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红楼四十八 中毒 二 (第2/2页)
笑道”,很明显的原因一个是事情发生的场景有趣,另一个原因当然就是贾琏前面那事儿,因为可把平儿给害惨了, ““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宝钗果然知道,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贾雨村的面目要在平儿这被“揭出”了,首先就是一个“疯”字, ““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好嘛,丝毫不留情!这可算是骂到绝了,虽然有贾琏被打的原因,但很显然,贾雨村做的事情更让平儿如此愤怒, ““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晃眼十年过去了(XX注:是啊,岁月如梭啊(外人注:所以要抓紧时间!)),而且很显然,贾雨村虽然吃亏但悟得做官之“道”后,果然闻“道”而后“行”,而且行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不但越做越多,而且越做越离谱起来了, ““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贾赦的“老毛病”,喜新厌旧,不但前面的女人如此,连扇子也如此, ““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平儿恨得连受害人都骂上了, ““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果然呆, ““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更呆, ““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贾琏亲自去办的, ““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果然值钱,如此值钱,却“穷的连饭也没的吃”,所以叫石呆子,也就是死呆子的意思, ““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说实话,这个条件不算苛刻, ““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否则为什么叫石呆子呢,但人家石呆子因为祖传的东西不想卖,宁愿受穷挨饿,你也不能强买啊, ““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贾琏天天被骂,不但因为扇子的事,显然还有鸳鸯的事,贾琏之囧由此可知, ““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前面说“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可见是虚话, ““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可见这些扇子确实是他的命,所以,他原来竟不是呆子,看作是命,又不为钱,这样的“呆子”倒是极其少见所以挺可爱, ““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平儿明理,但平儿没做过官,没拥有过大钱,哪里知道钱和权的厉害! ““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这里又多了个词,“没天理”,曹雪芹肯定是通过平儿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痛骂当时的贪官恶吏, ““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在当时,就是官最大, ““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权化为了钱,也是当时权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作用, ““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而且做如此“没天理”的事,竟然全是为了拍贾赦的马屁,贾雨村悟“官道”之深,已经几乎深不可测, ““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活着也是半死不活了,因为不但扇子没了,还落下一个罪名, ““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贾赦显然很赞许贾雨村所为,所以贾赦与贾雨村实是通的,所以贾赦得不到鸳鸯,日后也要将其往死里逼,正是与此同理, ““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虽然是贾琏气话,但贾琏除了色外,说到底其实并不恶, ““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那是当然的,贾琏应该在心里讲就是了,但贾琏这几天受的窝囊气也实在够多,所以难免当面反抗一下, ““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大的,小的,小的还“记不清”,显然小的是“鸳鸯儿事件”,平儿如此说,仍然在为贾赦等留面子,这便是当时主仆的观念之深, ““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没象宝玉那样,所以比宝玉的要轻,所以,贾政那样“正派”的,一旦“厉害”起来,贾赦也是比不了, ““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打得仍然不轻,而且直接打脸,也够狠! ““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这是到这里来的正事,最后才说出,可见平儿这心中之气实在是不吐不快, ““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宝钗说这话时一定在心中“放肆”地好笑,因为,这就是宝钗。(外人注:你也很懂宝钗了)” 小戒扑一下便笑出来! “嗯,懂得笑了,”小猴笑道,“是很有趣啊,贾琏、平儿、香菱,还有宝钗,仔细再仔细想想,果然好笑。” “这次是贾雨村中毒了。”老沙道。 “阿弥陀佛,”小唐又念佛,“可见我佛存在的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