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红楼九十三 惊心动魄 三 (第2/2页)
有一句“平儿说错了”,所以仍然还是有小小的文字失误,但也许正好证明曹雪芹八十回后的文字没有如八十回前精雕细琢,更不用说八十回前也有极少量的文字失误呢,但只是文字失误而已,完全无关紧要! ““平儿慌了,说道:“水月庵里,不过是女沙弥女道士的事,奶奶着什么急呢?”凤姐听是水月庵,才定了定神,道:“嗳!糊涂东西!到底是水月庵,是馒头庵呢?”平儿道:“是我头里错听了馒头庵,后来听见不是馒头庵,是水月庵。我刚才也就说溜了嘴,说成馒头庵了。”仍然是文字失误,其实倒不如将八十回前的关于馒头庵就是水月庵的文字删除, ““凤姐道:“我就知道是水月庵。那馒头庵与我什么相干。原是这水月庵是我叫芹儿管的,大约刻扣了月钱。””凤姐儿就是凤姐儿!立即反应过来!自然她甚至是怕平儿也能看出来的!而这里小小的“扣了月钱”根本不在凤姐儿关心事内,可见吓得凤姐儿几乎魂飞魄散的事绝非小钱甚至绝非大钱那么简单,定是有“大罪”才吓得如此的! ““平儿道:“我听着不象月钱的事,还有些腌臜话呢。”凤姐道:“我更不管那个。你二爷那里去了?””如何,那些事对于贾政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对于凤姐儿仍是小事一桩!更衬托出凤姐儿那事之大! ““平儿说:“听见老爷生气,他不敢走开。我听见事情不好,我吩咐这些人不许吵嚷,不知太太们知道了没有。就听见说,老爷叫赖大拿这些女孩子去了。且叫人前头打听打听。奶奶现在病着,依我竟先别管他们的闲事。”正说着,只见贾琏进来。”此时贾琏来到,事情的顺序交待得正好! ““凤姐欲待问他,见贾琏一脸怒气,暂且装作不知。”正是如此!完全是曹雪芹的笔法! ““贾琏没吃完饭,旺儿来说:“外头请爷呢,赖大回来了。”贾琏道:“芹儿来了没有?”旺儿道:“也来了。”贾琏便道:“你去告诉赖大说:老爷上班儿去了,把这些个女孩子暂且收在园里,明日等老爷回来,送进宫去。只叫芹儿在内书房等着我。””且看后文的好事! ““旺儿去了。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戳戳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来,不象宫里要人。想着问人,又问不出来。”心理描述得相当精确! ““正在心里疑惑,只见贾琏走出来,贾芹便请了安,垂手侍立,说道:“不知道娘娘宫里即刻传那些孩子们做什么?叫侄儿好赶。幸喜侄儿今儿送月钱去,还没有走,便同着赖大来了。二叔想来是知道的。””答的好话! ““贾琏道:“我知道什么?你才是明白的呢!””问得好! ““贾芹摸不着头脑儿,也不敢再问。贾琏道:“你干的好事啊!把老爷都气坏了!””贾琏的重点是把老爷气坏了,其实自己倒没怎么气(XX注:气贾芹这样的好事没提前告诉他?(外人注:...)) ““贾芹道:“侄儿没有干什么。庵里月钱是月月给的,孩子们经忏是不忘的。”要贾芹主动招供,那是绝不可能的, ““贾琏见他不知,又是平素常在一处玩笑的,”如何,贾琏其实根本不气他这些个,因为都是同道中人嘛! ““便叹口气道:“打嘴的东西,你各自去瞧瞧罢。”便从靴掖儿里头拿出那个揭帖来,扔与他瞧。”不主动招供,只有出示证据了, ““贾芹拾来一看,吓的面如土色,说道:“这是谁干的!我并没得罪人,为什么这么坑我?”呵呵,说实话,那贴子说得确实也有些夸张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贾政知道了, ““我一月送钱去,只走一趟,并没有这些事。若是老爷回来,打着问我,侄儿就屈死了!我母亲知道,更要打死。””知道事态的严重, ““说着,见没人在旁边,便跪下央及道:“好叔叔,救我一救儿罢!”说着,只管磕头,满眼流泪。”确实难以逃脱, ““贾琏想道:“老爷最恼这些,要是问准了有这些事,这场气也不小,闹出去也不好听。又长那个贴帖儿的人的志气了,将来咱们的事多着呢。”贾琏自然不象贾政,一个是这件事当然贾琏可以“理解”,二个是贾琏也确实恨这粘贴之人,三个当然是贾琏和贾芹平时是有情意的, ““倒不如趁着老爷上班儿,和赖大商量着,要混过去,就可以没事了。现在没有对证。””赖大赖大嘛,赖着长大的,他自然有主意了(外人注:哈哈), ““想定主意,便说:“你别瞒我。你干的鬼儿,你打量我都不知道呢。若要完事,除非是老爷打着问你,你只一口咬定没有才好。没脸的东西!起去罢!”叫人去叫赖大。”贾琏也只能出到这样的主意,但具体事项还得赖大出马, ““不多时,赖大来了,贾琏便和他商量。赖大说:“这芹大爷本来闹的不象了。奴才今儿到庵里的时候,他们正在那里喝酒呢。帖儿上的话一定是有的。””这里不但见到赖大的不客气,其实也可见这赖大的地位,如果是贾琏,他敢这样说? ““贾琏道:“芹儿,你听!赖大还赖你不成?”贾芹此时红涨了脸,一句也不敢言语。”好个“赖大还赖你不成”?!妙极啊!接下来那可真就要赖了! ““还是贾琏拉着赖大,央他:“护庇护庇罢,只说芹哥儿是在家里找了来的。”哈哈,“家里找了来的”,可见这yin要进宫的女尼的罪过和罪名之大!家里找了来的嘛,贾琏果然明白得很, ““你带了他去,只说没有见我。”哈哈,先撇清自己的干系,可见贾政之“假正经”,全被下面的人假得个只剩正经了, ““明日你求老爷,也不用问那些女孩子了,竟是叫了媒人来,领了去,一卖完事。”哈哈,这个可行吗? ““果然娘娘再要的时候儿,咱们再卖。”应该是咱们再买, ““赖大想来,闹也无益,且名声不好,也就应了。”赖大虽然赖大,但其实也并非一昧办糊涂事,这事细细想来,却还真是这样做更有利于贾府, ““贾琏叫贾芹:“跟了赖大爷去罢!听着他教你,你就跟着他。””可见赖大办事的本事, ““说罢,贾芹又磕了一个头,跟着赖大出去。到了没人的地方儿,又给赖大磕头。”哈哈,写得好啊!尤其是这句“到了没人的地方儿”!极其严谨! ““赖大说:“我的小爷,你太闹的不象了。不知得罪了谁,闹出这个乱儿来,你想想,谁和你不对罢?””正是,这才是赖大办事的能力!第一句就问到首要的点子上! ““贾芹想了一会子,并无不对的人,只得无精打采,跟着赖大走回。”如何?为何强调“并无不对的人”,显然有人有幕后要对贾府不利了! ““未知如何抵赖,且听下回分解。”连这最后一句也是曹雪芹的口气!尤其是这句“未知如何抵赖”!幸哉!!” “果然看得热血沸腾!”小戒叫道。 “内中却真是惊心动魄!”小猴摇头道。 “忽见曹施主回人返魂!”老沙大叹道。 “却不知之后会是如何?”小唐闭眼念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