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红楼五十七 莫名其妙 七 (第1/3页)
““宝钗就往潇湘馆来。正值他母亲也来瞧黛玉,正说闲话呢。”母女俩都在,曹雪芹一丝不浪费笔墨, ““宝钗笑道:"妈多早晚来的?我竟不知道。"”(XX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外人注:应该是真的了)) ““薛姨妈道:"我这几天连日忙,总没来瞧瞧宝玉和他。所以今儿瞧他二个,都也好了。"”(XX注:这里薛姨妈只道出“宝玉和他”、“他二个”,显然是心中已经“接纳”了两人心相属的“事实”?(外人注:别忘了薛姨妈前文所言“冷心肠”、“傻孩子”之类的话)宝钗和薛姨妈同时不约而同来看黛玉和宝钗,不愧是心心相通的母女俩, ““黛玉忙让宝钗坐了,因向宝钗道:"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么想的到姨妈和大舅母又作一门亲家。"”薛姨妈刚和黛玉说完这个? ““薛姨妈道:"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倒是很多其他文字常用的,不过红楼梦也就这一个吧, ““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注意这里是父母本人都愿意,这一个是重点,(XX注:难道在说黛玉和宝玉父母是不能同意的?) ““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这话更明显,黛玉与宝玉可不就是年年在一处的?(XX注:听起来似乎在告诉黛玉,别以为你和宝玉年年在一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但一没有父母或说家长同意,二不一定有红线相拴,年年在一处又怎样?(外人注:呵呵,怎么突然关心起宝玉这事来了?(XX注:我是关心黛玉!))) ““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XX注:那是,主要是说,黛玉啊,你的婚姻此刻根本不知在哪呢,别以为就定下来了(外人注:是吗?)) ““宝钗道:"惟有妈,说动话就拉上我们。"一面说,一面伏在他母亲怀里笑说:"咱们走罢。"”(XX注:宝钗在阻止薛姨妈讲下去,因为说得太明显了,以黛玉的聪慧,再多讲一会便可听出?(外人注:奇了!你怎么突然瞧得这么仔细?(XX注:猜一猜无妨嘛,说不定宝钗在自己家里和她妈掏心窝子时说过此事呢,所以薛姨妈跑到这来“告诫”黛玉来了?(外人笑注:不敢说)))) ““黛玉笑道:"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黛玉总结得没错,宝钗在众人面前一切全是“正”(XX注:什么意思,不在众人面前就有邪啊(外人注:毫无证据(XX注:所以说是猜猜的嘛))),而且黛玉用这个“老道”二字,也许会有其他深意?(XX注:难道在说薛姨妈“老道”?难道听出了薛姨妈那话的另一层意思?) ““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jiejie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这里不但夸宝钗儿能干,而且“似乎”“隐隐”在说:如果嫁与宝玉,定能如凤姐儿一般管好贾府,而黛玉能有此能吗?所以,黛玉要与宝钗争,依薛姨妈之言,实在是处处都处于下风甚至极下风的!另可见薛姨妈对宝钗的极爱,为了自己宝贝女儿的幸福,肯定是会与任何阻碍之事之人对峙的, ““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黛玉流泪,这里流得有些突然有些蹊跷,除了想起自己无父无母外,也许薛姨妈说的那番“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以及“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更加上这里“宝钗的优势甚至极大优势”的话对她的触动更大,而这句“气我没娘的人”除了指向宝钗,可能更是指向薛姨妈,(XX注:...(外人注:...)) ““宝钗笑道:"妈瞧他轻狂,倒说我撒娇儿。"”宝钗似乎在极力在为薛姨妈刚才那番话进行掩饰或说淡化, ““薛姨妈道:"也怨不得他伤心,可怜没父母,到底没个亲人。"”薛姨妈这话仍然把黛玉当小孩儿,但黛玉却真的不是小孩子, ““又摩娑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jiejie你伤心了,你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也许薛姨妈真的同情了,也许薛姨妈听懂宝钗的意思了,而这句“心里更疼你”明显是假话,更可见薛姨妈说话是没有宝钗般地滴水不漏的,(外人注:如果真是这样,那前面已经“漏”了不少了) ““你jiejie虽没了父亲,到底有我,有亲哥哥,这就比你强了。”这话仍然会让黛玉伤心, ““我每每和你jiejie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这明显也是在为先前说的那些话进行挽回,但怎么想怎么觉得有些虚伪, ““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说歹话,在暗指紫鹃? ““不说你无依无靠,为人作人配人疼,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洑上水去了。"”这个心里话又“无意”中透了出来,正如紫鹃所言,如果没有贾母,黛玉哪里会被人如此“疼爱”,薛姨妈着实比较实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