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红楼七十一 犯忌 二 (第4/5页)
未有过的打击,邢夫人抓住贾母大寿这个时刻成功地“赢”了凤姐一回, ““因赌气回房哭泣,又不使人知觉。”试想想,这一幕和尤二姐在房内哭泣的一幕是何其相似!(外人注:这一“幕”已经拉开?) ““偏是贾母打发了琥珀来叫立等说话。琥珀见了,诧异道:"好好的,这是什么原故?那里立等你呢。"凤姐听了,忙擦干了泪,洗面另施了脂粉,方同琥珀过来。”凤姐儿忙不过来,这对其身心其实也是一个摧残, ““贾母因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围屏来了, ““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邬家一架玻璃的还罢了。"贾母道:"既这样,这两架别动,好生搁着,我要送人的。"凤姐儿答应了。”自然埋下围屏的伏笔,而且十六家只有两家的有些价值,可见大多数寿礼都是不值钱的, ““鸳鸯忽过来向凤姐儿面上只管瞧,”鸳鸯与凤姐儿形同姐妹,自然鬼精的, ““引的贾母问说:"你不认得他?只管瞧什么。"鸳鸯笑道:"怎么他的眼肿肿的,所以我诧异,只管看。"贾母听说,便叫进前来,也觑着眼看。”此处不过说明,贾母此时还不知道这两大“隐性集团”的争斗, ““凤姐笑道:"才觉的一阵痒痒,揉肿了些。"鸳鸯笑道:"别又是受了谁的气了不成?"凤姐道:"谁敢给我气受,便受了气,老太太好日子,我也不敢哭的。"”可见是委屈, ““贾母道:"正是呢。我正要吃晚饭,你在这里打发我吃,剩下的你就和珍儿媳妇吃了。你两个在这里帮着两个师傅替我拣佛豆儿,你们也积积寿,前儿你姊妹们和宝玉都拣了,如今也叫你们拣拣,别说我偏心。"说话时,先摆上一桌素的来。两个姑子吃了,然后才摆上荤的,贾母吃毕,抬出外间。尤氏凤姐儿二人正吃,贾母又叫把喜鸾四姐儿二人也叫来,跟他二人吃毕,洗了手,点上香,捧过一升豆子来。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然后一个一个的拣在一个簸箩内,每拣一个,念一声佛。明日煮熟了,令人在十字街结寿缘。贾母歪着听两个姑子又说些佛家的因果善事。”几乎无法想象贾母一旦去后贾府会是一个什么模样, ““鸳鸯早已听见琥珀说凤姐哭之事,又和平儿前打听得原故。晚间人散时,便回说:"二奶奶还是哭的,那边大太太当着人给二奶奶没脸。"”此时亏得还有鸳鸯, ““贾母因问为什么原故,鸳鸯便将原故说了。贾母道:"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为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这是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发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子,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儿没脸罢了。"”贾母此事英明,十分清晰,尤其是那句“这是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发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子,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儿没脸罢了”,这里足以说明,贾母仍是凤姐儿的最大保护伞,甚至王夫人将来可能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都有可能会牺牲凤姐儿(外人注:...会吗),所以,到这里,凤姐儿落难就大概只剩贾母这一个“障碍”了(外人注:...) ““正说着,只见宝琴等进来,也就不说了。贾母因问:"你在那里来?"宝琴道:"在园里林jiejie屋里大家说话的。"贾母忽想起一事来,忙唤一个老婆子来,吩咐他:"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贾母这里说了一句极其核心的话,就是:“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一句“都是”,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是,但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而同时,贾府的败落将让这句“‘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成为一个极大的讽刺以及悲剧, ““婆子应了方要走时,鸳鸯道:"我说去罢。他们那里听他的话。"说着,便一径往园子来。”鸳鸯的聪明也是人所不及的,鸳鸯其实说到底也是个办实事的人, ““先到稻香村中,李纨与尤氏都不在这里。问丫鬟们,说"都在三姑娘那里呢。"鸳鸯回身又来至晓翠堂,果见那园中人都在那里说笑。见他来了,都笑说:"你这会子又跑来做什么?"又让他坐。鸳鸯笑道:"不许我也逛逛么?"于是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不在话下。”犹如传旨一般, ““这里尤氏笑道:"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贾母虽然对下人看不上眼,但对“非下人”却真是贫富一视同仁的,刘姥姥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纨道:"凤丫头仗着鬼聪明儿,还离脚踪儿不远。咱们是不能的了。"”李纨这句话也说得极其精确,贾母是出于本心如此,而凤姐儿实在不是出于本心,而是出于“鬼聪明”,说白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贾母脸色行事, ““鸳鸯道:"罢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好个“凤丫头虎丫头”,鸳鸯儿说话就是有听头, ““虽然这几年没有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有个错缝儿,暗里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这也许是一种“平衡”,也许真的比较难做到上下同拥,但是,也是可能做到的,只要上下同心即可,但这一点又似乎同样很难,因为是上要下同心呢,还是下要上同心呢,还是找到其中的共同点或平衡点呢(外人注:...越弄越深奥) ““总而言之,为人是难作的”如何,难作的, ““: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没有“机变”的老实人似乎上下都欺负? ““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就是前面讲的“上下”的问题,(XX注:矛盾无所不在嘛(外人注:所以处理矛盾为最关键之处)) ““如今咱们家里更好,新出来的这些底下奴字号的奶奶们,一个个心满意足,都不知要怎么样才好,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奴字号的奶奶们”,鸳鸯儿的嘴也够直接,但看得显然是很准,但也许却忽略了比较根源的一点,就是凤姐儿有些积重难返, ““我怕老太太生气,一点儿也不肯说。不然我告诉出来,大家别过太平日子。”正是!鸳鸯儿之作用实乃贾母第二,但她显然更考虑的是贾母的身体健康, ““这不是我当着三姑娘说,老太太偏疼宝玉,有人背地里怨言还罢了,算是偏心。如今老太太偏疼你,我听着也是不好。这可笑不可笑?"”哎,这样一个等级分明甚至森严的地方,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探春笑道:"糊涂人多,那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探春这话其实隐含更“犯忌”的地方,如果究其本质,几乎想是在对“等级制度”的由疑问到否定,这里几乎就有社会主义平等的思想, ““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