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将军大人,您错了 (第2/2页)
明白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变法,为什么大多失败?即便成功的,也没有邓总设计师的改革成功。 其中的关键不在那个法的好坏,而在邓总设计师变的并不是“法”他变的就是那个“变”字,他把“变”字写进了法,这是最重要的。 法可以不好,可以是错的,只要能变就行,如果是变的还不好,那就在变。 童老大现在也想把“变”写进“法”里面。这其中争执自然是难免的。童军深怕马日召冲动,违背了自己的意图。 马日召呵呵一笑道:“大帅放心,我还年轻,我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如果有人反对我,我就和他耗,直到耗死他为止。” 童军微微点头,是的,年轻就是好。 童蓄出使刘汉的任务也完成的非常出色,作为汉北的全权代表,童蓄和诸葛亮签署了双方的友好协议,唯一感觉到为难的,是诸葛亮希望能从汉北买一批弓弩过去。 童老大非常清楚,现在飞龙军所有的强弩,就是演义之中的诸葛弩豪华升级版。 如果不是黄月英被自己拐带到这里来,诸葛亮根本就用不着向自己购买。 这个问题在汉北也争论的非常厉害,大多数人都认为,刘汉不是汉北的藩属国,而且将来很可能成为敌人,把强弩卖给刘汉,会让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中,汉北军流更多的血。 童军则是不在乎,他愿意把强弩卖给诸葛亮,因为只要诸葛亮的军队装备的强弩,曹丕肯定也会来购买,这样的话,就可以涨价了。 他还计划在战胜罗马之后,把汉北的装备通过一定的渠道卖给罗马,这样才能让靠近罗马的几个汉北的藩属国感觉到威胁,他们才会更心甘情愿的跟在汉北的身后。 同时,这些军备物资卖了钱,还能供养军队,能让那些商人对于军事设备的生产和更新更有兴趣。 军队,永远是为国家服务的。当童军向现在掌握国家的那些商人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之后,那些商人当然支持。他们才不会去管日后如果发生战争,这些弓弩会让多少将士战死沙场。 和诸葛亮签订了协议之后,童老大的后顾之忧少了许多,可以安心的发展因为内战而被创伤的经济了,可以全力支援西线和罗马的战斗了。 这一场大战,如果按照阿尔达希尔的意图来进行,那么整个战斗将会让汉北的其他建设全部陷入停顿。 倭兵们再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补给问题的同时,而马日召还在继续努力着。 为了保证运输商队的足够数量,马日召对这些商队采取了很优厚的政策,包括免除各种税收在内。 后勤不光是物资,还有通往前线的道路,桥梁等问题。马日召对此采取了强硬的手段,谁的辖区之内,由谁来负责。 如果这座桥你搭建不起来,那么你就下台,换个能搭建起来的人来。 随着倭兵转入阵地战,柴多里夫进入萨珊,两条线路的补给更是让马日召应接不暇。 为此,马日召向童军提出,改变现在的补给策略。现在的补给是把物资运到安息,让后从安息分成两批,一批送给柴多里夫,一批送给阿尔达希尔。 结果两个人都喊不满意。马日召马上提出,把补给线路分成两条。这个计划得到童老大的批准。 同时马日召请童军通过那些附属国的国王,做当地国民的工作,让那些国民支撑这场战争。 得到他们的支持,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后勤保证,都有利许多。还有一种新的学科也诞生了,那就是地理学。 以前打仗的时候,军队都找当地的向导,来询问地势的问题。但是这一次,汉北的军事人员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希望看看地势对自己这边是不是十分有利的时候,走了无数里路,居然没有找到一个当地人出来! 无奈之下,那些人只能自己拿着工具去测量,看看山有多高,河有多深。 这也算是地理学的起步吧,现在只是第一步,真正让这门学问成为一个学科,有人去研究的,确实十年之后,一个人的到来。 石雷,终于可以引爆了。 这并不是战争的刺激,而是许多条人命换来的成果。 一桶火药放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几个年轻的研究人员相互打闹着,其中一人拿着一块大石头吓唬他的伙伴,一步小心把石头扔进了火药桶里面,于是惨剧发生了。 五个人被炸死,三个人重伤。 但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忽然受到猛烈撞击的时候,火药会产生自爆。 这个结论经过几次试验之后,证明是正确的,它解决了石雷的引爆问题,但是对石雷的生产工艺要求却是更加严格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运输的问题,运输的时候,不能发生碰撞,否则非常危险。 总之,这一次和罗马的战争,这种新式武器估计是赶不上了。如果战争时间拖的长,说不定能赶上后期的决战。 但是徐庶却担心这个东西的杀伤力,因为有了这个东西之后,飞龙军投石机的就地取材明显就不行了,对后勤的依赖更大了。 马日召明确的表示,现在再加大后勤的难度,自己真的吃不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