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三百九十九章 红楼一百零六 乱源 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九章 红楼一百零六 乱源 二 (第1/2页)

    ““贾琏始则惧罪,后蒙释放,已是大幸,”这也是贾琏的很写实的心理,正是如此,才有“大幸”的感觉,(XX注:什么意思?外人注:给你一个馒头不算恩情,但如果你快饿死了,这时给你半个馒头,都是救命之恩了(XX注:那难道你准备饿死我再给我半个馒头?(外人注:难道,你准备让我饿死?(XX注:…))))

    ““及想起历年积聚的东西并凤姐的体己,不下五七万金,一朝而尽,怎得不疼。”这里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凤姐儿果然厉害,因为贾琏基本只会花,所以主要靠凤姐儿积聚,这五七万金,可是一个大数目,应该说这个钱是不会用到贾府身上的,是完全属于贾琏和凤姐的,所以节省一点用,也足够她和贾琏下半辈子用了,二个是这些真的是已经全没了,除了说明衙役们人过毛尽“干脆利落”外,再次重申凤姐儿现在几乎是一无所有,这是要强的凤姐儿现在要面临的第一个现实的悲剧,

    ““且他父亲现禁在锦衣府,凤姐病在垂危,一时悲痛。”这里又借贾琏道明两件事,贾赦进牢,凤姐儿实在是病得不轻,再加上几乎没有能让凤姐儿好转的精神以及物质条件,凤姐儿的生命自然是已经凶多吉少,这大概是第二个凤姐儿之前就已经预兆的悲剧,

    ““又见贾政含泪叫他,问道:“我因官事在身,不大理家,故叫你们夫妇总理家事。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如何,紧接着,凤姐儿的第三个悲剧就要马不停蹄地出来!虽然两王接管“重利盘剥”的事,让贾琏背了此罪又从轻甚至几乎是免于处理,因为贾琏属于贾赦一脉,就算没有这高利贷之事,恐怕也是要被革去职衔的,眼看凤姐儿似乎从此可从此事中脱身,但正应了前面所说,如果被官府将凤姐儿治死,仍然显不出凤姐儿真正的悲剧,正是要从贾府内部来处置,而正是贾政却是如何能容得了此事的,“含泪”两字便足以证明贾政对这事的不能容忍,也足见曹雪芹用笔之神!而贾琏如果得知内情,恐怕旧仇新恨一起爆发,更不能容得了凤姐,而如果有贾政作贾琏的后盾,象休凤姐儿这样的事恐怕到后面也会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了!

    ““况且非咱们这样人家所为。”这句话的极深层“潜台词”几乎是在说“凤姐儿不算是他们这样人家的人”,

    ““如今入了官,在银钱呢是不打紧的,这声名出去还了得吗!””这也是贾政假正经的一面,而恐怕正是贾政这假正经,最后催化和促成了凤姐儿的悲剧发生,

    ““贾琏跪下说道:“侄儿办家事,并不敢存一点私心,”这话却是“真实”的,但更真实的另一面是:贾琏何曾办理过什么家事,所以这话实在说得乖巧,也正好之后可以把所有罪过都推给凤姐儿一人,

    ““所有出入的帐目,自有赖大、吴新登、戴良等登记,老爷只管叫他们来查问。”这一查问,唯一可以“揪出”的人自然就是凤姐儿了!

    ““现在这几年,库内的银子出多入少,虽没贴补在内,已在各处做了好些空头,”这却完全怪不得凤姐儿,几乎全是整个贾府都没有意识到或“装作”没有意识到,只知道“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去“花”,凤姐儿只能刹住“不该花”中的相当一部分,但凤姐儿没有探春暂时当家时的那样处处皆恨不得生出“商”机的意识,而且那些说实话也有些来不及,所以凤姐儿也只能用最快而且当时获利最多的方法,那就是象泼皮倪二一样地去放高利贷了!所以,贾府的亏空几乎是必然的事!只是早发现晚发现、早爆发晚爆发的差别,

    ““求老爷问太太就知道了。”这句“不经意”的话却极其地点睛!王夫人难道对这些事一点都不知道吗?以王夫人的缜密,恐怕她知道的远比众人想象得要多得多!王夫人的“远见”恐怕也出乎一般人的意料,如果挖得有些“过深”地挖一挖的话,恐怕凤姐儿当家之前王夫人就已经意识和预料到这些可能的后果了,所以王夫人才把这家“送”给凤姐儿去当,一个是凤姐儿确实有能力,二个恐怕正好为王夫人将来担下所有的“罪过”,三个凤姐儿虽是王夫人侄女,但并非王夫人的真正媳妇,做一个牺牲品的代价也不算太高,而王夫人有了薛宝钗之后,恐怕王夫人更“舍得”放弃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