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 (第4/4页)
儿感受。 从前面的讲述中应该不难看出,与硕士的相遇,无论从事业上,还是从我的身心健康上,都应该算是我的机遇。 但我当初并没有将其看成机遇,因为我的经历让我始终就不相信这世上居然还有不计名利的人,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必须要向公司索取报酬,而且逢到工资发放他总是第一个去支取工资并且认真地说这是他该得的报酬,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的人。 这不仅因为他从没有象其他员工一样讨过集体的便宜,而且他的行为处处透着新鲜对人总有一股难以抵御的磁性。 ——他在化解内讧的过程中是立了功的,尽管他的表现是那样地不堪,但这阻挡不了他很快就成了员工的核心,因为除了涉及到生命危险的这一次外,他帮人总是尽心尽力,而且从不索取回报,更不会拿来炫耀,又绝对没有弄虚作假的迹象。 在我看来,这是绝不可信的,而且这种人除了现今已少见的忠臣良将之外,必是大jianian大邪之人,莫非他有更大的企图?果真如此,他日渐提高的威信便不能不算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我不能让胡子的事儿重演,我明白自己再也无力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了。所以,从一开头,我就对他存着浓重的戒心,尤其在他首先打破了别人都不敢提及的胡子事件的僵局后,我就不能不更加戒备了,他居然声明对于胡子事件首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才是解决公司问题的关键。 胡子就是个自取灭亡的主儿,这岂不是在为他翻案吗?我当然愤怒,他却执拗地说,这是看待问题的一个态度问题,凡事必须要客观公正,不能走极端,只有这样才是一切恢复正常的标志。 屁话。我最看不惯他这副治病救人的模样,虽然我已越来越离不开他,但我的观点也不能不说固执,我不屑与之争论,或许这种事原就争论不得。 然而,最终还是我屈服了,尽管他并没有与我太多地争论。他认为,争论固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但远不如实际行动更有效。 事后,我曾问及他何以会总有那么多的新花样,他却说,这不是花样,只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人哪,就是这样怪,只有恢复了常态,才最具生命力。 我猜想,他所说的常态,不过是指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醒着的时候就不停止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该前进时前进。 他解释说,这便是与时俱进。 这不是新花样吗?说人怪,其实任谁也比不过他怪,他总能花样翻新而让人觉得新鲜。慢慢地,我竟然接受了他的怪。怪若常了,便平常了。 现在,我必须再告诉大家:只有见怪不怪了,才能象现在这样畅谈过去,否则绝不能。这实际上是个能否正视自己的问题,当然就需要勇气。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能否畅谈过去——特别过去的那些不堪入目的事情,作为判别人心态是否正常的一条标准。 某一日,或许为了验证这条标准,我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硕士所说的“坦诚”待人,果然心情便好了许多。 得意之余,难免又碰上了烦心事——被一貌似憨厚的钢材经销商骗去了十多万元。 这无疑是对我刚刚恢复的好心情的严峻挑战,待欲放弃,硕士偏偏与此时又找上门来。他总会在我情绪波动的时候出现,而且总能智计百出地说服我。 但这一次或许因为残酷的现实震惊了他,他不仅没有找一些空洞的理由来劝我,而且没有一丝的抱怨与愤怒,只是在极认真地与我研究案情: 他先找出了那张现在已毫无用途的钢材经销商的名片,这张名片便是钢材经销商的唯一身份证明——某声誉极隆企业的营销部经理,可按照名片指示的地址多次前往查找,均查无此人。 看过名片之后,只沉默了一会儿,他先给这家企业的老总打了个电话,随即又一连串地问了我“此人是否极为憨厚最容易相信的那种?钢材的价格是否低的诱人?你当时有没有意外地类似惊喜的那种冲动?”三个问题,待我点了头之后,他便说道,你的“信”在恢复,只是贪欲影响了你的判断力。 我竟然信了他,尤其是那家声誉极隆的企业首先赔付了我们的损失而自己去承担责任追究诈骗犯之后,我便不能不信了。 “信”缺失后,伴随着的还有自信,我的自信显然地也正慢慢地恢复。 据说,这家企业很快就抓住了诈骗犯追回了赃款,总算让我的愧疚得到了一丝安慰。 问题却没有因此而终止,只有在我完全恢复了坦诚待人之后,他才肯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竟是硕士精心设的一个局,目的是检测我的“信”。 见我哭笑不得的样子,他真诚地解释说,现在社会上并不缺少象这种为私利所驱使的事件,但对于一公司来说,老板的“信”远比这十万元钱重要,这不仅是一个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保证。 之后,我就严格地把坦诚待人当成了一条重要的原则来坚持。果然有效,虽说当真也曾发生过象硕士设计的那种骗局,但我都能够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 几年下来,公司居然有了较大的发展,这里面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原因,“信”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在改善我的精神状态方面。 至于精神状态的改善,当然还有咱们上次聚会我所提过的读书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公司发展的事实,但另一条更重要,尽管我知道自己的看法难免偏颇,那就是财富固然重要,但对人来说,精神状态更重要。 自从我把坦诚待人当成了一条原则,我的朋友渐渐又多了起来,朋友才是快乐的基础,这便是“信”的作用。 “信”应该有真假之分,真信应该就是象我在一番经历之后才认识到的“信”,或者应该叫做“坦诚待人”。 而假信,无疑就是咱们刚提过的“信”,应该是盲目的,是一种以唯我独尊为特征的帝王思想的流露,以毫无理由地占有为基础,追求一种绝对的服从,而忽视了人的客观存在和感情,错把真诚当作出卖自己或者无法保守秘密而侵害自己的自我保护措施,秘密当然是该有的,但真诚不等于泄密。若是非要如此的话,必然要导致心态的扭曲。 这是我最近才有的一点儿体会,仅供兄弟们参考。 不要以为我什么都懂了,按照我们的研究,“信”的最终确立必须要有一番经历,但年纪轻轻的硕士何以会如此坚定呢?这实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给讲述一个完整的结尾,我不妨大胆地猜测一下,或许他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而总能让自己保持平衡的心态所致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