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红楼五十五 好戏 三 (第1/4页)
““时值宝钗也从上房中来,探春等忙起身让坐。”“三巨头”会面,正好可以看看性格几乎完全不同的三人对此事的看法有何不同或至少有何细微的不同, ““未及开言,又有一个媳妇进来回事。”事果然多, ““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XX注:好生麻烦) ““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曹雪芹为何要详细如此描写?所谓双膝跪下,高捧沐盆,屈膝捧着(XX注:彰显其中的不平等(外人注: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以上妾啊庶出啊这利益那利益啊,几乎全是由于这种极其明显的等级社会造成的)) ““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这是曹雪芹写上面那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平儿对探春地位的肯定这里很明显, ““那媳妇便回道:"回奶奶姑娘,家学里支环爷和兰哥儿的一年公费。"”果然花钱的地方不少,而这里又有探春的兄弟贾环, ““平儿先道:"你忙什么!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你不出去伺候着,先说话来。”平儿对探春的肯定这里更是明话明说,显然,探春前面那番话和神情已经让平儿知晓了探春的功力实在非凡, ““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姑娘虽然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这里更是搬出凤姐儿,意思是凤姐儿也是“大力”支持探春的,作为凤姐儿的代言人,如此说话,犹如凤姐在场, ““唬的那个媳妇忙陪笑道:"我粗心了。"一面说,一面忙退出去。”所以吓得她如此,而且也同时说明,这些人还是没把探春真正放在心上,真正放在心上的还是只有让他们怕到心里的凤姐儿, ““探春一面匀脸,一面向平儿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jiejie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探春果然瞧出吴家的内心之狡猾, ““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探春的要求显然很严格甚至更严格, ““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我料着你那主子未必有耐性儿等他去找。"”探春也许原本不想说这些事,但被她妈这事一闹,心也不由“狠”了起来, ““平儿忙笑道:"他有这一次,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姑娘别信他们。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个腼腆小姐,固然是托懒来混。"”都是人精,这个菩萨和腼腆小姐形容得好,但探春不出手则已,一出山就是来镇山的, ““说着,又向门外说道:"你们只管撒野,等奶奶大安了,咱们再说。"”要帮着镇一镇, ““门外的众媳妇都笑道:"姑娘,你是个最明白的人,俗语说,‘一人作罪一人当‘,”这些人说话却表明她们明白得很,一人作罪,直指赵姨娘,也是些利害角色, ““我们并不敢欺蔽小姐。如今小姐是娇客,若认真惹恼了,死无葬身之地。"”如何,都是极会说话的,但这话也是在探春“小战”吴家的,“大战”她妈后,才说得出来的,却也是肺腑之言, ““平儿冷笑道:"你们明白就好了。"”意思是连我都要如此,你们更不用说了, ““又陪笑向探春道:"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那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这话却大有深意,意思除了肯定探春外,你探春要求如此严格,办事如此认真,可不要“办”到我们凤姐儿身上来了,(外人注:有这个意思吗) ““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平儿这话就更明显了,意思是知道探春心中早有此志向,所以才一直暗暗认真观察着,(外人注:有这个意思吗?我怎么听着就是肯定探春的话呢) ““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平儿这话说得不但探春心中舒服,而且探春更听出其中另外的意思,意思是凤姐儿原本碍于情面,有一些银子却根本没法减,造成现在年年亏的现状,现在正好,你探春快在这方面帮帮凤姐儿的忙,而且,足见平儿的智商,也足见凤姐儿实在离不开平儿,也可预见以后平儿如若取代凤姐儿地位,也不足为奇(外人注:说早啦), ““话未说完,宝钗李纨皆笑道:"好丫头,真怨不得凤丫头偏疼他!本来无可添减的事,如今听你一说,倒要找出两件来斟酌斟酌,不辜负你这话。"”宝钗和李纨这话如何听不出,尤其是宝钗,早就听出其中包含的“若干”层“意思”了,其中当然有一件就是要好好给凤姐儿“减减负”, ““探春笑道:"我一肚子气,没人煞性子,正要拿他奶奶出气去,”探春当然也听了出来,所以此时笑道,知道平儿多心了,所以干脆“直话”说到底,而且也道明,自己当然没有要“治”凤姐儿之意,完全是因为刚才被她妈气糊涂了,所以便有些胡乱找人出气(外人注:也许探春儿一急,便把心里的“实话儿”说出来了(大白纸:呵呵,不可妄自猜测)) ““偏他碰了来,说了这些话,叫我也没了主意了。"”意思是平儿这话说得果然好,一时几乎“平”了所有的矛盾(外人注:所以才叫平儿?) ““一面说,一面叫进方才那媳妇来问:"环爷和兰哥儿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做那一项用的?"”终于心平气和了,可见平儿这话的份量, ““那媳妇便回说:"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探春道:"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这话儿重,“上学是为了这八两银子”, ““从今儿起,把这一项蠲了。平儿,回去告诉你奶奶,我的话,把这一条务必免了。"”探春完全听懂平儿的话,完全懂得凤姐儿的心思,不过这里又大大得罪了自家人,她妈不知会恨成怎样, ““平儿笑道:"早就该免。旧年奶奶原说要免的,因年下忙,就忘了。"”平儿如此发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