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红楼一百零五 特征 七 (第1/3页)
““众人俱不敢走散。”这个细节也是只有曹雪芹能“照顾”到的, ““独邢夫人回至自己那边,见门全封锁,丫头老婆也锁在几间屋里,无处可走,便放声大哭起来。”这里所谓“顺便”写邢夫人之“悲”,邢夫人之悲其实最简单,邢夫人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愚”,用两个字的话就是“愚钝”, “”只得往凤姐那边去,”这里也是阐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即贾赦家既然被抄,那邢夫人住哪呢?抄家的人可不会来关心的,而邢夫人又不能或说“不好意思”往王夫人或贾母处去,所以这里道“只得往凤姐那边去”,因为凤姐儿是她的“正宗”的儿媳妇,而想想邢夫人之前对凤姐儿的心怀不满甚至有时是极度不满,甚至有时视凤姐儿为敌人,恐怕此时邢夫人更能体会到之前自己是多么地刻薄和愚钝和****了吧!这当然也是邢夫人之悲,也是曹雪芹要写的悲剧或说只是“小悲剧”之一,当然,对于邢夫人本身来说,自然是“大悲剧”,曹雪芹也并没有要小看邢夫人的“悲剧”之悲的意思,但客观事实是,邢夫人的此时的“悲剧”恐怕更多的是让人提不起太多“兴致”来, ““见二门傍边也上了封条,惟有屋门开着,里头呜咽不绝。”这个“呜咽不绝”也是一个“新词”,再次说明曹雪芹对文字的考究,同时也从另一面证明这样考究的文字几乎只有曹雪芹能写出, ““邢夫人进去,见凤姐面如纸灰,合眼躺着,平儿在旁暗哭。”凤姐儿自从前面被吓“死”后就一直没有缓过气来,而“暗哭”这个词仍然是曹雪芹文字的上述风格, ““邢夫人打谅凤姐死了,又哭起来。”头脑简单的人大概就是这样,而且这哭恐怕也不是为凤姐儿死了伤心,恐怕是凤姐儿死了邢夫人更无处安身了,(XX注:为什么这么说?小心邢夫人告大白纸诽谤哦(外人注:如果贾府没有被抄家的时候,你想想那时凤姐儿死了,邢夫人会真正伤心吗?)) ““平儿迎上来说:“太太先别哭。奶奶才抬回来,象是死了的。”平儿当然也知道邢夫人到这来的目的,所以道“先别哭”,几乎已经是不耐烦的样子, ““歇息了一会子,苏过来,哭了几声,这会子略安了安神儿。”顺便当然也是告诉众看官凤姐儿没死, ““太太也请定定神儿罢。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了?””这两句话一句比一句更含深意,第一句是说凤姐儿刚“安了安神儿”,你就在这哭,连我平儿都只是“暗哭”,你这样莫非又要让凤姐儿早点死不成?而第二句深意更甚,“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便是非常极其“委婉”地告诉邢夫人,凤姐儿这里她待不了,一个是凤姐儿这已经人财两空,二个是平儿连服侍凤姐儿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有精力来服侍邢夫人,更何况邢夫人是个好服侍的吗?恐怕多待几天,真会“旧疾”发作,活活气死垂死的凤姐儿不可!所以道“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了?”,意思这时就比较明显了,即你去贾母处去安身吧, ““邢夫人也不答言,仍走到贾母那边。”这里的“不答言”,便是邢夫人完全听懂了平儿话里的意思和语气,为什么这话她就能听得懂呢?还要“归功”于俏平儿之智商,俏平儿当然知道邢夫人来的目的,所以就直接针对其目的而说这番话,邢夫人当然一听就懂,而象这种极具心理层次的对话,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千分之千地肯定只能是来自曹雪芹之笔!(XX注:怎么极具心理层次?我也觉得很平常的对话啊(外人注:看不懂的自然看不懂,自然以为猪啊狗啊都可以写得出的!(XX注:…我不过是模拟某些人的心思,不必骂我猪啊狗啊的(外人注:哈哈,那只好委屈你一下了)))) ““见眼前俱是贾政的人,自己夫子被拘,”除了正常的对比反应外,也说明一点,即邢夫人与贾政的人的关系肯定是不太好的,此时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这也是典型的邢夫人式的悲剧, ““媳妇病危,女儿受苦,现在身无所归,那里止得住悲痛。”这里的“媳妇病危、女儿受苦”而“悲痛”,一眼看去似乎邢夫人很关心甚至很“爱”她媳妇凤姐儿她女儿迎春啊,但请注意中间那句话:“现在身无所归”!即凤姐儿病危、迎春儿受苦,她是根本不能去这两家住的,所以这“悲痛”完全是因为“身无所归”的几乎完全是对自己的悲痛,而凤姐儿和迎春儿本身的死活她自然是几乎可以说根本不放在心上的, ““众人劝慰,”这里的“众人”自然是象平儿那样知道邢夫人的为人以及此来的目的以及“悲痛”为何,所以这“劝慰”也不过“例行公事”罢了,(XX注:感觉红楼梦里的人物一个个都是心里非常明白的人(外人注:你说呢?当然是这样!而且这明白大部分都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明白,因为你能说邢夫人不明白吗?她从自己狭隘的那一点点利益出发,很多事她“明白”得很哩!)) ““李纨等令人收拾房屋请邢夫人暂住,王夫人拨人服侍。”如何,甚至不用说都明白,李纨便知邢夫人此来的目的,当然,李纨此举也是当然“应当”的,但这个“暂住”二字却也是曹雪芹用词用字之精确的体现,即邢夫人不归贾母也不归王夫人,最终还是要归凤姐儿那一拨的,所以只能是暂住,而“王夫人拨人服侍”也是间接在说凤姐儿处已经没人能服侍邢夫人,所以前面才说一旦贾政也被拘,贾府众女眷便彻底垮掉了!这也是必须要留得贾政在的主观原因之一,客观原因当然是前面说过的贾政无贾珍贾赦那般的劣迹,以及作为同一政治集团的二王力保的结果, ““贾政在外,心惊rou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正是,就算二王力保,还得皇上最后决断,这也是非常真实的,即千万不能认为是曹雪芹“想”让贾政留下,曹雪芹就算“不想”让贾政留下,贾政在红楼梦里也是要留下的(外人注:呵呵,很好的逻辑(XX暗注:又绕口令)) ““听见外面看守军人乱嚷道:“你到底是那一边的?既碰在我们这里,就记在这里册上,拴着他交给里头锦衣府的爷们。””曹雪芹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