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458章 红楼109 本质之五 二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8章 红楼109 本质之五 二六 (第2/2页)

多,于是,那庙便生存不下去了啊,妙玉此时恐怕也要面临新的归属的问题,

    妙玉既然当初能来到贾家,此时当然也可以到另外的依然所谓“富贵”的家族去,

    这中间,贾府其余人可以不管,而且恐怕自己都顾不过来,更顾不了妙玉,但有一个人却肯定会“义不容辞”的!这个人也只能是堪称妙玉知己的宝玉!

    而宝玉能与冯紫英如此熟悉,与卫若兰应该也熟悉,只是由于宝玉平常只是在自己府里“混”,所以对卫若兰“交待”得很少,

    甚至宝玉和陈也俊也应该至少是认识的,而陈也俊仅这个名字来看,真是象极了与史湘云有“关系”的人!因为史湘云有男子豪爽气概,恐怕更喜欢“俊”的(外人注:哈哈),甚至两人的姓名读在一起都那么合韵!(外人注:哈哈哈哈,是哦,俊云压韵哦!(XX注:…以后我也找压韵的(外人注:…))),这个先不表,之后再说,

    因此,宝玉义不容辞肯定会替妙玉寻找新的“落脚点”,

    而以宝玉与妙玉的心相通的程度以及宝玉之“痴意”,宝玉肯定会为妙玉考虑“很多”,即比如,妙玉这样的人,必须也要去那能“懂”妙玉的人那去才“行”,

    而此时,宝玉便会想到卫若兰,或者就算宝玉与卫若兰不熟,宝玉肯定会去征求更熟悉各家族的象冯紫英的建议,

    冯紫英这样“交通广”的人却应该肯定认识甚至熟知卫若兰!

    于是,冯紫英一听,恐怕是立即就会“推荐”卫若兰!

    再于是,妙玉就在“不得不”离开贾家离开宝玉的情况下,来到了卫家!

    而这两人,只要见了面,恐怕比尤三姐和柳湘莲互相见了后还要互相“震憾”!(XX注:怎么,五雷轰顶啊!(外人注:呸!不说好话!))

    因为,妙玉原本是看不起几乎任何男人的,但宝玉却让她恐怕吃了一大惊!甚至后来是越来越吃惊!

    但宝玉是有黛玉的人,这点她也肯定知道,而且妙玉当时也正在修行,虽然有一丝动心,但当时恐怕也不过是改变了原来对男子的“厌感”甚至“恶感”而已,而对心中有一个宝玉这样的“知音”也算是“满足”了,即说白了,就是宝玉算是稍稍打开了妙玉的“人间之心”,而接下来就要看谁能再接近此门并能进去了!(外人注:呵呵,说得让人心跳(XX注:你也动春心了?(外人注:有你在怎么动得了!(XX注:…)))

    而卫若兰,恰好在这个最恰当也最不可思议也是他们最有缘的时候便接近了妙玉的这扇门!

    而接下来,便是妙玉如何再打开这扇最隐密的心门,从而来接纳卫若兰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可以很慢,也可以很快,也可以正好恰到好处,即不快也不慢,

    这就要看卫若兰的“本事”了!

    妙玉虽然是能“感应”知音的人,但头必须由卫若兰来起!

    宝玉当初第一次在妙玉处喝茶,就给妙玉留下了好印象,甚至妙玉在宝玉生日时还特地送帖过来!而宝玉也开诗社时,能从妙玉处获得几大枝梅花!

    即,妙玉在第一感觉好甚至很好的情况下,之后在恰当时候是会自己主动的!

    而卫若兰与妙玉,这一“兰”一“梅”,本就是千载难逢的一对儿,如果再加上两人内心已经互相有情有意,他们的“互动”恐怕会比宝玉与妙玉的知己似的互动来得更自然更快当然也更强烈!

    这便是看曹雪芹“心灵水平”的时候了!因为肯定绝对比尤三姐和柳湘莲之间的动心更让人如沐天外之甘露!

    而这个难点到此应该是最难的!虽然写出来肯定会让人有一点“rou麻”的感觉,但更多的感觉或说至少百分之九十的感觉肯定应该不但是卫若兰与妙玉的精神和爱情的从未有过的最大的升华!而且还要让看官们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的升华!

    因为妙玉实在是与众不同的!

    而再参考一下宝玉和黛玉,两人一见面便都大吃一惊,都觉得似乎之前哪时在哪里曾见过!这种感觉便是爱情的感觉!

    而妙玉和卫若兰与这还不同!并不是说他们比宝玉和黛玉的境界更“高”,

    如果宝玉内心似松,蓬勃向上,生命力旺盛,坚强不屈,虽然之前是“小松”,而黛玉似竹,内心高雅、纯净、自然而又宁折不弯,则两人爱情之灵通与坚贞,堪称绝世之爱情!

    而妙玉和卫若兰两人,一个“梅”,一个“兰”,一个是如梅,十几年修行,卓而不群、超凡脱俗且不惧严寒而一身傲骨,一个如兰,优雅恬静,气质高洁而孤芳独秀,再加上兰遇上梅后产生的温柔体贴即当然的两情相悦!堪称真正的神仙之眷侣!

    (外人注:啊,呵,实在是很妙,很妙,很妙啊!)

    但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强调要注意曹雪芹的“实录”!如果真把妙玉和卫若兰写成神仙甚至童话,那就不是红楼梦了,怎样既实录又似“神仙之眷侣”,这就必须要具备曹雪芹的内在和本质,而除了曹雪芹,谁人还能有?所以几乎非曹雪芹不能写出真正的原文出来!且先到这。”

    “突然有个想法!”小戒突然叫道!

    “什么?”小猴笑道。

    “如果老曹的全本原文之前是完整地流传给后代,不知会是怎样的状况!”小戒大声道。

    “嘿,也许中国的文化从那时起就奠定了至少千年的标杆了!”老沙笑道。

    “何止千年!”小猴笑道,“而且何止中国!”

    “阿弥陀佛!”小唐颂道,“善哉善哉,善哉善哉。”

    “小唐没话说了?”小戒暗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