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红楼109 人算与天算 十九 (第1/2页)
““贾母道:“你太太瞧了,告诉你老子,又说疼儿子不如疼孙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话有些趣味,而且也照应到了前八十回贾母比较在意的贾赦家有无意中暗示的疼小儿子多过疼大儿子,但这里却照搬到“小儿子”贾政和孙子宝玉这,逻辑便有些混乱了,但仍然看出这个篡改者是可能细读了前八十回以及八十回后面的原文的,纵然这里应该是他的“原创”,也还有一点“模样”,(XX笑注:前面蠢才、恶才、弱才都说过了,这个人是什么“才”(外人注:不如叫原才好了,哈哈(大白纸注:还“原材料”哩!不如叫“接力者”吧,接的是篡改者们的“力”,但不能说他蠢,也不能说他恶,他虽不强,但也不至于弱到哪))) ““宝玉笑着去了。”这“宝玉笑着去了”中的“笑着去了”是有隐含之意的,虽然这隐含之意相对于曹雪芹来说仍然小儿科,即“笑着去了”表明宝玉至少听懂了贾母话中的幽默,而且宝玉没有做多余的废话似的“回应”,这表明接力者是有一定深度的,虽然这种原创相去曹雪芹八十回后的原情节和原意仍然十万八千里,但这种“原创”至少没有丑化宝玉等, ““宝钗等又说了几句话,也辞了出来。”虽然仍算是废话,但至少已经是“简洁”的废话,这是与之前蠢才恶才们甚至包括弱才们很不相同的地方, ““自此,贾母两日不进饮食,胸口仍是膨闷,觉得头晕目眩,咳嗽。”果然相当于前面说的类似要是“撑死的”了! 而这里既然说到贾母之逝,那贾母到底是怎样逝的呢,这逝的过程中是不是要和一些事甚至一些重要甚至是一些极重要的事进行关联甚至是“密切关联”呢? 答案显然是“是的”! 贾母如果不是因为贾府日渐只出不进还奢侈浪费而亏空,以及贾珍贾赦等乱来,成为被抄的重要原因之一,恐怕不会逝得这样早, 但日渐亏空是贾母可能早料到的,之前就有贾母提过甄家以及类似的所谓贵族,有许多都是几年就经济上垮掉了,说明贾母对贾府经济日衰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原来以为还能支撑门面支撑个四、五年甚至六、七年,然后就算没有之前那些家人丫环众多,大吃大喝的“风光”,但靠自己或众人的积蓄,至少衣食无忧再过个几十年也没问题,但没想到一两年的光景就支撑不住以至几乎完全崩塌! 而被抄是对贾母身体的一个猛烈一击,但贾母有甄家被抄在前,就算贾家被抄太过迅猛,经过阵痛后,贾母是仍然能挺过来的, 因此,恐怕有一件事是贾母日渐更为忧郁,而最终导致而逝的原因! 这个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黛玉之死! 黛玉来到贾府,贾母作为最疼女儿贾敏,当然更疼唯一的外孙女林黛玉,而且黛玉又是父母双亡,因此,有几十年人生阅历的贾母几乎应该是早早就将黛玉之后的几乎“所有事”都在心中“一次又一次”安排好了的! 而且事情也完全朝着贾母“设想”的方向在前进! 即贾母是肯定想着要将黛玉许与宝玉,因此才让黛玉和宝玉从小儿在一起,而非常“恰巧”的是,宝玉和黛玉确实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立即就真正地“青梅竹马”了! 贾母恐怕心中别提有多顺畅了,唯一有些上火的就是这两个小冤家的“闹别扭”, 闹小别扭也还罢了,之前还“说”过大吃贾琏醋的凤姐儿:“男人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宽容”到如此的贾母肯定会认为这小别扭这还是“好事”,不但再正常不过,而且还可以加深感情, 但有几次的大别扭甚至闹得几乎“你死我活”,这恐怕是当时贾母唯一闹心的事, 但就是这样“闹心”的事也是少有的,直到有“一家子”的突然潜入! 之前说过,薛家举家来到贾府是不正常甚至是极不正常的,首先他们似乎只有一个理由来京城,即宝钗的选皇帝的才人,但这选才人在前八十回几乎根本就没有笔墨涉及到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选才人这件事如同金锁一样,几乎又是原本子虚乌有的事! 一个,宝钗是商人之女,虽然是皇商,但当时的皇帝选才人估计不太可能会选商人之女, 二个,当然是前八十回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个内容, 三个,有人说宝钗后来没选上才人是因为薛蟠打死人犯事了,但薛蟠当时打死人是被贾雨村办糊涂案,几乎全瞒过的,而且也没有任何线索说过宝钗因这事没选上才人, 四个,宝钗进京,所谓选才人只是顺口一提,而更“郑重其事”一百倍一千倍提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宝钗脖上的金锁!而且竟然“直道”就是“要有玉的才能配上”! 五个,这金锁据说是“癞头和尚”送的, 前八十回有“莺儿笑(对宝玉)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这个癞头和尚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几次, 象曾经说只有几岁的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 而接下来却是出现在黛玉刚到贾府之时说的一段话:“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