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八方风雨会东京(一) (第1/2页)
已近仲春,开封府沐浴在明媚阳光中。 赵构匆匆来到龙德宫,就看到赵谌迎面走来。 “九叔来向翁翁请安吗?” 赵谌向赵构行了个李,看似颇为亲热的问道。 不过,话语中虽显得亲热,可是在态度里却透着一抹淡淡的疏远之气。只是赵构心中有事,并未觉察。 他笑呵呵道:“小哥又来与道君学画吗?” 赵谌忙道:“正是……昨日画了一幅画,想请翁翁指点。 只是翁翁身体不太好,所以未敢打搅……九叔既然来与翁翁请安,我便不耽搁九叔了。” “如此,小哥自便。” 赵构急着要面见赵佶,也不想和赵谌耽搁。 见赵谌要走,他也没有挽留,只客气了两句,便与赵谌分开。 看着赵谌的背影,赵构心里好生愤恨。想当初,那河北兵马大元帅之职本是他的,却不知为何,落到了赵谌的头上。若不然,这次燕山之战,他怎地也能分润些功劳。可是现在,满大街都在谈论燕山之战的辉煌胜利,已无人记得他这个齐国公。 却生的好命! 赵构在心里暗自咒骂一句,便匆匆走进龙德宫内。 赵佶,看上去精神有些萎靡,正坐在河畔的凉亭中,呆呆看着岸上的景致。 赵构连忙上前,与赵佶见礼,“道君何故在此发呆?” 赵佶一怔,回头看去。 见是赵构。他微微一笑,“九哥来了,便陪我在这里坐一坐吧。” 赵构见赵佶神情落寞,心里有些奇怪,于是走到赵佶身边坐下,并好奇的看着赵佶。 “其实,官家做的不差。” “啊?” 赵佶沉默片刻。突然轻声道:“便是自家,怕也做不得如官家那般好……今我大宋,正当兴旺。若自家这时候夺回皇位。便是成功了,只怕于大局而言,也无甚好处。 若因此坏了大事。又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赵构愣了一下,心里顿时慌张起来。 看赵佶这情形,似乎是想要退出,不再去和赵桓争夺皇位。 这又怎生是好,如果赵佶不争皇位,那此前所做的种种努力,恐怕要付之东流。 这也就罢了,万一走漏了风声,被赵桓知道自己从中做鬼,岂有好果子吃? 想到这里。赵构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脸色也顿时变得煞白,看着赵佶,半晌说不出话。 赵佶虽说权力欲极强,也是个知好歹的人。 而今大宋大好局面。是赵桓一手打造出来…… 不管赵桓与女真开战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打胜了,更打得女真上书求和,甚至要与大宋结成兄弟之邦。自大宋立国以来,燕山之战,怕是对北方胡族最大一次胜利。 可以想象。赵桓挟燕山大捷之余威,必然可以稳固朝堂,令大宋重现兴盛。 赵佶虽然是个昏君,但并不愚蠢。 这个时候再去和赵桓争夺皇位,与他没有任何好处。 与其最后父子反目,倒不如现在罢手。至少赵桓也不会继续为难他,何乐而不为? 可赵构,却无法放下。 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劝说赵佶,同时也有些不知所措。 和赵佶坐了一会儿之后,赵构就匆匆离去。赵佶也没有再说什么,依旧呆呆坐在凉亭中,看着眼前的景色,整个人恍若呆滞。该放手的时候,终须要放手才是! 前两日,一个偶然机会里在观音院遇到了昔日红颜,却已成为比丘。 这使得赵佶生出许多感慨,甚至生出遁世之心。加之燕山大捷后,赵桓权柄日重,也使得赵佶生出了退让之心。 但愿得,九哥能明白我这番心思吧……从皇宫出,赵构直奔镇安坊。 才一进家门,就直接唤来内侍蓝珪,“立刻去找十九哥,就说我有要事找他商量。” 这蓝珪,是赵构的心腹。 此前赵构为康王的时候,为康王府都监,主管机宜文字。 而今赵构虽被罢了康王之位,贬为齐国公,但府内一应配备,却不曾减少。赵桓心里有愧,也没有过于为难赵构。哪怕赵构而今的仪仗不合礼仪,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睬。 蓝珪见赵构急慌慌的吩咐,也不敢怠慢。 忙领命匆匆离去,赵构自登上了醉杏楼。 他在醉杏楼中徘徊不停,忽而起身来回踱步,忽而坐下来唉声叹气。看他这副模样,那些个内侍下人也知道赵构心情不好,所以躲得远远的,以免被殃及池鱼。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赵构侍妾吴金奴命人点上了灯火,不想这东京大了些,惊扰了赵构的思绪,竟被赵构一顿斥责,流着泪跑出醉杏楼。 吴金奴刚走,赵叔向便来了! 一进门,赵叔向就笑道:“九哥今是怎地,火气忒大?” “十九哥,亏你还笑得出来。” 赵构看到赵叔向,就好像见到了亲人一般,忙上前一把拉住赵叔向的手,轻声道:“出事了!” “嗯?” 赵叔向一怔,旋即使了个眼色。 赵构也是惊慌失措,所以才会做出失态举动。 见赵叔向使眼色,他马上便明白过来,帮下令让楼内的下人们退下,又吩咐蓝珪带着人,在醉杏楼外严加守卫。拉着赵叔向的胳膊,两人便上了二层阁楼坐下。 “十九哥。道君似有些悔意。” 赵叔向闻听,眼睛不由得一眯,闪过一抹冷芒。 “九哥,莫着急,慢慢说来。” 赵构深吸一口气,努力平息了内心的慌乱,便把今日去龙德宫拜会赵佶时。赵佶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最后,他颤声道:“若道君真个反悔,你我只怕会有性命之忧。 这件事该如何是好?难不成。咱们便停下来吗?官家知道了,绝不会善罢甘休吧。” 赵叔向显然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场变故,不由得眉头紧蹙。 “十九哥怎么说?” “我……我已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叔向站起身,在阁楼中踱步。 半晌后,他轻声道:“方才十九哥也说了,这件事绝不能停。” “可是……” “道君反悔,并无大碍。 关键是你我这个时候,更要谨慎小心,绝不能乱了方寸。你说的不错,这件事若走漏了风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