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 红楼一百 千刀万剐 五 (第2/2页)
仍然有些没头没尾, ““鹦哥等小丫头,仍旧伏侍老太太。”这话交待的,也是无色无味, ““宝玉本想念黛玉,因此及彼,又想跟黛玉的人已经云散,更加纳闷。”于是乎,将探春来的文字和紫鹃来的文字以及雪雁说的“直话”统统删除个一干二净后,便在这里糟塌宝玉,硬要宝玉“闷”!岂知更闷的是众多的看官们!更恨的这些删改的蠢才们! ““闷到无可如何,忽又想黛玉死的这样清楚,必是离凡返仙去了,反又欢喜。”蠢才们已经“认定”宝玉是个神经病了, ““忽然听见袭人和宝钗那里讲究探春出嫁之事,宝玉听了,“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这个却是肯定的,但以此便将此回的回目撰成是什么“悲远嫁宝玉感离情”,便更知蠢才们在掩饰这一回中删除的大量的关于探春、紫鹃和雪雁的大量文字,以及有关黛玉之病之死的极其关键的细节! ““唬得宝钗袭人都来扶起,说:“怎么了?”宝玉早哭的说不出来。”宝玉在八十回后始终被刻画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定了一回子神,说道:“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的散了!林meimei是成了仙去了。大jiejie呢,已经死了,——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儿。二jiejie碰着了一个混账不堪的东西。三meimei又要远嫁,总不得见的了。史meimei又不知要到那里去。薛meimei是有了人家儿的。这些jiejiemeimei,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做什么?””这话只能说有一点象宝玉说的,宝玉这个时候能说出“大jiejie呢,已经死了”?而且竟然还加了一句“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儿”,更显滑稽,而“史meimei又不知要到那里去”也是有些莫名的,最不可能的是“薛meimei是有了人家儿的”,宝玉不但跟前八十回比象个不懂事的婴儿,更当然是一点也见不到什么成熟感的,薛宝琴有了人家这里难道也要拿出来说?如果前面已经由探春、紫鹃、雪雁之口得知更多“内幕”更多“真情实况”乃至更多“残酷”后,宝玉此时不但不该仍然如此“婴儿”,更应该相当成熟,所以,得出一个推论就是:蠢才们不但大量删除掉了探春、紫鹃、雪雁与宝玉的极其珍贵极其核心的对话,还用这里的宝玉“展现”的“幼稚”来掩饰宝玉极可能的内心的变化!即此时宝玉应该比前八十回还要懂得更多,更成熟,更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哪里还会说还会一直说这些几百年前说的酸话! ““袭人忙又拿话解劝。”宝玉在八十回后就是这样一直被劝的角色,其他人特别是袭人和宝钗一个是他的亲妈,一个是他的后妈, ““宝钗摆着手说:“你不用劝他,等我问他。””后妈开始发话, ““因问着宝玉道:“据你的心里,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为终身的事吗?”这等浅显道理,竟然一直说到第一百回!而且竟然还用在宝钗展示其“元帅”之才上!真是不但侮辱宝玉,继前面侮辱赵姨娘后,这里又如此侮辱宝钗! ““要说别人,或者还有别的想头。你自己的jiejiemeimei,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是有,老爷作主,你有什么法儿?”极其明显,如此“道理”完全出自蠢才们的智商, ““打量天下就是你一个人爱jiejiemeimei呢?要是都象你,就连我也不能陪着你了。”这话俗气到沦落到贾府最蠢的丫环程度了!而且这个最蠢的丫环还一时真难以找出来! ““大凡人念书原为的是明理,怎么你越念越糊涂了呢。”又把读“书”扯出来!好个“明理”啊!巧姐前面念的好“书”啊,小小年纪便知道“列女传”是什么了,就准备为妇女一生的守节甚至守寡事业赴汤蹈火了! ““这么说起来,我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jiejiemeimei们都邀了来守着你。””