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红楼七十一 犯忌 二 (第1/5页)
““这几日,尤氏晚间也不回那府里去,白日间待客,晚间在园内李氏房中歇宿。这日晚间伏侍过贾母晚饭后,贾母因说:"你们也乏了,我也乏了,早些寻一点子吃的歇歇去。明儿还要起早闹呢。"尤氏答应着退了出来,到凤姐儿房里来吃饭。”(XX注:不怕又因尤二姐的事吵架?(外人注:尤氏和凤姐儿都明白得很,事已解决,哪会白白再浪费这些精力)) ““凤姐儿在楼上看着人收送礼的新围屏,”这个“新围屏”可能有些“讲究”, ““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儿叠衣服。尤氏因问:"你们奶奶吃了饭了没有?"平儿笑道:"吃饭岂不请奶奶去的。"尤氏笑道:"既这样,我别处找吃的去。饿的我受不得了。"说着就走。”可见忙乱忙乱,既容易饿,也容易照顾不到吃的方面, ““平儿忙笑道:"奶奶请回来。这里有点心,且点补一点儿,回来再吃饭。"尤氏笑道:"你们忙的这样,我园里和他姊妹们闹去。"一面说,一面就走。平儿留不住,只得罢了。”这里足见凤姐儿对这些“礼物”的“关心”,这次是不是亏了凤姐儿是最清楚的,而送礼并没有道明是送银子,银子皇帝都只送五百两,其余人更应该是少得可怜,而如何填补这些可能有些“急剧”的亏空,这些“礼物”也许会让凤姐儿动动“不得不”的“脑筋”(XX注:可别把皇帝的东西卖了?(外人注:还不至于)) ““且说尤氏一径来至园中,只见园中正门与各处角门仍未关,犹吊着各色彩灯,因回头命小丫头叫该班的女人。那丫鬟走入班房中,竟没一个人影,回来回了尤氏。”漏洞不小,有漏洞就必会有钻入者, ““尤氏便命传管家的女人。这丫头应了便出去,到二门外鹿顶内,乃是管事的女人议事取齐之所。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分菜果呢。”好嘛,似乎意味着已经提前开始“分家产”了, ““因问:"那一位奶奶在这里?东府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话吩咐。"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果,又听见是东府里的奶奶,不大在心上,因就回说:"管家奶奶们才散了。"”分苹果显然更重要,要是哪个婆子“一不小心”多分了一个,另一个婆子可吃了“人生大亏”了(外人注:哈哈), ““小丫头道:"散了,你们家里传他去。"婆子道:"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婆子想你小丫头好不懂事,没看在分苹果吗?只管罗嗦,小心我用苹果砸你啊,(外人注:...) ““小丫头听了道:"嗳呀,嗳呀,这可反了!怎么你们不传去?你哄那新来了的,怎么哄起我来了!”是啊,你当我新来的啊!(外人注:...) ““素日你们不传谁传去!这会子打听了梯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奶奶的东西,你们争着狗颠儿似的传去的,不知谁是谁呢。”果然不是新来的!你当我这几年白混了啊!(外人注:...) ““琏二奶奶要传,你们可也这么回?"”琏二奶奶可总是被拿来作比较啊, ““这两个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挑着弊病,便羞激怒了,”可见吃酒大多总是误事的, ““因回口道:"扯你的臊!我们的事,传不传不与你相干!你不用揭挑我们,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既然提到对方的“老子娘”,应该骂“扯你娘的臊”更加切意(外人注:...(XX注:你老点什么?)) ““什么‘清水下杂面,你吃我也见‘的事,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好嘛,不知是否凤姐儿大闹宁府的事是不是已经传开了,这些婆子们心中底气更足了, ““丫头听了,气白了脸,因说道:"好,好,这话说的好!"一面转身进来回话。”果然是丫头,脸皮薄的,本想气别人,没想到反被气白了脸,(XX注:和老婆子骂架,找死啊(外人注:怎么?有生活体验?(XX注:...(外人笑注:教你一个法子,只要你脸皮厚,便可至少不至落败的(XX注:...))))) ““尤氏已早入园来,因遇见了袭人、宝琴、湘云三人同着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正说故事顽笑,”这三个在一起却绝对是和谐的, ““尤氏因说饿了,先到怡红院,袭人装了几样荤素点心出来与尤氏吃。”可怜,尤氏到处找吃的, ““两个姑子、宝琴、湘云等都吃茶,仍说故事。”肯定有不少看官想听这故事, ““那小丫头子一径找了来,气狠狠的把方才的话都说了出来。”好个“气狠狠”,心内定道:以为我是好惹的! ““尤氏听了,冷笑道:"这是两个什么人?"”说白了,尤氏也许正为凤姐儿大闹宁府的事憋了一肚子气哩,这两个婆子可真是撞枪口上了, ““两个姑子并宝琴湘云等听了,生怕尤氏生气,忙劝说:"没有的事,必是这一个听错了。"”正是这几个才会如此劝尤氏, ““两个姑子笑推这丫头道:"你这孩子好性气,那糊涂老嬷嬷们的话,你也不该来回才是。咱们奶奶万金之躯,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哄他欢喜一会还不得一半儿,说这些话做什么。"”这两个姑子显然是很通人事的,这番话着实在理(外人注:出家人果然一般都脾性好眼儿尖) ““袭人也忙笑拉出他去,说:"好妹子,你且出去歇歇,我打发人叫他们去。"”(XX注:拉尤氏?叫尤氏“好妹子”?!(外人注:是拉那丫头!(XX注:...哦))) ““尤氏道:"你不要叫人,你去就叫这两个婆子来,到那边把他们家的凤儿叫来。"”尤氏此时得理如何肯罢休!心中定在道:凤姐儿欺负了我也罢了,你们也狗仗人势,要骑到我头上来了,这口气如何咽得下!但凤姐儿会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呢,显然不会,凤姐儿说到底是看不起尤氏以及对尤二姐之事仍心存隙怨的,正如回目所说的“嫌隙”二字,虽然并不是讲尤氏的,但如果“稍用在”尤氏身上,也是能稍稍讲得通的,尤氏前有尤二姐的事这里又有此事,将来凤姐儿一旦落难,尤氏别说“两肋插刀”,恐怕连一句真正的好话也是不愿多说的,(外人注:在为将来凤姐儿之事做铺垫?) ““袭人笑道:"我请去。"尤氏道:"偏不要你去。"”与凤姐儿对上了, ““两个姑子忙立起身来,笑道:"奶奶素日宽洪大量,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宝琴湘云二人也都笑劝。尤氏道:"不为老太太的千秋,我断不依。且放着就是了。"”虽然此时尤氏在气头上,但恐怕尤氏最终也是不愿此事惊动凤姐儿的,尤氏虽对凤姐儿怀有“隙怨”,但此时要与凤姐儿面对面,她仍然还是会觉得“底气不足”, ““说话之间,袭人早又遣了一个丫头去到园门外找人,可巧遇见周瑞家的,这小丫头子就把这话告诉周瑞家的。”好,周瑞家的出来了,看看曹雪芹究竟想干什么,(外人注:...) ““周瑞家的虽不管事,因他素日仗着是王夫人的陪房,原有些体面,心性乖滑,专管各处献勤讨好,所以各处房里的主人都喜欢他。”此番话可参见周瑞家的许多前文,如与刘姥姥对话,及送黛玉花等等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