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红楼三十三 身不由己 四 (第2/2页)
道还制其人之身,才能让贾政如同感同身受! ““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没关系,贾政可以做一个假人,绑在长凳子上天天打, ““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不知贾母以前是如何教贾政的,但贾政的孝道她一定是教到了,但贾政的如何真实做人却似乎因为封建社会的关系,而看来是无法教会了, ““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可见平时也是打的,所以那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却是屁话,或说是赌气的话,但经此之后,至少应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打了, ““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除了这两人,谁敢和谁能劝贾母?特别是,谁能劝得贾母“回心转意”? ““早有丫鬟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道:"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的这么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好凤姐!这“糊涂东西”四个字,贾政估计听了都得心中一颤! ““众人听说连忙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抬放凳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房中。”,自然要送到贾母处, ““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要形容的话,自然是灰溜溜地跟了进去, “”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足见是个傻子,那样打而且是那样持续地打,宝玉又没练过啥奇异护体功,能不重吗?可见贾政脑中没有人性的概念,连人的身体的基本概念都不太清楚, ““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rou"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cao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其实都是在“骂”贾政! ““贾政听了,也就灰心,”,等同于上面的“灰溜溜”, ““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几十年了,终于知道打人是可以打成这样的,不象他老爸,往年征战沙场,年纪轻轻就早知道怎样一板会打成皮、rou、骨怎样,怎样一刀便会要了对方的命, ““先劝贾母,”,此时才回过神来,但此“劝”显然“迟滞”了太久,果然是大脑迟钝之人, ““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现在果然是成了人见人烦之人! ““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自然仍是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除香菱外,都是些和宝玉极要紧的人, ““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实在不是她招呼和照顾不周,心中即担心宝玉,又担心众人心中在怪她甚至骂她,所以满心委屈, ““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要弄清原由啊,因为难道真的和她有甚么干系不成? ““"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正是这理, ““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jiejie的事。"”,也是个委屈之人, ““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正是要引出事情真正的原委来, ““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好小厮!果然眼尖! “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那贾环自以为机密,岂知这些小厮们的智商可能远在他之上呢! ““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其实也就是告诉众看官,这些话的真实性至少有八九分, ““然后回来,只见众人都替宝玉疗治。调停完备,贾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内去"。众人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散去,袭人方进前来经心服侍,问他端的。且听下回分解。”,这个“且听下回分解”所埋下的下回的“分解”可谓多而精了!” “还真是身不由己!”小戒叹道。 “似乎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小猴笑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老沙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我佛慈悲。” 小戒愣了愣,小声问小猴:“小唐什么意思?” 小猴小声回道:“小唐说,如果他们有一颗慈悲之心,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啊?”小戒愣了愣,然后嘀咕道:“那还能有红楼梦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