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0章 红楼109 敏 八 (第2/2页)
看看前八十回,探春代管荣府时,她说了多少相对于当时僵化的经济更“激进”的“话”,便知在八十回后她绝不会比这些话少说,说的也肯定更深刻! 王夫人对探春所谓比较好甚至“很好”究其根本只是因为她是贾政的女儿,而且探春确实聪明也确实对王夫人不但尊敬而且很愿意“帮”王夫人,但探春绝不是王氏集团的一员,也不可能成为王氏集团的一员,而探春代管荣府时更让王夫人出了一头冷汗,心想幸亏及早“发现”了探春原来是“这样的人”!于是,探春远嫁便埋下了几乎是必然的伏笔了! 而探春在得知自己远嫁的消息后,以探春的“敏”应该知道这是自己触及到了王氏集团的利益而才有此结果,因此,探春的远嫁的“悲”是出自这个原因的,(XX注:探春也是因为“哪壶不开提哪壶”?(外人注:别误解我这句话的意思,“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的意思是指什么弱智便提什么!(XX注: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不让人说话了呢(外人汗注:哪里!正好和我说的意思相反了!))))即,探春远嫁似乎看起来不怎么悲啊,还嫁了一个王,成了王妃,不是还正好合乎探春的“意愿”吗?但探春在八十回后,一个是被自己“尊敬”的王夫人所暗算,二个是和王氏集团肯定发生了虽然表面不太大,但内心会越来越激烈的矛盾和冲突,然后“好”的“王”哪里轮得上探春来嫁,从封建制度来看,探春不过是庶出,所以想一想便知道!于是,探春当然之后知道了自己远嫁的真正原因和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会是怎样,当然,那时,她心里恐怕也认清了更多,但以她的能力和地位,她是无法改变这种结局的,更不用说能和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进行对抗!这便是探春的悲剧,几乎是将有真正男儿般高远志向、有真正之治理才能的探春之后的前景活活闷杀! 因此,不妨做一个小小的“想象”,即王夫人王氏集团如果“表示”是当时顽固僵化甚至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那黛玉宝玉便“表示”了当时人的特别是男女的真情实感被这种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无情扼杀,那探春便“表示”了当时萌芽的新的“经济思想和制度”被这种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铁腕放逐,而贾母呢,可能“表示”了对当时的政治改革甚至只是一种“轻微示范”,但也被绝对忠实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王氏集团予以封杀,因为,贾母作为几乎是贾府的“女皇”,却“放权”给下面的人去改革和发展,真是很象与曹雪芹同时代建立起来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而这里贾母也已经是在施行了,只不过贾母采取的是无为的施行方法,而且放权给王氏集团,虽然王熙凤有一定能力,但也是属于“个人行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说叫作“轻微示范”,但是这种思想如果在八十回后比较深刻甚至比较大量的“表述”,那不篡改你篡改谁呢?而如果天方夜谭一下,清朝如果在和英国同时代的时候完成了君主立宪制,那还不晚,清朝也绝不至于在不到百年后弱成几亿人千万平方公里被两三万所谓“联军”就横扫的地步!中华民族如此庞大和伟大的民族,也不至于之后竟然有被几万人就灭族的危险! 因此,曹雪芹的红楼梦绝对是横空出世而且必将留芳百世千世的!因为,他极深地挖掘了几乎所有各种人性,包括各种“地位”和“境界”的男女老少,他也在当时极度地展示了什么是规律性的思想和制度,僵化、腐朽、堕落和危险的制度和思想,必将要向前发展的!别的不说,仅之后不久的中国的百年战争以及一战和二战恐怕就无比强烈地证明了这一点吧!且先到这。” “这个,沉重了。”小戒道。 “坚持好的便不会太沉重。”小猴笑道。 “不过,也有人说,存在即合理?”老沙笑道。 “存在即存在,”小猴也笑道,“合理即合理,如果存在即合理,那什么是不合理的?” “阿弥陀佛,”小唐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日毁灭的。” “小唐还会外语啊?”小戒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