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418章 红楼107 神经病与实录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8章 红楼107 神经病与实录十一 (第2/2页)

样的实际情况也包含在内,再次可以小小地见证红楼梦的严谨性,

    ““那包勇正在酒后胡思乱想,”这里的实录更实!即前面那番话如果就当真是包勇完全凭侠义说出来的就假了!就完全成了“侠义小说”了,所以这里又加上“酒后胡思乱想”,即包勇虽有侠义之心,但如果没喝酒,哪里会想出如此“打死偿命”的“狠话”来!就算喝了酒,也只敢心里想想,嘴里嚷嚷,哪里敢真去做!

    ““忽听那边喝道而来。包勇远远站着,只见那两人轻轻的说道:“这来的就是那个贾大人了。””虽说无巧不成书,但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巧”或者说人为的巧仍是很少的,这里算是一个,即虽然人为的巧不能滥,但一点“巧”也没有甚至更假,看官们不如想想自己生活中是不是有些“巧”甚至是不可解释的,(XX注:缘份呗!(外人注:是巧的一种))

    ““包勇听了,心里怀恨,趁着酒兴,便大声说道:“没良心的男女!怎么忘了我们贾家的恩了?””如何?包勇借酒心里想的是“打死偿命”,嚷出来就只是“没良心的男女”,要做出来便就是“不可能”三个字了,(外人注:正是实录!)

    ““雨村在轿内听得一个“贾”字,便留神观看,见是一个醉汉,也不理会,过去了。”这一句尤其写得妙!首先是“轻描淡写”出来“雨村”两个字,却实际上是给贾雨村定了前面的“案”!而听到一个“贾”字,便所谓“留神观看”,正是说明贾雨村心中有鬼!而见说这个话的人自己不认识,恐怕心中松了一口气,所谓“也不理会,过去了”,即贾雨村虽然心中有鬼,但恐怕他心中是没有多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内疚欠疚之情的!贾雨村在红楼梦虽然着墨不多而且似乎不深,但这些“着墨”却相当深刻地将贾雨村的内心给“刻”了出来!

    ““那包勇醉着,不知好歹,便得意洋洋回到府中,问起同伴,知是方才见的那位大人是这府里提拔起来的,”“得意洋洋”,包勇所谓说出来心中痛快,而“不知好歹”,却是正话反说,因为恐怕曹雪芹内心也在为包勇叫好!

    ““他不念旧恩,反来踢弄咱们家里,见了他骂他几句,他竟不敢答言。””包勇回来说这话曹雪芹正是想让贾政知道,但包勇说的这话中的“他竟不敢答言”却让人忍俊不禁!所以曹雪芹给他取了一个“勇”字,因为显然他是无“谋”的,即“包”字代表包勇的“正义感”,“勇”字代表包勇的“勇气”,缺的自然是谋,

    ““那荣府的人本嫌包勇,只是主人不计较他,如今他又在外头惹祸,正好趁着贾政无事,便将包勇喝酒闹事的话回了贾政。”哈哈,好嘛,这“众人”是“盯”上包勇了!一个机会也不能错过哦!(XX注:咬住包勇不放了!)

    ““贾政此时正怕风波,”“正怕风波”形容得也极其恰当!现在的贾府还经得起再“摧”吗?贾政可谓时刻都在提心吊胆!而且单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贾政那个什么袭得“荣国公”的子虚乌有,

    ““听见家人回禀,便一时生气,叫进包勇来数骂了几句,也不好深沉责罚他,”这里的“一时生气”、“数骂几句”、“不好深沉责罚”都是极到位的描述,就象在画贾政,不但画人画面,还要画心画行,而曹雪芹画得真是惊人的一毫不差!这也是蠢才们绝对难以做到的!

    ““便派去看园,不许他在外行走。”这里又暗埋下伏笔,即包勇这个人物出来,要“引”出的事不能只是“听”路人说出贾雨村忘恩负义,那太“浪费”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这样“听听”,既然这里设定包勇是“有正义感的勇人”,于是,接下来肯定还有另外的“大事”由他“触发”!而这里“派去看园”就是实施!但包勇并非红楼梦的重要人物,所以这种伏笔相对于红楼梦其他重要人物的伏笔的份量和逻辑强度显然就轻不少,因为只要回忆一下,便知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伏笔几乎都是看不出来或者是非常理所当然的,

    ““那包勇本是个直爽的脾气,投了主子,他便赤心护主,”映证“包”字,即“忠于包(拯)”,

    ““那知贾政反倒听了别人的话骂他。”这也是当时“正义感的勇人”的多数的“下场”,甚至在之后还愈演愈烈,于是乎在清末的投降也好、望风而逃也好、这个“jianian”那个“jianian”也好,所谓层出不穷!从红楼梦便可看出,包勇可只有一个!按照这个比率的话,当时及以后全部的“包勇”有多少也大概可以有一个预计数了!

    ““他也不敢再辩,只得收拾行李往园中看守浇灌去了。”包勇虽然是“正义感的勇人”,但他也“深深”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奴仆”,这样的话,所有的“包勇”还要打上这样的一个“奴仆”的折扣,其力量也会再次经过这个“折扣”而锐减,于是,清末的“勇人”在这个“折扣”下便只会去“勇死”杀敌,而不会去“智活”加“勇死”杀敌了!其结局还会是一个“败”字!只不过由“溃败”变成了“惨败”而已,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里重点提出“未知后事如何”,可见这一回特别是包勇的的伏笔埋的后事在曹雪芹心中是蛮大的。”

    “神经病怎么和实录摆在一起了?”小戒笑道。

    “神经病看不懂实录啊。”小猴哈哈道。

    “看不懂实录倒还是次之,因此犯神经病可不好。”老沙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我佛慈悲,慈悲为怀。”

    “是啊,是要慈悲为怀啊,”小戒暗道,“毕竟是病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