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3章 梦回十 浓缩 一 (第2/2页)
一个是金寡妇这句话中仍然是包含了势利之内在的,象“若不是仗着人家”,其中的“势”显而易见, 象“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而不问银子的缘由,则显然眼中只有“利”! 这也是金寡妇为了“势”和“利”而甚至主动来受辱的也是决定性的伏笔或说明! 因此,这里也是极其足见曹雪芹实录的功力和为什么一定要“实录”的! ““于是金荣忍气吞声,不多一时他自去睡了。次日仍旧上学去了。不在话下。”因此,金荣的最佳选择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不但是当时现实的如学业上强大起来,更重要的让自己在人格至少在性格上强大起来!而后者是决定性的!即金荣的会导致金荣上述那些“奇想歪想妄想狂想”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几乎堪称致命缺陷!(外人注:而只要不是金荣那般的“奇想歪想妄想狂想”的想象力也是需要大力提倡的!(XX注:哈哈,写一句坏就要解释地提倡一句好,你累不累啊(大白纸注:想象力缺乏是我们最大的缺陷之一,因此不累,再累也值得))) 因为说白了,这些致命性格缺陷甚至是有可能会让金荣在当时或长大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去送了命的! (外人注:即曹雪芹虽然是“实录”,但这“实录”对于象金荣这样的人之狠,却也是由实录而狠到骨子里的, (大白纸注:正是如此!象之后贾瑞那般死法,以及薛蟠最后肯定是在牢狱中受尽千般苦,不但用尽薛家剩余的几乎所有财产,而且最后还是被问斩, 而且随着贾家被抄和宝玉离家,让薛家落得人财两空, 最后,虽然是薛宝钗自愿,但应该是快速嫁给了贾雨村,这其中也有当时薛家一无所有,当时唯一救命稻草就是前来趁火打劫的贾雨村,当然也正合薛家之意, 而随着贾雨村势败,薛宝钗最后也死于雪下!即薛蟠在这其中是起了很关键的催化剂的作用的! 如果不是主要由于薛蟠的原因,散尽败尽薛家所有家财,薛宝钗在宝玉离家而离开贾家后,最后还能权衡一下,不必如此急于嫁给贾雨村, 因为薛宝钗如果仔细想一想,应该能估算到贾雨村是可能隐藏比较大的风险的,而会有所选择, 但薛宝钗其实自从来到贾府就一直在“冒险”,之前的“冒险”,风险是有,即来自宝玉和贾母的风险,宝玉爱黛玉,贾母支持宝黛恋, 但王氏集团占据着实权和财的几乎绝对优势,因此,几乎一切都能有惊无险地按着王氏集团的步骤前进, 也许前面这次的“成功”让薛宝钗冒险心增大,于是,嫁给贾雨村虽然几乎是几乎穷途末路的薛家的当时唯一的机会,但风险却比之前这次冒险是要不确定得多的! 但正是由于薛宝钗的冒险心增大,才让她进行了当时其实是错误的选择而最终走投无路! 如果依薛宝钗的“稳健”,再加上薛家最后能有没被薛蟠败完的家财,薛宝钗当时最佳的选择是一个没有贾雨村这样风险和潜力都大的人, 但当时恐怕只有贾雨村知晓内幕而来趁火打劫,而且贾雨村当时“潜力”更大,依后四十回的内容,贾雨村都能靠出卖贾家而飞黄腾达,那原文中贾雨村当时恐怕正是风光得意之时! 因此,薛家或说薛宝钗与贾雨村恐怕当时正是你情我愿甚至相当投机,也正合贾雨村开始的“钗于奁内待时飞”之叹! 即说到底,薛宝钗的内在和本质和甚至性格以及价值观将来的“理想”与贾雨村是惊人相似的! 如,贾雨村能那样“礼贤下士”而套出门子的计策并按照其去实施后,又能马上“毅然”将门子远远发配, 而薛宝钗也正是从笼络林黛玉到最后实质是要害死林黛玉! 包括薛宝钗前八十回笼络和利用袭人,而最后袭人相当于被赶出贾府也几乎肯定最终是薛宝钗是要如此做!而王夫人不过是最后做了这件事的执行者, 即很可能是薛宝钗这样的人当然是要独占宝玉独占贾家未来,而象袭人之前的偷试云雨等恐怕都是薛宝钗通过隐秘的手段告知给王夫人的,再加上薛宝钗如之前象说金钏儿那样去王夫人面前“说一说”袭人,连本来确实有要扶持袭人的王夫人也恐怕会甚至勃然大怒而将袭人毅然赶出贾府! 而两人的名利第一甚至只有名利只有“好风送我上青云”的本质也是几乎一模一样! 而两人为达目的之不择手段恐怕也是不相上下的!象贾雨村仅仅为了给贾赦抢扇子就能逼死石呆子, 而薛宝钗为了争夺宝二奶奶位置,其实她本质上实际上是做了害死林黛玉的可谓最先锋甚至急先锋的! 她表面上认为其他人不知道或看不出来,但王氏集团中只有她能接近并最终笼络林黛玉,并通过如送燕窝及与林黛玉一起在薛家吃饭以及薛姨妈亲自去照料林黛玉的饮食甚至配药等事而让林黛玉最终因此而丧命的! 虽然总幕后当然是王夫人,支持者当然是薛姨妈,但大部分过程的实际执行者却非薛宝钗莫属! 因此,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什么一开始就道出是“实录”二字,并非这些事这些人完完整整在历史上一字不差的发生过, 但在之前的几千年甚至之后的时间内,这些事这些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是在不断发生的! 而且,至少曹雪芹当时之前的几千年加起来,把几乎所有的事和人和物进行浓缩,就浓缩成了红楼梦! 而这浓缩的红楼梦还必将照映着之后千万年的人、事和物! 因此,红楼梦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 且先到这。” “浓缩成一百万字,果然不愧为能承载千万年的!”小戒赞道。 “试想,如果没有红楼梦会怎样?如果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又会怎样?”小猴笑道。 “虽然似乎不会怎样,但希望红楼梦能至少带来某些启迪以及享受。”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各人各有所得,但自然希望多多益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