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7章 梦回六 机缘 二 (第2/5页)
。】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刘姥姥这话却是实话,即刘姥姥看人确实是有她的眼光的, ““周瑞家的道:"这自然的。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道:"说那里话。俗语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说一句话罢了,害着我什么。"”哈哈,“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千万不要小瞧了普通老百姓的智商和情商,虽然名利尤其是“利”在他们心中占据了甚至是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许多“道理”包括很多基本道理,他们都是知道的,因此,无论任何人,想把老百姓当猴耍或当牺牲品煽动,都要先请看看自己的情商和智商如何! ““说着,便叫小丫头到倒厅上【甲戌双行夹批:一丝不乱。】悄悄的打听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小丫头去了。这里二人又说些闲话。刘姥姥因说:"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甲戌双行夹批:略点一句,伏下后文。】”正是曹雪芹的借他人之口道出的实话的实录风格之一! ““说着,只见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这一下来他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赶着去。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甲戌双行夹批:写出阿风勤劳冗杂,并骄矜珍贵等事来。甲戌眉批:写阿风勤劳等事,然却是虚笔,故于后文不犯。蒙侧批:非身临其境者不知。】说着一齐下了炕,打扫打扫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没有周瑞确实不行!这里也再次见到曹雪芹的严谨极其严谨性! ““先到了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过了影壁,进了院门,知凤姐未下来,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甲戌双行夹批:着眼。这也是书中一要紧人。《红楼梦》曲内虽未见有名,想亦在副册内者也。靖眉批:观警幻情榜方知余言不谬。】名唤平儿的。【甲戌双行夹批:名字真极,文雅则假。】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甲戌双行夹批:细!盖平儿原不知有此一人耳。】又说:"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了。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平儿听了,便作了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甲戌双行夹批:暗透平儿身份。】”这里几乎又“顺便”带出重量级的平儿来!这里应该可以看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一个架构细节吧!即再重要的人和事和物,曹雪芹都能以最自然最朴实最合情理最合逻辑最合众人性格和身份的方式将其道出!而绝对没有一丝丝类似“挤”文字的迹象!这也是要“补”红楼梦八十回后最大的难点之一!即一个是谁有曹雪芹了解当时的社会,另一个更是谁有曹雪芹如此严谨到人的骨髓里,人的灵魂最深处的逻辑功力?(XX注:不谈“续”,只谈“补”?(外人注:没有任何人能有资格来“续”红楼梦!能补一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就算补,也要竭尽全力,做好几乎一切准备,包括思想、逻辑、文字、情节、线索等等等等的准备,才可以开始着手的!而且恐怕要一补再补,要抱着永远也达不到最好的态度和实质去补才行的!(大白纸注:哈哈,恐怕有了以上还远远不够,有了以上的种种准备后,机缘巧合灵感突现精力持续情感投入等等恐怕才是最终决定性的因素(外人注:嘿嘿,补者之后会自己明白的))) ““周瑞家的听了,方出去引他两个进入院来。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甲戌双行夹批:是冬日。】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甲戌双行夹批:是刘姥姥鼻中。】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甲戌双行夹批:是刘姥姥身子。】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甲戌双行夹批:是刘姥姥头目。】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哈哈,这也是曹雪芹另一项极其难以企及的能力,即他以身以思以心代红楼梦中各人物的能力,简直比真人还要真人!(外人注:除了抱定“补”的态度,自我的发挥也要超级才行!(大白纸注:不但要尽情发挥,甚至要有试着与曹雪芹一比高下的雄心才行!(外人注:哈哈,没错!还以为你甘愿居人之下,那样肯定是补不好的!(XX注:大白纸要补?(外人注:正如大白纸所说的,机缘巧合灵感突现才会是最后决定性的要素!还有精力持续和情感投入更是客观才能决定的(大白纸注:嘻嘻,注意身体,有我在,一直都在滴))))) ““【甲戌双行夹批:六字尽矣,如何想来。】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甲戌双行夹批:记清。】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甲戌双行夹批:写豪门侍儿。】只得【甲戌双行夹批:字法。】问个好让坐。”平儿第一次见刘姥姥,恐怕以平儿之心善,心中也会产生一丝不屑的,这里的“打量”和“只得”便是平儿内心的“反应”,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甲戌双行夹批:从刘姥姥心中目中略一写,非平儿正传。】便当是凤姐儿了。【甲戌双行夹批:毕肖。】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子斟了茶来吃茶。”,刘姥姥几乎就如同来到了皇帝的宝殿,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甲戌双行夹批:从刘姥姥心中意中幻拟出奇怪文字。】”哈哈,这个批恐怕“无意”中批出了曹雪芹实录的一个核心成分之一!即几乎可以说不是曹雪芹在“写”红楼梦,而是红楼梦中的无比真实存在的人自己在“进行”红楼梦!而曹雪芹甚至只是一个旁观记录者而已!这也是第一回“强调”是“石头”所见所闻所记,而“曹雪芹”“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