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红楼五十 全力相搏 三 (第3/3页)
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外人注:贾母对宝琴儿之爱似乎有些过了?) ““惜春听了虽是为难,只得应了。一时众人都来看他如何画,惜春只是出神。李纨因笑向众人道:"让他自己想去,咱们且说话儿。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他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终于转到灯谜,(XX注:猜谜有趣) ““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倒该作的。先说了,我们猜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XX苦笑:这个更难猜)湘云嘴快, ““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XX注:不懂(外人注:我也不懂))为什么用四书作灯谜,因为四书是那时必读甚至都读得滚瓜烂熟的,却在此处作为灯谜,并不是说四书不好,但从中反应了曹雪芹的一个态度:四书可以用来猜谜,或者说,四书用来猜谜是个好点子,原因是,其他书都不让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专读四书的这些官员们在曹雪芹心中的恶象,如果所有书都让读,如果都真照四书某些的去做,那四书的境遇在曹雪芹心中便不是如此了,贾雨村就是曹雪芹心中四书的“范例”, ““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再不是不成?"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XX注:这个草化?要我猜,就猜萤) ““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外人注:虽说宝钗此话有迎合老太太之嫌,但大众的灯谜却真的不能象上面这样猜), ““众人都道:"也要作些浅近的俗物才是。"”这是灯谜原本之趣, ““湘云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绛唇》,恰是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这个一看便知定有喻义在内,而且很有预知深度,人岂不是猴子变来?然后慢慢才有闹市,然而在闹市中,在红尘中,游戏太多,名利为重,所以真何趣?但到了最后,名利皆虚,难以后继了,(外人注:曹雪芹那时就知道人是从猴子变来的?(XX注:也许看过物种起源之类的书?(外人注:那时候还没出来吧,估计曹雪芹只是揣测))) ““众人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宝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这个却是难猜,估计曹雪芹的心中的答案就是“人”的, ““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了。"众人道:"前头都好,末后一句怎么解?"湘云道:"那一个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这一句已经揭晓曹雪芹心中的谜底,人的进化,果然尾巴是进化掉的(外人注:曹雪芹连这都有预感?厉害),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说:"他编个谜儿也是刁钻古怪的。"”刁钻古怪,正是曹雪芹编这个谜儿的心态, ““李纨道:"昨日姨妈说,琴meimei见的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该编谜儿,正用着了。你的诗且又好,何不编几个我们猜一猜?"宝琴听了,点头含笑,自去寻思。”编谜儿,宝琴果然是主力,曹雪芹可谓安排得妥妥当当, ““宝钗也有了一个,念道: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众人猜时,宝玉也有了一个,念道: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黛玉也有了一个,念道是: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XX注:诗比谜还难懂!(外人注:哈哈)) ““探春也有了一个,方欲念时,宝琴走过来笑道:"我从小儿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jiejie们请猜一猜。"众人听了,都说:"这倒巧,何不写出来大家一看?"要知端的──”,这是曹雪芹之意,不但是诗,而且是谜,而且成系列,而且还能喻意,而灯谜儿全部归为下一回。(外人注:现代人来写这个联句诗谜什么的,这真是难于上青天!)” “下面还是诗,还是怀古系列,还是灯谜?”小戒咋舌道。 “联句、诗、谜总动员!”小猴笑道。 “难得能一次写个痛快,曹施主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老沙道。 “阿弥陀佛,人生能得几次痛快!”小唐道。 “这是佛语吗?”小戒愣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