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一百四十五章 红楼三十二 杀伤力 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红楼三十二 杀伤力 五 (第2/2页)

地步!

    ““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袭人虽然“赞叹”,但心中真情实感仍然还在,如果说重点,人性中的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

    ““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呵呵,曹雪芹,不得不说,你也太狠了!宝钗真象你写得这样吗?!如果非要评价的话,这里说重话,甚至连人性中的良心都似乎开始泯灭了,当然,促成这一切的,当然不是大方得体聪慧异常的宝钗,而实在是当时的等级制度!

    “这里袭人回去不提。”,曹雪芹一些暗藏的重笔甚至是极重笔,往往以“不提”来“轻松”结尾,不过,隐藏得太明显,其实仿佛也更容易被发现啊!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这是本章的另一个高潮之处,甚至比前一个高潮还要高潮!

    ““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王夫人都垂泪,宝钗心中一点难过也未提,不得不说曹雪芹够狠!

    ““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一个是察言观色果然厉害,另一个宝钗想象的可能却是王夫人无泪而在生气,所以她要来安慰,也就是说,宝钗竟然可能以为王夫人会“象她”一样,而没有伤心?!也就是,等级制度造成的后果竟是,智商和情商高的人,在这方面的接纳能力上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这对话却更加大有讲究!王夫人虽然在抹泪,但这问话却与金钏儿的死的本身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显然因为此事只是要拿宝玉过来是问,而且仍然是平时该怎么问就怎么问!可见,青出于蓝而虽然某些方面胜于蓝,但有些方面,姜还是老的辣啊!

    “王夫人点头哭道:”,非常明显,问完后,“该哭”的时候就哭啊!也就是说,“哭完”以后,该干嘛还干嘛!

    ““"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果然是奇事!奇得与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好个“这也奇了”!好呀!青蓝相逢,果然名不虚传!

    ““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果然会“还叫他上来”?

    ““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果然过错都是金钏儿的!

    ““岂不是我的罪过。"”,前面说了那些,谁还会说是你的过错呢?我的王夫人!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果真是慈善人!王夫人听了这句话最受用了,甚至会产生菩萨超渡的幻觉!

    ““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宝钗此话不但该打,如果让在天之灵的金钏儿听到了,简直该杀!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金钏儿果然憨顽啊,没能认识得了宝钗儿!

    ““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是啊,自由了啊!宝钗姐为什么不也到外面去自由自由呢?

    ““岂有这样大气的理!”,当然,此时,人人都是圣贤啊!

    ““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此话不但狠,而且毒了!

    ““王夫人点头叹道:”,点得好头!宝钗的安慰极其可能还大大超乎王夫人的意料甚至想象!

    ““"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经宝钗如此一说,心中已经大为畅快,但装还是要装一装的!

    ““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好嘛!金钏儿的命不但如前宝钗说得冤死!而且只不过才值几两银子可以“打发”了!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王夫人比宝钗在这点上竟然还要好上十倍!果然还是青出蓝而胜于蓝啊!

    ““原要还把你meimei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死后能穿上主子的衣服,真是TMD体面啊!

    ““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meimei作生日的两套。”,此时扯出林黛玉来,曹雪芹别有深意也!

    “我想你林meimei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其他人的岂不同样忌讳,可见是王夫人随口扯的鬼话!而且扯出林meimei来说事,可见在王夫人心中,林meimei的实际地位如何了!

    ““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好大恩!

    “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也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好个女儿!果然与众不同,所以才如此下场!

    ““口里说着,不觉泪下。”,这样说着说着,仿佛自己真的已经是超渡菩萨,仿佛金钏儿真的是她女儿了,所以,如何不会泪下?!

    ““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莫非听到前面的林meimei心中不爽,所以要将自己的衣服“贡献”出来?!而金钏儿真穿过宝钗儿的衣服?那金钏儿活着时说不定也与宝钗姐妹相称过呢?果然是好姐妹啊!

    ““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王夫人心想:我刚才都是胡扯的呢,哪里会真要你meimei们的衣服!所以才心中道:“真是奇了怪了!难道你不忌讳?!”,

    ““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就算心中忌讳,就算心中计较,却也知道这完全“值得”?!后面必有“回报”的?!

    ““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果然说到做到!

    ““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宝钗如此“大礼”,王夫人岂能不感激万分地收下?!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曹雪芹啊,你也不必这么明显地暗示众看官,宝钗此举就是为了宝玉?

    ““王夫人正才说他,”,王夫人心中定在想:“宝玉你这个家伙,害我要如此尴尬甚至狼狈地来掩饰自己来维护自己的慈善!还幸亏有宝钗!”

    ““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王夫人将他母亲叫来拿了去。再看下回便知。”,果然,又是轻描淡写地结尾!”

    “我怎么觉得,大白纸的杀伤力比老曹还厉害啊!”小戒满头大汗,愣道!

    小猴叹了口气,道:“这也许是老曹原意,而在那个时代,不能明说,坏人,就让大白纸来做吧!”

    “第一次不知道该说什么!”老沙也一脸木然。

    “事情,往往比它表面的要复杂,甚至,复杂得多!”小唐叹道。

    “小唐又在做听不懂的总结!”小戒暗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