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 (第3/4页)
时,相关问题他已全部作了妥善处理。我痛斥了他一顿,给他调整了工作,因为没有深究的必要,便没有深究,他自是感恩不尽。 乡镇机构改革时,因有人重提此事,他被第一批清退了,先是回村做了一阵子支部书记,闹到干不下去才开始经商。 2 我是一个极具自卑感的人,因自感时运不济,工作调动时便自动断了与原来朋友的联系。 他还是找上门来了,开着私家车,让我在感动之余,明显地感受到了他的显富示威。他对我依然恭敬,当然,不可避免地要比过去多了些放纵——寒暄过后,话题很快便扯到了我身上,他说,直到现在,我才活明白,人其实可以有许多目标,譬如,多挣一点儿钱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儿就没有什么不好。象你,没根没底,能混到今天这一步,已算是相当不错了,该是想一点儿挣钱门道的时候了。 对他的观点,我自是不敢恭维,但囊中羞涩的滋味终究不好受,我决定跟他学习经商。 关于经商,他有一套别致的理论,最适合象我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总算经历过一些却并没有多少实权的官儿,即所谓的“放下架子,拾起筷子,迅速抢先”的“吃饭”三部曲。 放下架子,就是不要总把自己装扮得象个官儿一样,必须有不断地把自己看小看轻看微的勇气和毅力,逐步修炼至皮粗rou厚心黑直至发酸,才能时刻牢记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色。 拾起筷子,就是要学会吃,直至吃遍区域内的所有大小饭店,不是昏吃,要善总结,要对各饭店的特色能如数家珍,具体措施是:不能过多地看重脸面,自然而来的饭局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没有饭局的时候要学会拼凑制造饭局,在饭局上必须要能放得开,切忌畏畏缩缩,该拼了的时候绝对要拼了。 快速抢先,则是要注重锻造自己的心理,一旦瞄准机会就要象赌徒那样迅速抢手,快速、便捷、及时、不顾一切甚至不惜押上身家性命,切忌前怕狼后怕虎总犹豫不决而延误时机。 说完,一副自得的模样,我看不过,便以名商的事迹来反驳他,他振振有词地说,那都是他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的事儿,原始积累的本身就是个残酷的事件,英国的圈地运动讲仁义道德吗?既要去学道,姑妄信之吧。 说出来大家别不信,我的学习就从跟着他练习拾筷子开始了。实事求是地说,这得益于我“原就没有架子根本勿需放下架子”的事实,其实这么说也不对,架子还是有的,难道我与之一起仿佛总掉了点儿什么的感觉便算不得架子?——别扭、不协调、委屈、甚至于羞愧渐至无地自容! 算了吧,既要改变自己就必须首先委屈自己。我这样劝着自己。或许强迫地改变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委屈,我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我决定哪怕是折磨我也必须忍受,这与我和办公室主任之间的争执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或许人原该如此。 ——先是县城里稍有名气的饭店宾馆,再是较有特色的乡镇和邻近县市,有时候为了吃一顿饭甚至不惜跑省城耗掉几乎一天一宿的时间,便未免太夸张了。 开始的时候只有固定的五六位,人人西装革履谈吐文雅,后来渐渐扩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可谓朋友多多。 也不怪他朋友多,只要见过面说过话的,不知他使了什么招,很快就能跟他成为朋友,而且对逮住机会就要去混饭吃的他热情倍至。 对于这样的饭局,我心里总异样地不踏实,而他却照样山吃海喝,高谈阔论,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情绪激动时,甚至能当场拿出自己跟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后来,他偷偷告诉我,那是电脑合成的。 我说,岂不是骗? 他不经意地说,谁不在骗呢?只要有人肯信就算不得骗,你没见他们那快要绿了的眼神吗?甭管,信了! 有了这次,或许我开始入道了,渐渐地便能发现他的一些假,譬如喝酒,绝不象自己所宣扬的表现的那样实在,掺杂使假的事常有,吆喝声中或喷于地下或置入衣袖,动作麻利之至,所以,他总能保持或醉或醒或兴奋不已的他所认为该有的状态。 这些酒局与我过去所参加的那些又有不同,酒后十有八九会有活动,唱歌、桑拿、保健按摩按摩……无所不有,而且似乎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程式,如果不这样便酒不尽兴情不浓似地,非要折腾到一个个精疲力竭才归,再次见面时,彼此的眼光怪怪的更加情深意切,心灵交汇间很快便成为争相吹嘘炫耀的资本。 每逢有活动,他常塞个三五百块钱给我,由于我实在不适应那种似明非明似暗非暗的环境,只好到吧台去等他,所以这些钱我一次也没用过。活动结束时,我便把钱还给他,他怪怪地看着我问,没用? 看我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不悦地说,今后不用也不用还了。 两个月下来,我粗略地算了一下,仅这样的钱就达万余元,几乎相当于我当时半年的工资。我把这笔钱交给了妻子,谎称做买卖的收入,妻子大喜过望,因为当时正装修房子缺钱,妻子便用之购了装修材料。 说真的,过这种生活也需要能力,刚开始只一味地新鲜体面,待时间一长,酒精让我见日里肚子拉稀、两腿发软、头昏脑胀,人已整个瘦了一圈,连家竟也变得模糊起来。 妻子便劝我,这种钱咱不争也罢。 但我恐惧地发现,自己似乎已染上了酒瘾,有一天不喝酒便会心里空落落的,也实在舍不得那种迎来送往彼此吹捧的感觉。 太久的学习和等待之后,他总算联系到了一桩生意:他的一位已做了某名牌大学教授的高中同学,新近研制了一种果树生态专用肥,由于采用了生物技术,据说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能够以肥抵药无农药残留。 这是个好项目!兴奋之余,我极自然地就想到了思乡镇的那些曾改变了我命运的山村,但我还是谨慎地查看了他所出示的肥料说明书、相关部门的技术鉴定书、一系列的获奖证书等相关资料。 我并不在意他那些夸张其词的他同学当时如何如何不如他而现在又如何如比他强的感叹,自觉绝对经过了理智的思考,才问,需要多少资金? 他煞有其事地用计算器算了足足有十分钟后,说道,还是先联系一下销路再说吧。 只要货真价实,销路没问题,凭着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