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_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九十三章 后院起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九十三章 后院起火 (第3/3页)

算孙绍放他走,本来就是一个降将,他的旧主马超从兄庞柔都在益州,现在又和孙绍扯上了关系,他曹cao又怎么可能再信任他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曹cao还相信他,还有谁愿意和庞德合作

    他在想什么曹cao很好奇:这样的举动,不象是关云长能做得出来的啊。

    刘晔也好奇,如果孙绍能做主,为什么孙绍会坐视关羽把天子带到宛城如果孙绍不能做主,那关羽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请天子宣布曹cao的罪状难道是天子不准

    好象也只有这个解释比较靠谱一点。

    刘备孙权都到了荆州,接下来是先攻破宛城,还是先击退刘备孙权曹cao走到火塘边坐下,指了指对面的坐席,示意刘晔也坐下说话。刘晔谢了,在火塘边坐好,在火光的照映下,脸色变得非常明亮。

    臣以为,先攻城,后劝降。

    曹cao不吭声,眼睛凝视着跳跃的火苗,沉思了半晌,这才说道:先劝降吧,不降的话,再攻城也不迟。我要看看这宛城之中,到底是谁在做主。

    刘晔没有反驳,他看了一眼曹cao,曹cao却没有看他,他拿起火钳,夹弄着火中的炭,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好象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是半年多年,除了听到曹植大败张飞的那一次之外唯一的一次看到曹cao的笑容。刘晔知道,曹cao这次三路齐出的战略因为于禁的意外败亡而破产,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与统一天下的机会擦肩而过,对于一直想统一天下之后再名正言顺的代汉的曹cao来说,心中的伤感可想而知。

    这半年多来,曹cao愤怒有之,失望有之,悲伤有之,唯独很少笑。

    特别是这一种很温馨的笑。

    子扬,你知道我笑什么吗曹cao看到了刘晔脸色的变化,转过头看了他一眼。

    刘晔不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说不知道,作为谋臣,你可以猜中君主心思,但是你不能说,特别是面对曹cao这样疑心甚重的君主。

    我想起在濡须的时候,孙绍和我说过的一句话。曹cao直起腰,放下火钳,拍了拍手:他说,一个家的家长也好,一个国的帝王也好,最大的功劳并不是自己有多少功绩,而是选一个合格的后继之君。雄才大略如秦始皇,虽然扫平六国,却没能为大秦帝国选一个好的后继之君,被胡亥赵高趁虚而入,所以二世而亡。孝武皇帝南征北伐数十年,赫赫战功的背后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大厦,可是他选了孝昭帝,所以大汉能危而不倒。

    刘晔有些不解,这样的道理又没有什么深奥的,曹cao为什么会因此对孙绍大加赞赏,还一直记在心里。

    曹cao接着说:怎样选后继之君才是最合适的办法呢子扬,你说应该怎么选

    刘晔沉吟了片刻:当选德才兼备之人勤加教导,再多选忠心之臣辅佐。

    哈哈哈曹cao放声大笑,指着刘晔道:子扬,你知道孙绍怎么说

    刘晔这次真的有些好奇了。他的办法虽然不是什么新颖的办法,但是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难道孙绍还有更高明的办法。

    他说,相马不如赛马,是骡子是马,与其听相马之人说,不如拉出来蹓蹓。

    刘晔愣了一下,忽然之间全明白了。此时此刻,曹cao忽然说这句话绝不是随口一说,他在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对曹丕很不利。更关键的是,曹cao对他说这句话,也肯定是意有所指,他是希望他能理解他的想法,进而支持他的想法。

    刘晔是曹丕派,他支持曹丕,是出于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规矩,是为魏国能够长治久安,可是曹cao却是偏向于唯才是用的,他一直对曹丕不满意,也是因为曹丕确实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他有文才,可是文才不出众,文藻华丽浮夸而缺少真情实感,他有武艺,一手的好剑术,也通兵法,可是他却从来没有上阵作战,这次难得有个机会出征,却被邺城之变搞砸了。而最重要的就是邺城之变,曹cao让他镇守邺城,邺城却乱了,数千人被诛杀下狱,牵连其中的大臣不计其数,几乎险些将曹cao几十年的辛苦全部付之东流。另外,他看起来很忠厚,可是他一母同胞的兄弟都不喜欢他。

    这样的人,曹cao怎么可能放心的让他做嗣君,更何况还有曹植在一旁做比较。

    你说这个办法是对还是不对曹cao笑眯眯的看着刘晔。刘晔觉得自己的心脏就象是被重锤猛的敲了一下似的,有些喘不过气来。曹cao这是要他表态了,如果自己应对不当,那么崔琰可能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但是刘晔却不能立刻表示接受,这样的话,曹cao也许会认为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是个小人。他谨慎的想了片刻,小心翼翼的说道:只是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骨rou相残

    这样的事,从来就不可避免,与家国大事相比,这些的损失又能算得起什么。曹cao打断了刘晔的话,显然没有打算再听他的解释:生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这样的人就算是天才,又能有几个真正能做大事孝武皇帝绝世之才,为什么后来还犯了那么大的错因为他不知民间疾苦。曹cao站起身,并不高大的身材却让人不敢仰视:他如果象孤一样起于微末,多经世事,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大汉四百年,二十四帝,除了开国之君,真正能称得明君的有几个并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没有机会经历。当今天子如果不是流落西京,经受了那么多的苦楚,又焉能活到今天

    刘晔暗自苦笑,那倒是,如果刘协不是知道刀的利害,他早就和曹cao公开对抗了,不过真要那样的话,恐怕他不是被弑,就是被逼退位,换一个听话的来,曹cao绝对有这个手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