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十四章 红楼一百零七 呜呼哀哉 七 (第2/2页)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他内心真正到底想的是些什么!当然绝非是要在心中“赞叹”这些子孙们终于“认识到错误”而准备“痛改前非”!当然也可见曹雪芹写下这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当然也更可见曹雪芹的伟大到底伟大在何处! ““贾母道:“但愿这样才好,我死了也好见祖宗。”正是!曹雪芹通晓各人包括贾母内心最深处的心思这里便再次完全证明!贾府垮塌,贾母内心最深的打击之一便是不好或说如何去见列祖列宗?!即贾母会有一个心思:贾府虽然不是败在她手上,但是是败在她在时,在她的头脑中,会有几乎等同于败在她手上的感觉甚至想法, ““你们别打量我是享得富贵受不得贫穷的人哪!”贾母经历当时兵荒马乱提心吊胆之时,更别说贫穷了,这话也是很实在的, ““不过这几年看着你们轰轰烈烈,”曹雪芹用词匪夷所思,“轰轰烈烈”二字此时是褒义词或说中性词贬用,因为贾母当然知道此时用贬义的词来说这几年,几乎是又将在场所有人骂了一通,所以用了“轰轰烈烈”四个字,以“照顾照顾”众人的面子,曹雪芹连这个都能考虑到,其细腻程度无人出其右, ““我乐得都不管,说说笑笑,养身子罢了。”这也是贾母当时最真实的心思,因为见所有事都办得似乎“漂漂亮亮”啊,说说笑笑多快乐啊,“何乐而不养呢”,但其实哪知底下不知埋下多少隐患!只等待爆发的那一天罢了! ““那知道家运一败,直到这样!”这里强调的“直到这样”说明主要是速度和程度让贾母难以承受, ““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如何?作为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大的趋势贾母是能看出来的,更何况贾母这些年经历和眼见多少类似的事件,所以这“早知道”也说明贾母甚至是“能理解”贾府最终会“败”的,这里如果再延伸一下的话,几乎隐含着封建的任何一个朝代最终都是要灭亡甚至改朝换代的,甚至,是曹雪芹从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封建王朝必败的死xue!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而且时间也不长,在当时没有什么厉害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也不过一二百年三四百年而已,这其中恐怕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苟延残喘,而一旦遇到厉害的外敌入侵,如清末,实际上三五十年便从外到内垮个稀里哗啦,彻底废墟而已了! ““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时下不了台就是了。”这里隐隐透露的另一个词就是“改革”,当时别说改革,光硬撑着门面或说死撑着面子,都能让人直到几乎要死的情况都“下不了台”,仔细想一下甚至仅从逻辑上便知是何等荒谬和迂腐,但当时的“面子”或说“保面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足见封建社会的不可救药,于是乎,****的威风甚至在清末临死时还能还要发一下“威”,这“下不了台”真是死到临头都是“下不了台”啊!(外人注:极其感慨!“下不了台”这四个字几乎概括整个封建社会或说整个封建社会的虚伪!) ““如今借此正好收敛,守住这个门头儿,不然,叫人笑话。”哈哈,贾母刚说完下不了台,这里就仍然要“守”住这个“台”!而原因仍然是“面子”,仍然是“叫人笑话”,曹雪芹之深刻之伟大就在于这些地方!象这里,明明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了,甚至是看到根本性的问题所在了,还依然要一意孤行,直到临死,这恐怕就是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最大“精髓”所在吧!(外人注:果然,几乎说到封建社会的死xue!) ““你还不知,只打量我知道穷了,就着急的要死。我心里是想着祖宗莫大的功勋,无一日不指望你们比祖宗还强,能够守住也罢了。谁知他们爷儿两个做些什么勾当!”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里虽然再次痛斥贾赦贾珍等的妄为,但就算贾母这样一个明事理识大体的人,这番话却让人看出贾母仍然有“马后炮”之嫌!即说着说着就有“自夸”甚至自我炫耀的嫌疑了, ““贾母正自长篇大论的说,”因此,这里接的是“长篇大论”四个字!但也请千万注意,如果把贾母说的全部归为“长篇大论”那就谬也了!曹雪芹厉害或说“狡猾”或者说“不得已”的地方就在这!即说出当时的病根甚至死xue后,立即就要用其他的话岔开,甚至还要在后面小小地“自我否定”一番,即“长篇大论”当然是指贾母后面的“你还不知…”这个确实有“大论”之言,但前面说的话却绝非“长篇大论”,如果让曹雪芹写更多,他也肯定是能写出来,而且对当时对后代都肯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但曹雪芹没忘记这是一部小说,不但要深刻,而且要真实!因此这里首先要绝对是贾母能说出来的话,但其中之深刻又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谁知他们爷儿两个做些什么勾当”如果想引申一下是否影射当时某些人也并非不可,虽然这种所谓“影射”并非曹雪芹要表达的本质,因为捕风捉影不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 “嗯,这一章讲的所有东西都几乎会导致一个呜呼哀哉的后果!”小戒点头道。 “事实证明,清朝之末也确实呜呼哀哉了!而且呜呼哀哉得非常彻底!”小猴道。 “下不了台,面子第一,虚远大于实,当然就呜呼哀哉了。”老沙道。 “善哉善哉,”小唐道,“我佛道:空中楼阁,大概如此了。” “小唐妙啊!”小戒暗叫,“空中楼阁,在上面岂不就是下不了台,而且为了让众人看见,当然面子第一了,而空中的楼阁,自然几乎是全虚无实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