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红楼一百 互相绑架 三 (第2/2页)
至尾试细想一下宝蟾和金桂之间的互动,便可知一二,用“恰到好处”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这金桂初时原要假意发作薛蝌两句,”这正符合金桂的性格, ““无奈一见他两颊微红,双眸带涩,别有一种谨愿可怜之意,”哈哈,所以金桂能如此和走到最后的境地,薛蝌本身也要有责任要负的, ““早把自己那骄悍之气,感化到爪洼国去了,”如何?金桂和薛蝌难道不是另外一种的“冤家”? ““因笑说道:“这么说,你的酒是硬强着才肯喝的呢。””这话说得多“妙”, ““薛蝌道:“我那里喝得来?””薛蝌这话答得“老实”到了极点, ““金桂道:“不喝也好,强如象你哥哥喝出乱子来,明儿娶了你们奶奶儿,象我这样守活寡受孤单呢!”这话里的强逻辑两三句话便道出,却足以证明金桂之聪明,远非一般人如赵姨妈之辈能比的, ““说到这里,两个眼已经乜斜了,两腮上也觉红晕了。”(XX注:为什么眼腮会如此?我怎么听不出来会让金桂如此的?(外人注:所以你不是女人,金桂之所以如此全在“象我这样守活寡受孤单”,意思是金桂不想“守活寡受孤单”,也足以证明金桂是喜形于色之人)) ““薛蝌见这话越发邪僻了,打算着要走。”薛蝌总算这样的话能看出来, ““金桂也看出来了,那里容得,早已走过来一把拉住。”哈哈,金桂的爱之心虽然可以理解,但爱之“行”却显然是其恶劣本质而不能容忍的, ““薛蝌急了道:“嫂子放尊重些。”说着浑身乱颤。”如何?一个只会“浑身乱颤”的薛蝌恐怕也正是迎合了金桂之性格,因此,宝蟾金桂及薛蝌三人实在是另一个异类的“铁三角”, ““金桂索性老着脸道:“你只管进来,我和你说一句要紧的话。””金桂也知道这是“老着脸”,可见也正是薛蝌之软弱间接造成了金桂如此之“强硬”, ““正闹着,忽听背后一个人叫道:“奶奶!香菱来了。”把金桂唬了一跳。回头瞧时,却是宝蟾掀着帘子看他二人的光景,一抬头见香菱从那边来了,赶忙知会金桂。”宝蟾显然是个喜欢看“戏”的,而如果说宝蟾金桂薛蝌三人是有些荒唐的“欢喜冤家”戏,那再加上香菱便成为了“悲喜冤家”戏而且最终恐怕会一出悲剧了! ““金桂这一惊不小,手已松了。薛蝌得便脱身跑了。”不是金桂怕香菱,而实在是金桂当然有其羞耻心,就冲这一点,如果金桂不是本质恶劣和后来非要至香菱于死地的话,金桂与薛蝌的这些言行交往在后代看来还是“勇敢追求所爱”的一个甚至是典范,虽然仍有“薛蟠未死薛蝌有婚约在身”之“逆道”, ““那香菱正走着,原不理会,”这也正是香菱之呆和薛蝌之弱一样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香菱只要稍微有些机灵,走路如何能不小心,特别是要路过金桂住处更要万分小心,却一再地如此冒失,所以“香菱之呆薛蝌之弱宝蟾之谗金桂之恶”共同造成了这看似错综复杂却极有可能在某一天爆发的悲剧之源头! ““忽听宝蟾一嚷,才瞧见金桂在那里拉住薛蝌,往里死拽。”(XX惊注:莫非金桂要强jianian薛蝌不成?(外人注:哈哈…有可能(XX注:额,还有可能…))) ““香菱却唬的心头乱跳,自己连忙转身回去。”心头乱跳,忙转身回去,这都是完全符合香菱的几乎仅有的这两个动作,(外人注:如此强调只是为了告诉众人,曹雪芹用笔之精到) ““这里金桂早已连吓带气,呆呆的瞅着薛蝌去了,”这“连吓带气”更是曹雪芹“模拟”金桂而得出的同样精确之语, ““怔了半天,恨了一声,自己扫兴归房。”“半天”、“一声”、“扫兴归房”,都仍然是非常精确之描述, ““从此把香菱恨入骨髓。”这里也同样在说明,金桂原本并非要致香菱于死地的,但从这件事后,恐怕金桂心中已存甚至深存此念,(XX注:莫非香著不来,金桂就有可能得逞?(外人笑注:那要看金桂的力气有多大了(XX注:哈哈))) ““那香菱本是要到宝琴那里,刚走出腰门,看见这般,吓回去了。”这里的交待也非常符合曹雪芹的写法,即在后面才交待一些细节,象这里香菱“本是要到宝琴那里”的,而不是前面就“忙不迭”地交待香菱正要到宝琴处,(XX注:…这样写有什么好呢(外人注:至少,更具吸引力)) “我倒看得是眼花缭乱!”小戒呆愣道。 “乱如麻之互绑。”小猴嘿嘿笑道。 “不但互绑,而且还互相要架出去。”老沙也笑道。 “怎么架?”小戒越听越糊涂,“都绑起了怎么架?” “阿弥陀佛,”小唐念道,“我佛慈悲,晓以大理。” “原来正是因为互相绑起了,又互相想架对方,所以只好一起绑着架出去了!”小戒终于明白! 但听得小唐这句话又糊涂了:“怎么向他们晓以大理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