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三百七十章 红楼一百 真真假假 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章 红楼一百 真真假假 四 (第2/2页)

也就定了一件事。”王夫人答应着“是”。”都是废话,

    ““宝钗听的明白,也不敢则声,”莫名其妙?什么叫“不敢则声”,不想就不想,不愿就不愿,来个什么“不敢”,当宝钗是草包啊,

    ““只是心里叫苦:“我们家的姑娘们就算他是个尖儿。如今又要远嫁,眼看着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这叫的是哪门子的“苦”,莫非宝钗想留探春在贾府待一辈子不成?还什么“尖儿”,宝钗会有如此感慨?宝钗本身就是元帅之才,这里却感慨起别人的“尖儿”来了,原因却又是莫名其妙的“如今又要远嫁,眼看着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让人是莫名其妙之余又啼笑皆非,

    ““见王夫人起身告辞出去,他也送出来了。一径回到自己房中,并不与宝玉说知,”肯定不会和宝玉说,这种文字不必写的,

    ““见袭人独自一个做活,便将听见的话说了。袭人也很不受用。”好嘛,宝钗与袭人果然又是大小老婆相处的楷模啊,而什么袭人也“很不受用”,不知道写这个却是什么意思,莫非都想留探春儿在贾府一辈子?探春突然间如此被这些人如此“重视”,真应该“受宠若惊”的,

    ““却说赵姨娘听见探春这事,反喜欢起来,”这也是放屁,赵姨娘恐怕是八十回前和八十回后“公认”的一个不好之人,但好歹还是个人,但这里的写法却将赵姨娘写成了个“不是人”,赵姨娘想害死凤姐和宝玉的言行确实“不是人”,但这里就彻底不是人了,什么叫“反喜欢起来”?难道赵姨娘本该悲伤的?就算当时不悲伤,也不应该立即就“反喜欢起来”,所以这就是“不是人”的写法,(XX注:原因恐怕是这些蠢才们不怎么是人吧!)

    ““心里说道:“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他的丫头还不济。”这话不是赵姨娘,是根木头,这“比他的丫头还不济”显然是蠢才们在“自我发挥”,

    ““况且洑上水,护着别人。他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赵姨娘会认为探春的存在会让贾环“不得出头”,那不如直接将王夫人害死了事!

    ““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他象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这最后一句话足见蠢才们之内心狠毒,比赵姨娘更甚十倍!竟然让赵姨娘说出想让自己的女儿探春被别人虐待至死的话(XX注:要认清蠢才们的真面目真内心,这赵姨娘的话反而成了佐证了,真是有趣!(外人注:果然有趣得紧!))

    ““这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边与他道喜,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就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也别说一去了把我搁在脑杓子后头。””这话却真象是赵姨娘说的,即在探春这事上内心其实是有矛盾的,作为亲生女儿远嫁,赵姨娘当时听了肯定首先会触动母性,而生伤意,而且虽然探春嫁得远,甚至远漠荒原但嫁的人却应该是显贵的,赵姨娘这样一个绝对是眼中只有银子和权贵的人,自然也是心中乐的,所以这里来给探春道喜是绝对“发自内心”,但这内心却是复杂而又简单,一个是出于母性的本能的伤意,一个却是探春嫁的如此权贵的喜意,再加上赵姨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即赵姨娘说话,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定是“天花”乱坠,让人紧皱眉头,所以,这些话几乎绝对是赵姨娘所言,而同样的道理,前面那番“反喜欢起来”的“心里说道”却绝对是蠢才们在恶意中伤赵姨娘(XX注:额,蠢到恶到能去恶意中伤赵姨娘,也是够有水准的啊(外人注:哈哈))

    ““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作活,一句也不言语。”这也是探春儿真正的反应,一个是涉及到探春的婚事,当然不好意思多说,二个探春儿听话,“理”字是头一个当先的,所以这“一句也不言语”再正常再准确再精确不过!

