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449章 红楼109 抽丝剥茧 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红楼109 抽丝剥茧 十七 (第1/2页)

    ““这里贾母因疼宝玉,又想宝钗孝顺,忽然想起一件东西来。”这都是很俗套的写法,还所谓“忽然”,照这样“忽然”下去,忽然个几百回也不成问题,

    ““便叫鸳鸯开了箱子,取出祖上所遗的一个汉玉玦,虽不及宝玉他那块玉石,挂在身上却也希罕。”这里更是写了犹如没写,既然是祖上所遗,怎么就不及宝玉的玉石?宝玉的玉石可能本身价值不是很贵,但因为稀罕而且与宝玉所谓命运相连,才如此受重视,但这里恰好“反而道之”了,这汉玉玦本来价值应该在宝玉之上,但没有宝玉稀罕,但反而被写成价值不如宝玉,反而希罕了!可见恶才们见曹雪芹如此“在乎”这块宝玉,还以为这块宝玉是“和氏壁”,价值连城哩!也可见恶才们与曹雪芹的价值取向相去何止千万里!

    ““鸳鸯找出来递与贾母,便说道:“这件东西,我好象从没见的。老太太这些年还记得这样清楚,说是那一箱什么匣子里装着,我按着老太太的话一拿就拿出来了。老太太这会子叫拿出来做什么?””这些也是废话居多,

    ““贾母道:“你那里知道?这块玉还是祖爷爷给我们老太爷,老太爷疼我,临出嫁的时候叫了我去,亲手递给我的。还说:‘这玉是汉朝所佩的东西,很贵重,你拿着就象见了我的一样。’我那时还小,拿了来也不当什么便撩在箱子里。到了这里,我见咱们家的东西也多,这算得什么,从没带过,一撩便撩了六十多年。今儿见宝玉这样孝顺,他又丢了一块玉,故此想着拿出来给他,也象是祖上给我的意思。””这明显是恶才们杜撰出来的,可怜贾母“跟着”这帮恶才和蠢才说这些蠢话,但这里有一件事情却值得一说,即宝玉“丢玉”到底可能是怎么回事?

    首先,宝玉到底有没有丢过玉呢?恐怕是有的,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非常极其写实,但前八十回也有王熙凤中了马道婆和赵姨娘的“下咒”而“中邪”的“奇事”,

    因此,红楼梦是从生活中来,而且极其真实,但红楼梦是极度浓缩的,即将封建社会几千年都尽量浓缩在这红楼梦里了,

    而红楼梦同时当然也是高度艺术化的,除了这里的人物、文字等的艺术化外,象某些某个别情节也有艺术化,象上面的“中邪”,显然有迷信成分,

    因此,宝玉在八十回后丢玉便有可能成为可能了,即要为宝玉娶宝钗找一个恰当的“借口”,

    虽然已经有可能的黛玉被北静王看中的符合贾府最大利益的外部借口,但宝玉本身的借口却不太好找,因为,宝玉如果“清醒”时知道如黛玉要嫁北静王以及自己要娶宝钗的话,宝玉几乎是不能活的,可能当时就会离家出家,

    所以,宝玉丢玉便成了几乎唯一的宝玉娶宝钗以及不知黛玉死前的几乎所有事的可能有的“借口”,因为宝玉的这块玉在第一回就“表明”了其“神化”色彩,虽然这个显然并非“迷信”,而是曹雪芹如同写太虚幻境一样是用来为红楼梦本旨服务的,但显然这里可以利用这块玉来造成宝玉的“不清醒”,

    好,既然宝玉很可能在八十回后是丢了这块玉的,那么,这块玉到底是怎么丢的呢?

    有小偷?很不可能,宝玉的玉几乎是贾府第一宝贝,

    而是宝玉自己掉的?也没有任何情节任何逻辑有这个在红楼梦中存在的可能,

    那逻辑性更强,对情节真实性更好,而更符合书中人物性格的便是,宝玉身边的人将玉拿走藏了起来!

    而这个人正如众多看官能猜测到,几乎非袭人莫属!

    而袭人为什么要拿这块玉,她本人当然借她一千万个胆子她也不敢!

    于是,下面这个逻辑线索便有可能成为可能!

    即黛玉被北静王看中并上门提亲后,王氏集团的最大心病几乎要被除,那接下来就是要让宝玉娶宝钗的问题,

    本来也不必急着让宝玉娶宝钗,但黛玉如果得知要嫁北静王,肯定死都不愿,于是,王氏集团认为黛玉不嫁北静王的重大原因是宝玉,于是,依之前说过的,王氏集团甚至整个贾府都达成或不得不达成默契,即让宝玉先娶宝钗,以让黛玉死心,而让黛玉不得不嫁北静王,而这对王氏集团来说正是一石二鸟的绝大好事!但是正是由于他们的“急功近利”,才害死黛玉,几乎害残宝玉!这个前面已经有所说明,

    于是再回到怎么让宝玉娶宝钗的问题!当然只能哄宝玉,但这样的事哪里能哄得到宝玉!于是,对宝玉最为了解的人便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这个人当然是王夫人,王夫人抚养宝玉从小到大,她很可能知道一个只有极少人知道的秘密,即宝玉如果离开那块玉,便会变得痴傻,这也正符合第一回所述甚至也算是第一回就埋下的大伏笔,虽然这个大伏笔有迷信色彩,但作为为情节而服务的艺术化也不为过,因为总不能让王夫人给宝玉吃毒药先吃傻了娶了宝钗后,再吃解药,

    因此,王夫人自然要有执行人,这个人非袭人莫属!袭人接到这个“任务”时恐怕也是魂飞魄散,但当然不得不去做,

    于是,袭人便将此玉“负责”藏匿,然后谎称丢失,前八十回曾不止一次说过宝玉睡觉时,玉都是交给袭人管理的,这也许就是一个相当大的伏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