这话吃醋更吃到了堪称低级水平,首先一点也不象是吃醋,其次得出的“我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jiejiemeimei们都邀了来守着你”结论更是味同嚼蜡, ““宝玉听了,两只手拉住宝钗袭人道:“我也知道。为什么散的这么早呢?等我化了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这“化灰”之说也是几百年前的事,又拿来侮辱宝玉侮辱红楼梦,(XX注:怎么是几百年前,不是几年前吗(外人注:红楼梦从头到尾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红楼梦写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事,几百年还算少了)) ““袭人掩着他的嘴道:“又胡说了。才这两天身上好些,二奶奶才吃些饭。你要是又闹翻了,我也不管了。””哎,什么玩意啊!什么“掩着他的嘴”,什么“又胡说了”,与前面宝玉的什么“化成灰”一样,统统在照抄前几回的话!而什么“二奶奶才吃些饭”更是没头没脑、让人突感痴呆的话,而象什么“闹翻”更是无稽之谈,而“我也不管了”则更是滑稽?要你管什么?宝玉的尿布你要不要换啊? ““宝玉听他两个人说话都有道理,”好个“道理”!不过是教给幼儿园小朋友的道理吧!蠢才们果然厉害,竟然借宝玉之口在大夸自己说得有“道理”!(XX注:果然不但弱智而且无耻(外人注:最主要是对红楼梦如此肢解,对八十回后如此千刀万剐,实在难以饶恕)) ““只是心上不知道怎么着才好,只得说道:“我却明白,但只是心里闹得慌。””宝玉此话象不象个吸毒成瘾的人? ““宝钗也不理他,暗叫袭人快把定心丸给他吃了,慢慢的开导他。”好嘛!象不象开导严重精神病患者?宝玉在八十回后终于沦落到如此地步,真是拜蠢才们所赐, ““袭人便欲告诉探春,说临行不必来辞。”想得够细!但袭人有此权力吗? ““宝钗道:“这怕什么?等消停几日,他心里明白了,还要叫他们多说句话儿呢。”赫赫,宝钗果然又被如此“赞美”,简直对宝玉有“生杀大权”啊, ““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象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谏,”这里的“假惺惺”是指谁?蠢才们借宝钗之口无疑在指向林黛玉,宝钗前八十回曾对林黛玉“警示”过看那些“歪书”的坏处,显然,蠢才们对黛玉的恨之入骨证据确凿!同时也说明,黛玉是完全不符合当时封建伪道士们的标准甚至完全是异类甚至是异种的! ““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宝玉简直就象宝钗养的一个宠物, ““正说着,贾母那边打发过鸳鸯来说:“知道宝玉旧病又发,叫袭人劝说安慰,叫他不用胡思乱想。””哎!贾母如何知道的?还“正说着”的时候,莫非当时在宝玉房间里就装有监控探头?蠢才们啊蠢才们啊,为什么只要不是曹雪芹的原文,你们自己加上的就会蠢成这样呢?你们简直就是“神”出“鬼”没啊!(XX注: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啊(外人注:神经的神,恶鬼的鬼)) ““袭人等应了。鸳鸯坐了一会子去了。”坐了一会子去了,好个串门儿! ““那贾母又想起探春远行,虽不全备妆奁,其一应动用之物俱该预备,便把凤姐叫来,将老爷的主意告诉了一遍,叫他料理去。”看起来好象是“突然想起”探春此事,而且又是贾母一手“cao办”,王夫人前面莫名其妙讲了这么多,这里却突然蒸发了, ““凤姐答应。不知怎么办理,下回分解。”不知怎么办理?这有什么知道的?好个“倒胃口”的“吊胃口”! “对!”小戒道,“如此对红楼梦八十回后千刀万剐,真该对他们千刀万剐!” “呵呵,放轻松。”小猴笑道。 “我却沉重得起不来。”老沙叹道。 “阿弥陀佛!”小唐长叹一声,念道,“天妒英才也好,曹施主当时不能为权贵及皇权容也好,且轻松前行吧!” 小戒呆了半晌,然后不由由衷赞道:“小唐说得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