    ““赵姨娘见他不理,气忿忿的自己去了。”赵姨娘与探春的沟通几乎从来没有“通”过,所以虽然赵姨娘本能地有“伤探春远嫁”之意,但这里的“气忿忿”却也是当然的反应,

    ““这里探春又气又笑又伤心,也不过自己掉泪而已。”这里正写出探春的可怜,“又气又笑又伤心”更是完全道出探春此时的心里,“又气”:自然是赵姨娘这番话里几乎听不出一丝作亲身母亲该说的话,而“又笑”:自然是赵姨娘说的话虽然可气,但“道理儿”却真让人忍不住要笑的,所谓又气又笑大概就是这样的效果,而“又伤心”放在最后自然是探春此时占据绝大部分空间的情绪,即将远离贾府及熟悉的这一切,此时几乎无知心人可诉说,自己的亲妈又是这个样,将来嫁出去后,又不知是何种状况,甚至不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还不知这所谓夫君是何种样人,这里也充分说明一点,古代自然有象迎春那样懦弱的人,但象探春这样聪明有主见的人,在包办婚姻这一道坎上,估计也是牺牲者众多!((外人注:正是,包办婚姻听起来似乎就那样,但实际上在古代便是最泯灭人性的,尤其是对当时的女子们(XX注:你说有没有可能是王家怕探春在贾府可能有权或者探春之前在贾府当家时有得罪了凤姐儿的嫌疑等,而王家人合力将探春给“远嫁”了,因为这说亲的事,女方的家长恐怕也有权不答应的吧(外人注:你这话说得挺到位,探春代理凤姐之职时,显然,对王家在贾府的利益造成了至少让凤姐儿甚至心惊的冲击,而王夫人几乎处处耳目,凤姐儿也可能会对她提及,所以王夫人知道这回事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王夫人前八十回对探春儿是非常“照顾”的,为何会这样,恐怕其中有一点会是利用探春来“对付”赵姨娘吧!而同样显然,这些情节也被蠢才们在八十回后一锅乱煮煮得稀烂了,而且,以探春儿的聪明,恐怕在嫁出去之前而对王夫人对王家有了一个重新的真正的认识,这一点恐怕也是“伤心”所包含的更一层深意(大白纸注:很是)))

    ““坐了一回,闷闷的走到宝玉这边来。”这里几乎是探春唯一能来的地方,也可见宝玉、黛玉、探春之间的某一个极其珍贵的共同点,那大概就是“真”这一个字,

    ““宝玉因问道:“三meimei,我听见林meimei死的时候,你在那里来着。”这句话却绝对是“异军突起”!黛玉作为红楼梦的绝对女主,宝玉黛玉爱情作为红楼梦的绝对核心,黛玉看似去得有些早,但林黛玉不但去前是绝对女主,去后也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但在黛玉去之前在,在去之后也甚至更在!黛玉活着前遇到的那些当时没有或“不能”明说的事以曹雪芹的笔法,必将在黛玉去后给予最强烈的揭示!而这里借探春之事极其“不露痕迹”地转到宝玉这来,再由宝玉口中道出“林meimei”三字,正是这种最强烈“揭示”的开始!”

    “没想到老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在这八十回后会有如此‘揭示’,老曹真是有远见啊!”小戒叹道。

    “哈哈,”小猴大笑道,“小戒这话说得不错!”

    “什么意思呢?”小戒皱眉心道,“难道我以前说的话都不是不错?”

    “曹施主的红楼梦唯一缺的就是忘记把八十回后的‘四十回’这些所谓‘续写者’写入红楼梦了。”老沙笑道。

    小戒听了一愣,又不由心道:“老沙这话…确实…比我的,更不错?”

    “阿弥陀佛!”小唐道,“可见曹施主当时写八十回后,实在要有颗坚强的心啊!”

    “嗯?”小戒听着不由瞪起眼来,半天在心里冲出一句话来:“这句,比老沙的还要好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