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 漠北变局(十) (第2/2页)
这样,战事必然不会拖延太久,与我大宋而言,也是一桩好事。” 燕山府兵马而今不过数万,虽然黄潜善等人已调拨人马前来支援,也需要时日集结。 玉尹心知,这场战事拖的越久,开封方面就越是慌张。 赵桓骨子里就不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如果这场战事越来越大,赵桓必然改变主意。 所以,速战速决! 虽然奇袭葫芦口有些危险,但就目前而言,却是最佳选择。 庞万春听完了玉尹计划,便咧嘴笑了。 “郎君果然厉害,知我擅长奔袭……此战庞某愿立军令状,若不焚尽虏贼粮草,便提头来见。” 玉尹却一摆手,沉声道:“庞大哥不必立军令状,因为我会与庞大哥同行。” 此言一出,吴玠等人顿时大惊。 “郎君怎么行此凶险之事?” “是啊,郎君乃三军主帅,更是太子亲军魂魄。 若郎君有闪失,军心必乱,还请郎君三思。” 庞万春更大声道:“郎君何必亲自上阵,区区葫芦口,有庞某足矣,何必杀鸡用牛刀?” 玉尹站起身来,“儿郎们效命,我便上不得阵? 自家事情自家清楚,当初陈桥之战非我一人之功,赖三军将士齐心,舍命搏杀。今日之事,事关重大。从松子口迂回奔袭葫芦口,近四百里之遥,凶多吉少。越是这样,自家便越要随军前行。军中有晋卿元则坐镇,足矣令将士们用命。 此事我已决定,尔等休要再言。” 玉尹一番话说出口,庞万春等人,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郎君,要率几多兵马?” 玉尹想了想,沉声道:“把狄雷和大郎二人唤来足矣,其他人,便留在这边,听从调遣。” 只带两个人? 虽说庞万春手下还有八百兵将,但这人数,还是太少了吧。 吴玠有心再劝说,却被玉尹拦住。 “诸君休再赘言,我意已决,便不会改变。 庞大哥先下去休息,入夜之后,我会前去与庞大哥汇合。大郎,命令火头军,多备干粮酒水,到时候让儿郎们随身携带。此事务必保密,绝不可走漏风声…… 三日之内,若定安有变,便是我等成功。 三日之内若定安没有动静,尔等便上报析津府小种相公,请他尽快派兵前来支援。” 玉尹说完,笑着看了一眼众人。 “此次若得成功,最多十日,我必返回松子口。” 话说到这个份上,显然已无法挽回。 吴玠等人虽忧心忡忡,却还是躬身应命,表示会听从玉尹吩咐。 就这样,大家告退离开,各自忙碌去了。 午后,杨再兴和狄雷奉命前来报到,高宠与何元庆二人也赶过来,喊着要和玉尹同行。 不过,在玉尹一番斥责之后,高宠与何元庆虽不情愿,却也不敢违背军令。 把东西收拾了一下,玉尹准备好兵器,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带着杨再兴和狄雷二人,走出辕门。 罗德也准备好了干粮和酒水,用大车装载。 玉尹这次,没有带暗金,而是跨上一匹巴州马。包括杨再兴和狄雷二人,也一样换了坐骑,全都是以巴州马代步。三人随着车队,直奔东南而去。在行出约二十里后,就见庞万春带着一队兵马在路旁迎接。玉尹直接让黑旗箭队接手了车队,把罗德等人赶回松子口。此时,天色已晚,一行人忙赶到黑旗箭队的临时营地,见所有军卒,也都准备妥当。 把粮草和酒水分发下去…… 十二月,正是塞北最为寒冷的时节,入夜之后,滴水成冰。 在这种时候连夜行军,若没有烈酒取暖,只怕再健壮的锐士,也撑不得三四百里路程。 “我已经让晋卿设计好了路程……咱们先走广灵,而后北上渡桑干河,绕永宁前往葫芦口。这么走,要多出一百三十里的路程。但路上虏贼耳目较少,所以相对安全。咱们在广灵换装,全部换成虏贼打扮……不过,这行军路线,只你我知晓,绝不可以走漏半点风声。五百二十里地,务必要在一天半之内完成,待奇袭葫芦口成功之后,我们便向东南撤退。到时候,会有人在涞水接应我等。” 庞万春就着火把的光亮,仔细的看了一遍地图。 似这种长途奔袭,肯定要把所有因素考虑在内,更要安排好路线…… 基本上,吴玠安排的这条路线,算是最为合适。当然了,若行动中遇到意外,也可以随机应变。 干粮和酒水,都已经发放完毕。 每一名黑旗箭队,还分得两枚掌心雷,以及相应的引火之物。 看看天色,已经将近子时。 庞万春和玉尹相视一眼,便沉声喝令:“传我命令,黑旗箭队全军上马,即刻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