘备能挡住曹cao,他们绝对不会动刘备一根头发。 如果西凉军想割据一方,他们也必须联合自己,对抗即将到来的曹cao大军,自己更不会有危险。 所以,刘备放心大胆的去见牛辅。 西凉军已经断粮很长时间了,也在等刘备的到来。 童子安出事之后,贾诩早就告诉牛辅:“洛阳马上就要乱了,等洛阳动乱一结束,就会有人来找我们,那时候才是找上家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来找,大家就散伙凉吧。” 对于贾诩,牛辅等人还是很信服的。他们在这里等着,等来了刘备。 刘备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来意,他对牛辅说:“将军,你我二人合作打天下吧,日后,刘备的江山,定有将军一半。” 刘备不知道,贾诩已经替他说服了牛辅,贾诩说,这个时候,刘备只能依靠西凉军,所以跟刘备以后,那些兄弟们都能得到最好的归宿。 牛辅哈哈大笑:“和你平分天下?我还没活够呢!我可不想做第二个童子安!” 刘备继续劝说着,竭尽他所有的口才。 最后牛辅烦了,拔出刀来:“此事休提,若是再提起,我就砍下你的脑袋!送给曹cao。” 刘备看着牛辅的刀,把头一伸:“你砍吧,你砍下我的脑袋之后,曹cao马上会砍了你的脑袋!” 牛辅嘿嘿笑了:“行,有点胆色,西凉军如果跟了你,不会吃亏。” 刘备闻言,大喜:“这么说你们同意合作?” 牛辅摇头:“不是合作,是我把西凉军给你。至于我么,可不想做童子安第二。” 刘备脸上在这一瞬间愣住了,然后抱拳问道:“将军要刘备做什么?” 牛辅没有说话,掀开大帐走了。 刘备知道,这是牛辅留给自己的一道题目,如果自己连人家想要什么都不明白,也就没有资格让人家把二十万铁骑交给自己了。 第二天,刘备将王允满门两百多口,押到牛辅的大营。牛辅在董卓的灵位前,活刮了王允,将王允满门尽数诛杀。 然后,他和李崔,郭汜,樊稠等人离开大军。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王允被杀的当天,卢植收到消息之后吐血而亡。 曹cao这时候接收了整个幽州,却在翼州遇到麻烦了。按照曹cao的设想翼州比幽州应该更加轻松才是,因为那里有张燕配合他行动。 可是翼州那一路大军却是损失惨重,自新近归顺自己的韩荣以下,总计三十员战将。居然被人来回冲杀,挑了二十六个,伤了四个,算是一个没跑掉了。 曹仁挂着伤跪在曹cao的面前,面上的惊惧之色依然未定。曹cao知道曹仁的本事,不明白他为什么搞成这样。 “子孝,对方多少人马?几员大将?”曹cao问道。 曹仁头更低了:“回主公,对方一万兵马,战将,”稍微停顿了一下,最后终于以众人几乎都听不到的声音回道:“只有一人!就是杀颜良文丑的那人。” 曹cao的麻烦远不止这些,他从没把袁术放在眼里。再曹cao看来,那个恶少并不值得自己出手。 可是曹cao忽略了恶少的个性,曹军进军幽州之后,袁术派人给曹cao送来一封信:“我知道你不会放过我,就算你肯放过我,我也不会向你投降,咱们开打吧。” 袁术是说打就打,曹cao恼怒万分!他不得不停止对刘备的军事行动,给了刘备一个喘息的机会。 曹cao不明白,其实刘备和童军都和他一样,都属于那种很坚韧的人,这种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不顾一切也要杀了他,给刘备一口气,刘备就可能会活过来。 刘备接收西凉军后,马上派使者出使西川,欲联合西川共图汉中张鲁。 西川答应了,并且派出部队参加攻击。张鲁无法抵挡两边的夹击,向刘备投降。 刘备向西川隐瞒了张鲁投降的消息,指使张鲁拖住西川的部队,他却带队伍借道荆州,杀了西川一个措手不及。 一九五年冬,袁术死了,他在明知道必死的攻击中死了。 曹cao领地再一次扩大。同时,刘备得到益州和汉中之地,开始攻击马腾平定三辅的步伐。也就是在这时候,刘表死了,孙策乘势攻占荆州。 三国,还是那三个人的三国。演义,却不再是那本演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