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三百七十八章 红楼一百二 缓缓拉开 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 红楼一百二 缓缓拉开 二 (第2/2页)

,法师朱笔书符收起,令人带回在本观塔下镇住,一面撤坛谢将。贾赦恭敬叩谢了法师。”这个也写得甚是热闹,文字也是有相当力道,

    ““贾蓉等小弟兄背地都笑个不住,”哈哈,如何?贾蓉这样的鬼精灵如何会相信这个?!贾蓉唯一相信的恐怕就只有自己,

    ““说:“这样的大排场,我打量拿着妖怪,给我们瞧瞧到底是些什么东西,那里知道是这样搜罗。究竟妖怪拿去了没有?””这话已经非常明显,贾蓉不但不相信什么鬼神,而且对鬼神很是不“不敬”(XX注:贾蓉为什么不相信鬼神?(外人注:贾蓉做了这么坏事,不但哪有什么鬼神来拿他,而且他最后仍然继续坏下去,可见他本性如此,卖巧姐的帮凶非他莫属!)),

    ““贾珍听见,骂道:“糊涂东西!妖怪原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如今多少神将在这里,还敢现形吗?无非把这妖气收了,便不作祟,就是法力了。””几乎很明显,贾珍这里也“装模作样”在“教训”贾蓉,即怕贾蓉如此调笑会冲撞了贾赦,但从这话中,也可看出贾珍是不信这个的,因为说的这“理”明显是在为贾赦等进行“辩护”,贾珍如此会“做人”的人,自然要教训教训贾蓉这帮不懂礼貌的,另外也可参见贾珍前八十回与家人夜晚聚会时不信有鬼神出现的情节,

    ““众人将信将疑,且等不见响动再说。”如何,贾珍的话别说说服自己,连众人都“将信将疑”,可见贾珍在唬人,

    ““那些下人只知妖怪被擒,疑心去了,便不大惊小怪,往后果然没人提起了。”这里道是“只知妖怪被擒,疑心去了”,可见只是寻求一心理安慰而已,

    ““贾珍等病愈复原,都道法师神力。”贾蓉如此“笑个不住”,贾珍如此有有力“教训”,却象个生病的样子吗?如果道是尤氏等病愈复原,恐怕还有这么回事,蠢才们“让”这么多人“生病”,恐怕只是为了加大“迷信”的力量,而曹雪芹的本意其实是反对迷信的,那些鬼魂、幻境只不过是为红楼梦立意方便而设的,

    ““独有一个小厮笑说道:“头里那些响动,我也不知道。就是跟着大老爷进园这一日,明明是个大公野鸡飞过去了。拴儿吓离了眼,说的活象,我们都替他圆了个谎,大老爷就认真起来。倒瞧了个很热闹的坛场。””如何,这正是曹雪芹甚至是“努力”在去除迷信的意思,而贾府众人疑神疑鬼,也正是即将没落的前兆,

    ““众人虽然听见,那里肯信,究无人敢住。”这正是曹雪芹在“解释”“迷信”二字的含义,

    ““一日,贾赦无事,正想要叫几个家下人搬住园中看守,惟恐夜晚藏匿jianian人。方欲传出话去,只见贾琏进来,请了安,回说:“今日到大舅家去,听见一个荒信,说是二叔被节度使参进来,为的是失察属员,重征粮米,请旨革职的事。””如何?贾家的事来了!却以贾政拉开序幕,也正合曹雪芹之意,即从“小”的入手,即厉害的还在后面哩!

    ““贾赦听了,吃惊道:“只怕是谣言罢?前儿你二叔带书子来说,探春于某日到了任所,择了某日吉时,送了你妹子到了海疆,路上风恬浪静,合家不必挂念。还说节度认亲,倒设席贺喜。那里有做了亲戚倒提参起来的?且不必言语,快到吏部打听明白,就来回我。””这些废话却不是贾赦会说出的,尤其是后面那些“风恬浪静,合家不必挂念”,贾赦何时说话这么风雅了?

    ““贾琏即刻出去,不到半日回来,便说:“才到吏部打听,果然二叔被参。题本上去,亏得皇上的恩典,没有交部,便下旨意,说是:‘失察属员,重征粮米,苛虐百姓,本应革职,姑念初膺外任,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着降三级,加恩仍以工部员外上行走,并令即日回京。’这信是准的。正在吏部说话的时候,来了一个江西引见的知县,说起我们二叔是很感激的。但说是个好上司,只是用人不当,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已经把好名声都弄坏了。节度大人早已知道,也说我们二叔是个好人。不知怎么样,这回又参了。想是忒闹得不好,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这些话也很实在,贾政虽然性格有些迂腐,但绝不象会做贪官的样子,而且这里将之前贾政在江西时李十儿做的那些事的结果,借贾琏之口做了一个几乎完整的了解和了结,完全前后呼应,这种“了结”对于蠢才们来说是难以办到的,但对于曹雪芹来说这样的非红楼梦核心情节写到最后却是可以随手道来的,

    ““贾赦未听说完,便叫贾琏:“先去告诉你婶子知道,且不必告诉老太太就是了。””这才是贾赦说的话,多余的话他是不会说的,而且告诉王夫人不告诉贾母也是非常扼要的话,

    ““贾琏去回王夫人。未知有何话说,下回分解。”这下回分解也恰到好处,随着凤姐儿的大幕完全拉开,这里贾政的“小幕”也紧跟着拉开,而且很显然,这已经拉开了贾府衰败甚至灭亡的一角了!”

    “果然缓!”小戒叹道,“缓得察觉不到!”

    “这就是老曹。”小猴嘿嘿笑道。

    “曹施主,用完美二字形容恐怕才恰如其分。”老沙道。

    “唯一的完美,”小唐道,“这才不糟塌‘完美’这个词。”

    小戒看着小唐,心道:“小唐越来越象个诗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