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三章 红楼一百零五 一叶障目 三 (第1/2页)
““众人回禀:“贾政等在下房看守着,里面已抄的乱腾腾了。””“乱腾腾”便足以说明西平王的话不但老赵,甚至那些家人番役都没去听, ““北静王便吩咐司员:“快将贾政带来问话。””听得贾政也在被“看守”,自然要来“解救”, ““众人领命,带了上来。贾政跪下,不免含泪乞恩。”贾政虽然经常或者说大量“假正经”,但人却真的是“老实”,特别是在那个时代,那更是“老实”到了极点,当然,贾政如果还有一个“特点”的话,那便是“无能”,假正经加无能,就算再老实,也会在很多时候不但害已而且害人而且甚至害到整个大环境的,这一点造成的结果几乎与不老实甚至jianian滑的人一样,(XX注:那要怎样?不假正经、有才能而且老实?(外人注:能做到这样当然最好,但是千万不要把老实直接等价于“听话”了,否则,恐怕很难做到不假正经和有才能)) ““北静王便起身拉着,说:“政老放心。””一句“政老”,不但说明贾政的非jianian猾的为人还是得到如北静王等的肯定,而且也充分说明贾家实在是处于北静王和贾妃的同一个政治集团的,虽然贾家由于本身的地位的原因在这个集团内没有起什么作用,而北静王等既然保不了有劣迹的贾赦和劣迹更甚的贾珍,但贾政还是可以保的,虽然有外放当差时的“把柄”,但那个是可以查清估计也有人愿意为贾政作证以还他“清白”的, ““便将旨意说了。”这“旨意”二字也几乎暗含曹雪芹对“圣旨”的黑色幽默,不过是“说一说”而已,还什么旨意什么圣旨, ““贾政感激涕零,望北又谢了恩,仍上来听候。”这里也饱含曹雪芹的黑色幽默,贾政感激涕零,却仍不知是北静王保的他,而皇上对于他的死活是丝毫也不关心不在乎的,只要想想之前皇帝是怎样对贾政冷讥热讽的,便知贾政在皇上眼里连一坨眼屎都不如!(外人注:哈哈,绝妙比喻) ““王爷道:“政老,方才老赵在这里的时候,番役呈禀有禁用之物并重利欠票,我们也难掩过。这禁用之物,原备办贵妃用的,我们声明也无碍。”这里一看便知是曹雪芹的手笔,即禁用之物北静王当然知道是“备办贵妃用的”,但重点是这“重利欠票”!这正是这次查抄的暗含的红楼梦后期的重点之一!目的就是要引出凤姐来,因为这事是凤姐儿一手cao纵的,而凤姐儿要在贾府被“打倒”甚至“彻底打倒”,除了这件事外,再没有其他事能有如此“威力”! ““独是借券,想个什么法儿才好。”这个“想个什么法儿才好”正是说明这事连北静王都帮了不忙!贾府更是没人能帮凤姐儿的忙了!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凤姐儿正是因为此事让贾府“不得不”对凤姐儿进行“丢卒保帅”,即彻底地割裂凤姐儿与贾府的联系,这样,对上面“交待”全是凤姐儿做的“好事”,贾府其余人都不知晓(外人注:这当然也是事实),而凤姐儿已经因此被贾府赶出贾家,这样才好“交待”,上面才好顺水推舟地“原谅”,否则,连北静王都帮不了的事,贾府如果能留得凤姐儿还能自保,就再也说不通了!而这个结局也恰好与凤姐儿之前表现出的自己“已不久”的“预兆”完全吻合!而更有趣或更深入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与凤姐相关的所有人的态度和心理活动会是一个非常丰富和非常精彩以及非常深入的展现!几乎可以完全或说进一步揭开众人心里的更深层“内幕”!尤其是平时与凤姐儿是“同一阵线”甚至应该可以说“同一条船”上的如王夫人、薛姨妈、甚至宝钗儿等人的态度和心理,还有就是最能体现出凤姐儿悲剧的贾母的最终对凤姐儿应该是“被逐出贾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将是非常精彩和深入的,也是凤姐儿悲剧的最终完全的诠释! ““如今政老且带司员实在将赦老家产呈出,也就完事,切不可再有隐匿,自干罪戾。””如何?北静王之所以能保得贾政确实也是因为贾政的外放当差的那些“把柄”是可以被众人证明非贾政之过的,而如果让老赵那样的人再找到贾府尤其是和贾政相关的把柄,象凤姐儿那些“借券”如果“被证明”是和贾政有关的话,那就算是北静王也只能是望贾兴叹了!也再次证明凤姐儿是必须要被清除出贾家的, ““贾政答应道:“犯官再不敢。但犯官祖父遗产并未分过,惟各人所住的房屋有的东西便为己有。””贾政也是非常老实,否则恐怕真会动些小心眼将原本贾赦的财产归到自己名下来,因为这本就无凭无据, ““两王便说:“这也无妨,惟将赦老那边所有的交出就是了。”又吩咐司员等依命行去,不许胡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