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红楼111 原文 二 (第3/3页)
也是有些无厘头的, ““他早死了的了,怎么到这里来?必是来叫我来了。””这句话却很有意思!相当相当地有意思! 即,前八十回明写的是秦可卿是病死的,只有判词中暗示秦可卿是上吊的,这里却突然道秦可卿是上吊的,而且直道是鸳鸯儿知道的!请问,鸳鸯儿作为一个丫环而且是荣府的丫环,她是怎么知道秦可卿是上吊的呢?!(外人注:哈哈,果然非常非常地有意思!) 这里!几乎再次证明了最后这位篡改者的不凡和胆大! 即可以由这句话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最后这位篡改者是细读和细研了前八十回的判词的!才能由判词得出秦可卿是上吊的!因为鸳鸯儿可没看过秦可卿的“判词”!(外人注:哈哈) 第二,由鸳鸯儿口中说出,不正是之前说的最后这位篡改者在“努力”地安排一些“不可能”的情节来说明这些情节是伪文,而更多的原文原意要从自己留下的这些“原创”中的其他文字中去寻找吗?(外人注:此时,对“最后这位篡改者”的存在和心思,几乎可以达到完美甚至“美妙”的论据了!) 甚至可能还有个“不靠谱”的第三,即最后这位篡改者甚至极可能看过前八十回中秦可卿上吊的“原文”! 如果这个成立,这个就有些让人“震惊”了! 因为前八十回的原文是早流传出去的,竟然还有“原文中原文”,就如同“真如”脂爷说的“命令”曹雪芹删除秦可卿yin丧天香楼的“桥段”? 但最后这位篡改者与曹雪芹成文的年份相去有不少年头,而且就算“原文的原文”中有秦可卿上吊的情节,这种事也定只有贾珍等少数几个人甚至两三个人一两个人知道,而且肯定会对其余所有人保密,荣府的贾母身边的鸳鸯是更不可能知道的这事的! 因此,这个可能性极小,最大的可能仍是他根据判词自己这里借鸳鸯一通“乱说”,好让后人知道自己不但是懂红楼梦而且是懂曹雪芹,而且自己是极力在尽全力来留下最多最“明显”的线索来“映照”八十回后的原文的! “他怎么又上吊呢?”哈哈!这句也许真能看出最后这位篡改者的智商非同凡响! 即“他怎么又上吊呢?”,几乎是在说,秦可卿已经是上吊死的了,其余人除林黛玉可能外,都不是上吊死的,那鸳鸯儿怎么“又上吊”呢?(外人注:有趣有趣!) 甚至,可以“妄自猜想”一下,鸳鸯儿显然不太可能是上吊死的,篡改者本来也不是想让鸳鸯上吊,但幕后人不同意,因为如果按原文死,很可能便会“暴露”出王夫人来,那怎么行! 于是,幕后人提议或直接说是“命令”篡改者:就让她上吊死好了!因为估计当时社会上吊死的人蛮多,也很“实录”嘛! 篡改者没法子,但却在这里耍了个小小“花枪”,即借文“讽刺”了幕后人一把,当然,只能暗讽又暗讽,所以才有“他怎么又上吊呢”的文字出来!(外人注:哈哈,有趣得紧啊!(大白纸注:嘿嘿,当然,这个关于篡改者与幕后人的“上吊”的“互动”纯属臆测)) ““想了一想,道:“是了,必是教给我死的法儿。””哈哈!这句更有趣啦!与前面的“上吊”的“臆测”一“联系”,几乎成了“是了,必是(幕后人)教给我死的法儿!”,而如果是这样,这位可敬可爱的篡改者竟是借这个来咒幕后人去上吊死了!(外人注:天啦,不会这么巧吧!那就不是臆测了!几乎是真的!(XX注:很匪夷所思!(外人注:中国古时真正聪明的人是远超你的想象的!这个还不算什么,说白了,骂人的小技巧而已,难就难在怎么能和敢进行这种“高难度”的“臆测”(大白纸注:惭愧惭愧!也要有人懂(XX注:你们互拍马屁啊(外人大白纸注:哈哈哈哈!))))) ““鸳鸯这么一想,邪侵入骨,便站起来,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铰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这个情节却很有些奇怪,这里拿出头发真不太必要,因此,也许和鸳鸯儿真正的死因有关系?(XX注:吃头发死的?(外人注:…)) ““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按着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按着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这种“原创文字”也是颇有新意的, ““自己又哭了一回,听见外头人客散去,恐有人进来,急忙关上屋门。然后端了一个脚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儿,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这里的“听见外头人客散去,恐有人进来,急忙关上屋门”更是细致!都让人又怀疑是不是就是曹雪芹的原文了!但也请注意,这里的写法似曾相似,即很象尤二姐之吞金而死的“仓促”感,即篡改者有可能是参照尤二姐之死的文字和感觉来写鸳鸯儿之死的! 而后面紧接着有一段更为“奇特”的文字,几乎很似“原文”,且待下文。” “‘原’文之‘原’,果然要很‘原’才行!”小戒点头道。 “如我小猴,六耳猴再象,也绝非我小猴!”小猴笑道。 “想找象我老沙的人,也难找啊。”老沙呵呵道。 “这就是‘原’?”小戒愣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世界之原,世之原,界之原,至心之原,原为空也。” “原为空,现在不是不为空了吗?”小戒听得郁闷,不由心中暗道。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