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红楼四四 实话实说 三 (第3/3页)
““贾母笑道:"凤丫头,不许恼了,再恼我就恼了。"”,贾母这和事佬不但有和而且有威, ““说着,又命人去叫了平儿来,”,很有步骤, ““命凤姐儿和贾琏两个安慰平儿。”,这个不用赔不是, ““贾琏见了平儿,越发顾不得了,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XX注:怎么样?(外人注:什么怎么样?呸呸呸!)) ““听贾母一说,便赶上来说道:"姑娘昨日受了屈了,都是我的不是。奶奶得罪了你,也是因我而起。我赔了不是不算外,还替你奶奶赔个不是。"”,果然不如妾,这个赔不是显然“诚恳”得多, ““说着,也作了一个揖,引的贾母笑了,凤姐儿也笑了。”,凤姐儿一日睡醒也必“想通”了许多,尤其是平儿,知道自己当时是“过”了, ““贾母又命凤姐儿来安慰他。”,贾母之公平也非同一般, ““平儿忙走上来给凤姐儿磕头,”,可怜平儿, ““说:"奶奶的千秋,我惹了奶奶生气,是我该死。"”,平儿的主仆概念极其深厚, ““凤姐儿正自愧悔昨日酒吃多了,”,酒醒前后几乎是两个世界, ““不念素日之情,”凤姐儿是聪明人,心中仔细一想,与自己情意最深的除了平儿还有谁? ““浮躁起来,为听了旁人的话,无故给平儿没脸。”,确实“无故”,凤姐儿当然聪明, ““今反见他如此,又是惭愧,”,自己与其一比,相差甚多, ““又是心酸,”,凤姐儿与平儿虽主仆关系,但平日实则姐妹,所以见其如此主仆动作,当然心酸, ““忙一把拉起来,落下泪来。”,自然, ““平儿道:"我伏侍了奶奶这么几年,也没弹我一指甲。”,凤姐儿平日待平儿如何, ““就是昨儿打我,我也不怨奶奶,都是那****治的,怨不得奶奶生气。"”,这极可能是平儿的心里话,说句大白话,就是让平儿为凤姐儿去死,也许平儿都可能会去, ““说着,也滴下泪来了。”,两人能互相滴泪,这情谊又深一层, ““贾母便命人将他三人送回房去,"有一个再提此事,即刻来回我,我不管是谁,拿拐棍子给他一顿。"”,贾母不但开明,而且“英明”, ““三人从新给贾母、邢王二位夫人磕了头。老嬷嬷答应了,送他三人回去。至房中,凤姐儿见无人,方说道:”,秋后算帐,虽不是算帐,但这细节仍然是要追究的, ““"我怎么象个阎王,又象夜叉?那****咒我死,你也帮着咒我。千日不好,也有一日好。可怜我熬的连个****也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来过这日子?"说着又哭了。”,果是如此,不过凤姐儿那“熬”字却说明了古时为正妻的一个“过程”, ““贾琏道:"你还不足?你细想想,昨儿谁的不是多?”,如果以绝对男权以绝对夫权来言的话,当然凤姐儿不是为多, ““今儿当着人还是我跪了一跪,又赔不是,你也争足了光了。”,贾琏心说“我吃了亏”我还没说呢, ““这会子还叨叨,难道还叫我替你跪下才罢?”,没人时跪一跪倒也无妨(XX注:男儿膝下有黄金!(外人注:有吗?我看看(XX注:...)), ““太要足了强也不是好事。"”,这话倒有几分道理, ““说的凤姐儿无言可对,”连跪都说出来了,自然“无言可对”, ““平儿嗤的一声又笑了。”,平儿此时重归信任与爱护,心境完全通畅,见贾琏囧样,所以如此, ““贾琏也笑道:"又好了!真真我也没法了。"”又能怎样?凤姐儿不可能和贾琏离婚,平儿更不能,所以“又好了”,(外人注:无耻的臭男人!) ““正说着,只见一个媳妇来回说:"鲍二媳妇吊死了。"”,这是突兀一笔!鲍二媳妇依前所言所谓“****”,但其实她的自尊还相当之强,也许她认为“傍”上风liu倜傥之贾琏不算吃亏,但被凤姐儿发现而且闹得如此,却也触及底层价值观,从另一面也可看出鲍二媳妇的可怜之处, ““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各吃惊不同, ““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凤姐儿怕过谁,所以当然不能露怯, ““一时,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悄回凤姐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告也有理,错之根源在于贾琏, ““凤姐儿笑道:"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理由正好可以相反,将根源推及鲍二媳妇即可, ““林之孝家的道:"我才和众人劝了他们,又威吓了一阵,又许了他几个钱,也就依了。"”,私了,古今通用, ““凤姐儿道:"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震吓他,只管让他告去。告不成倒问他个‘以尸讹诈‘!"”,虽然这就是凤姐儿,但从第一回到现在,都可知凤姐儿的生命意识是相当薄弱的, ““林之孝家的正在为难,”,惟妙惟肖, ““见贾琏和他使眼色儿,心下明白,便出来等着。”,明白得也快, ““贾琏道:"我出去瞧瞧,看是怎么样。"凤姐儿道:"不许给他钱。"”,凤姐儿其实也明白, ““贾琏一径出来,和林之孝来商议,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才罢。贾琏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贾琏这举动一个说明他怕这事扩大,二个也说明他与鲍二媳妇还是有情, ““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辨亦不敢辨,只得忍气吞声罢了。”,可见这鲍二媳妇很可能平常并非乱来之人, ““贾琏又命林之孝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洗钱,(外人注:是做账) ““又梯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这话却唐突!鲍二如果有他媳妇的一半骨气,当与贾琏干一架, ““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古时女人之地位由此可见(外人注:男人之龌龊也由此可见) “不在话下。”曹雪芹一句“不在话下”,自然不愿多谈贾琏和鲍二这类事。 ““里面凤姐心中虽不安,面上只管佯不理论,”,也怕事闹大了,最主要是让贾母知道了会很不好, ““因房中无人,便拉平儿笑道:"我昨儿灌丧了酒了,你别愤怨,打了那里,让我瞧瞧。"平儿道:"也没打重。"”,两人有趣, ““只听得说,奶奶姑娘都进来了。要知端的,下回分解。”,曹雪芹写累了。” “我也看累了。”小戒道。 “好累啊。”小猴也笑道。 “想一个人,有时也会累。”老沙笑道。 “芸芸众生,七情六欲,缘缘份份,安安静静。”小唐双手合什道。 “想什么呢?想静一静吗?”小戒纳闷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