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无罪释放 (第1/2页)
次日一早,果然不出烈帝所料,早朝刚一开始,十几封奏折便呈到了他面前,全是弹劾冠军侯擅自僭越军令、斩杀禁军将士的罪行。 王侯贵族在身无半职的情况下涉猎军政,更是嫌疑巨大,当削爵、流放! “陛下!”兵部尚书李元冀素来通晓兵事,虽然也知道萧野此举已犯了大忌,可却也实属无奈。 当今天下,别说各地乱军了,就连这守卫京畿的禁军,也混乱不堪。然而,据说萧野那么做了之后,还果真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他看得出来,这姓萧的侯爷果真是名不虚传,至少对于治军来说,他还很是很有一套的。如果朝中能多多启用这样的刚猛统帅,兵匪之患必能消除。 那帮文臣大夫,他们满脑子诸子百家繁文缛节,又哪里知道兵家之事? 因此,他要出来说话。 “冠军侯虽然僭越出格,但请陛下看在他昨日确实已给朝廷在军中立了军威,整肃了军纪的份上,从轻发落。” 事情至此已看得清楚,除了李元冀一人惜才因此上奏请求从轻发落之外,大臣们都似乎要除了这个冠军侯不可。 他们是要报仇! 前京兆尹刘汝之父子二人因那小子而东窗事发,刘汝之丢失官位,家教不严致使其子刘文昊骄纵跋扈,竟与城防禁军勾结。 *因此而被处以流放之刑。 这不仅仅只是萧野与刘汝之父子二人之间的战争,更是他与满朝朝臣士大夫们之间的较量。朝臣士大夫们借此机会全力打压,烈帝自然不会觉得奇怪。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他可就放心了。 百年来骄兵如匪的现象,曾经也身为一方军帅的他又怎会不知。连这卫戍京畿的禁军也如此骄纵,显然已成为帝都安全的一大隐患。 此患不除,难保他日这些兵匪们不会倒戈相向! 烈帝早已决心在军中重塑军纪,只是无奈于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去震慑三军,更难逢一个合适的机会。 如今,没想到那小子误打误撞,竟然让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那小子,是个人才!可却又像个痞子! 烈帝昨夜连夜传召公孙雄,之后两份口供一比对,二人所说竟毫无偏差,这足以说明,那小子确实没有要勾结禁军另有所图的意向。 他就是那样跑到校场上耍了阵威风砍了两个人,还心血来潮单挑一百多个骄纵跋扈的山阳县兵,彻底将兵痞们打服! 而绿林苑围猎一事,烈帝是知道的,也是他促成的。那三头猛虎,是外藩进贡,他将之赐给晋王,在绿林苑中围猎,便是想要为大秦培养出一个可信赖的统军之帅。 皇子做大,威胁皇权;皇子不经历练,不与军中可靠之人培养交情,他日皇位交接,烈帝又惶恐稚嫩的皇子们无法在与纵横捭阖多年的朝臣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可能。 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但左右权衡之后,烈帝还是选择了前者。 至少,皇子们都是他的子嗣,无论如何,江山都还是在他一家之下。 魏王好文、晋王好武,太子……若是他们二人能诚心辅佐太子的话,也算是不枉费自己的一片苦心了。 而公孙雄,便是烈帝多年观察以来觉得可靠的人。 早在烈帝还是一方军镇统帅的时候,他就已跟在烈帝帐下了。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忠勇可嘉,烈帝因此将西营禁军交到他手上,只是骄兵匪气由来已久,公孙雄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现在好了,据闻经昨日一事后,西营禁军已有较大改观。 东北有胡辽、北与西北由匈人、西部直面土番,另有羌人和狄人扰乱,西南有蜀、南有吴楚,中间竟还镶嵌着一个南北摇摆不定的南平政权。 中原乃四战之地,一着不慎便是四面楚歌。烈帝深为所患,也知道眼下手上最缺的便是可用之人。 因此,他一直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