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第1/4页)
1 自由从业者说,公司出事之前,我最不喜读书,而且常以此为荣,因为根本无需读书,我照样可以成为有钱人。 不妨与那些教授学者对比一下,我有时候一天的收入便足以抵得上他们一年。 所以,难免要瞧不起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遇事总喜欢左思右想,想多了难免要缩手缩脚拿捏不定凭空坐失良机,其实,何必要受这许多鸟限制,只管风风火火该出手时就出手,那才叫潇洒。 不仅如此,自以为读了几天书就会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一副救世主的模样,不是横挑鼻子就是竖挑眼,仿佛这天下离了他们便不成了似地,难怪要有“知识越多越反动”一说。 我的观点很快就不攻自破了,原因或许恰如“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句老话所说:两手空空的时候,********只想着赚钱,偶有闲暇便会做一些待赚了钱便如何如何的打算,生活反而过得充实;待到有了钱,竟…… 或许果如硕士所说,象我们这种人是不配有钱的。他的话说得甚是刻薄,说我终日里吃得油辘辘的,没有一点儿上进心,连土财主尚且不如。 对于他的话,以我这样的火爆性格居然没有发火,反而只辩驳道,我们的钱也是靠血汗打拼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敢肯定,自己说这番话的时候,内心是充满自信的。 他却说,是,不错,你挣了钱,可你想过没有里面到底有多少智力的因素?太少了,肯定是太少了,而缺少智力挣的钱严格地讲,不能叫挣,而只能叫做“乞怜”或者“抢夺”。 你挣的钱当然不能叫做“乞怜”,只能叫“抢夺”,而且那是因为你摊上了挣钱的好年景,以现在这样的年景,只要肯用力,挣钱并不难,难得的是挣了钱之后该咋办,饱食终日?有所作为?这便是人在素质上的差别,饱食终日与猪有什分别,真的有所作为才叫品味。 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最强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钱的时候,待有了钱往往就会弱些,甚至可以说富人在人类骨子里就存在的受虐待欲表现得会更强烈,因为对他的步步紧逼,我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只觉得好笑,便继续强辩道,那是因为你没有经过没钱的日子,那真是难,别以为挣钱容易,有时候甚至需要付出血汗的代价。 他说,对,你挣钱的过程充满了血腥,这就是投机,投机,你懂吗?要不是因为经济秩序初建,你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投机终是不长久的,有一天,经济秩序完善了,你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不管你承不承认,其实,这也是你时时感到危机急于另觅他途的根本原因。 说着,他的话里已尽是讥讽,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当然,你财富的积累也得益于你思想的先进,不过,你的这种先进只能局限于某一时段,因为这种先进源于生活所迫而激发的投机思想,凡是投机都不会长久。 你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你的不学无术却又让你不知所措;你选择了建筑这样一个你认为最赚钱的行业,却又没有能力去把握它。如果你不能迅速地转变,我断定,迟早会出事。 他说这番话时,适逢我成功地完成了产业转移。前面的讲述中已经提及,兄弟们对于产业转移存有严重分歧,它的成功实现无疑是对我绝对权威的重要验证,难免要有志得意满之感,却不料遭他当头一棒。 难道这黄毛小子便成了救世主?居然如此大言不惭!要知道,接连的成功往往会使人狂傲,而狂傲的人则不能审时度势,常常会陷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怪圈。 那时的我当真有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气概,只觉这世上便没有自己不能之事,不要说意识到危机,恐怕连自己是谁有时候都无法弄清,却不知自己当时何以会突然单独召见他。 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虚心地向他请教,倒不如说是为了炫耀,因为我必须要驯服他,在他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由内而外的非做作的直往外冒的他自己所谓的气质。 说来奇怪,这种气质居然对我有种不可抵御的诱惑。我认为,绝不应小看了这种气质,它是拥有这种气质的人必会大有作为的先兆,尽管我当时仍无法说清为什么。 当然,要驯服这类人的最好办法便是必须要让他崇拜你才会肯死心塌地为你所用,便有了这次谈话。 尽管好感让我把他的这种直言冒犯认作了年轻人惯用的用张狂来哗众取宠而并无恶意,但由于离我驯服他的目标太远,我还是决定用对付这类人最常用最有效的“长期闲置法”来处理他。 现实却没能让“长期闲置法”做到长期,因为公司很快便如他所料的出了事。 不必再去重复事件平息的过程和之后的发展,现在只关注我的心理变化:我已从莫名其妙地躁立不安中解脱了出来,长期的习惯突然被打破的巨大的落差却又让我陷入了极端迷茫之中——我将如何办?苦苦地去挣那么多钱又有何用?难道自己就不配得到一丝丝地安宁?难道好东西非要为我所占吗?好东西实在太多了,看一看也不行吗?能够经常地看一看也是好的,却难。 一连串的问题在困扰着我,那一刻,我居然会去留恋过去的艰难的日子,因为那时自己的心灵至少是安宁的,原来,心灵的安宁对人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快乐地活着才是永远的真理。 而我哪里去找快乐,尽管我千遍百遍地检讨着自己,虽多多少少如硕士所说带有那么一点点血腥,但那绝不是我的过错,更何况我也付出了劳动,难道付出了劳动就不应该得到了回报?而且我捐出了不少,也成功地实施了转移,可为什么还要出事端?难道兄弟已不再是过去的兄弟? 兄弟果真不再是过去的兄弟了,他们居然有人在骂我是宋江,宋江是叛徒,可也是及时雨,但他们骂的是叛徒宋江而绝非及时雨宋江。 宋江造过反,我却没有,怎么能称得上宋江?难道仅仅因为我捐了那么点钱非要去做什么大事?宋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至少为兄弟们各自谋了个正当的差使,至少是顺应潮流的,至于兄弟们做不好,只能怨自己不争气了。 顺应潮流总是好的吧,更何况他还有及时雨的一面,尽管他的这一面后来因为投降也发生了变化。这只能说明有不少的品质只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保持,即所谓的“去小节而保大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