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524章 梦回一 死敌 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4章 梦回一 死敌 二 (第2/3页)

    而曹雪芹的意思当然是指封建社会中相当多有才能的人无的放矢,眼看社会混乱,国家衰败,只能“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外人注:“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几个字相当凝重!足显曹雪芹等爱国爱民族无门而只能眼睁睁看国家民族朝毁灭灭亡的方向而去!(XX注:果然,一两百年后岂不就几乎或甚至已经如此了!)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曹雪芹借僧道来引出宝玉,除了将红楼梦更艺术化或为隐藏之前所说“真相”而不得以的艺术化外,也是要在红楼梦中将僧道儒等一起写尽在内!

    ““【蒙双行夹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靖眉批:作者自己形容。】”前批莫名其妙,明明僧道应该是“幻像”,他却道是“真像”,很会颠倒!而后批,却也是直指曹雪芹!如果是指曹雪芹“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也罢了,但恐怕是在讽刺曹雪芹其实不过是疯癫之“僧道”而已!

    ““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这是“真像”?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哈哈,曹雪芹让石头想“享受”红尘而被逼得竟然“口吐人言”,足见这“荣华富贵”的吸引力!曹雪芹恐怕写到此处自己也会哈哈大笑起来!

    ““【甲戌侧批: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如此蠢批!才是真正“可笑可恨之极”!(XX注:哈哈,发现这位脂爷确实不但是在批自己,而且简直就是在骂自己!(外人注:脂爷这里几乎可以是在质问曹雪芹:石头口生在何处?!你曹雪芹无心肝,竟然说出这样的屁话,真是可笑可恨之极!))

    ““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甲戌侧批:岂敢岂敢。】”脂爷啊脂爷,后人中竟然很少人能看出你?这“岂敢岂能”几乎充满对曹雪芹的直接攻击和污蔑!即这里脂爷是“借指”曹雪芹在说自己是“蠢物”,而极其讽刺地道“岂敢岂敢”!(外人注:这脂爷真是与曹雪芹有深仇大恨?(大白纸注:古之狭隘文人,仇恨之切心剁骨,恨不能将对方切心剁骨的!))

    ““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甲戌侧批:岂敢岂敢。】”连续两遍“岂敢岂敢”,抓住就不放!真是有“丧心病狂”要发作的症状!

    ““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这里也直接道出是“补天济世”、“利物济人”,几乎也是在暗示曹雪芹自己内心定有此意!

    ““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哈哈,很显然,僧道说的清楚,石头听得明白,才会如此向往那“富贵场”和“温柔乡”!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憨笑”二字传神!即僧道虽然很明白富贵场温柔乡是怎么回事,但却绝非利色之人!

    而这“不能永远依持”也当然是这些“乐事”的本质之一(外人注:那当然,永远依持那是妖精了!(XX注:吃药啊(外人注:呸!狭隘!))

    ““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这八个字也正是人间生活、人类相处的必经之路!因此,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各种本质性的东西是层出不穷的!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这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悲喜剧!

    ““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个曹雪芹更是“无情”地道:人来世一次,犹如梦数十年!

    ““【甲戌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这里脂爷又在极其“有意”不遗余力地把红楼梦往“梦”和“空”的方向引导!

    ““倒不如不去的好。"”哈哈!之前说过曹雪芹会精神出窍,其实曹雪芹要精神出窍不但一开头就有,而且对于曹雪芹来说,几乎是很容易的事!这里“倒不如不去的好。”似乎在给要投胎为人处世的“他”或“她”道:愿意下去梦个几十年吗?虽然有富贵场温柔乡许多乐事,但也要承受“不能永远依恃”、“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甚至“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以至“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结局!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所谓事不过三,这里都求到再四,足见富贵场温柔乡之不可抗拒!

    ““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哈哈,静极思动,恰合石头静了许多年,所谓思动,而“无中生有”却也道出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本质,都是从“无”中生“有”的!即仅第一回,曹雪芹对当时的人类也好,社会也好,都是能从几乎最本质来一眼看去的!这才足显之后红楼梦的深厚程度!

    ““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嘿嘿,曹雪芹此时定在微笑,

    ““石道:"自然,自然。"”自然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那僧又道:"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