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589章 梦回十二 飞电与止水 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9章 梦回十二 飞电与止水 五 (第2/2页)

,”哈哈,其实正是告诉贾瑞色字头上一把刀,如果还去惹凤姐儿那样的,这把刀可就砍下来了!如果贾瑞此时能悟,恐怕病一下就能好一半!但贾瑞只是一“唬”,显然离“悟”差了十亿八千万里,

    ““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不能“悟”,自然继续“迷”,

    ““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庚辰侧批:可怕是"招手"二字。】叫他。【庚辰双行夹批:奇绝!】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庚辰双行夹批:写得奇峭,真好笔墨。】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标准的以色“度”之,(XX注:这个风月宝镜估计未来的科技可以实现(外人注:想什么呢?想多了吧))

    ““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这里窃以为“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有些许多余的嫌疑,即,如果删除此句,可能更加“无缝”,当然,这样的能被“嫌疑”的语句在红楼梦的原文中是极其罕见的,

    ““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蒙侧批:此一句力如龙象,意谓:正面你方才已自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这个“心中到底不足”是精妙之语,道出“性”、“欲”、“yin”之最本质之处!即并非身体不足够,实在是心不足够,而凤姐儿便是贾瑞此“心”之几乎“无尽来源”,因此,贾瑞为了“心足”,导致“身空”,最后“升空”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庚辰双行夹批:所谓醉生梦死也。】”正是从“心足”到“身空”到“升空”,当然这里恐怕是“入地”,

    ““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庚辰双行夹批:可怜!大众齐来看此。蒙侧批:这是作书者之立意,要写情种,故于此试一深写之。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虽死亦不解脱者,悲矣!】”

    这一句是最后点睛之笔!即贾瑞直到此时,还不能有丝毫的醒悟,于是只能有下面的结果,

    ““只说了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其实这句最终出现,还是让人有一丝悲凄的,

    贾瑞并非大jianian大恶之人,甚至他的色也并无大错,因为他一没有使用暴力,二没有使用jianian计,

    他的利和色虽然达到疯贪的程度,但甚至都只是些“小利”和“小色”,

    但致命的是,贾瑞满脑子满身心全是利和色,这是他走上不归路几乎唯一原因,

    ““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这都是标准的实录,即从贾瑞这事上看不出曹雪芹任何的以作者的态度或身份去评价贾瑞的文字甚至口气,这是曹雪芹看似普通甚至都看不出是什么,但其实是相当境界的创作思维和态度和境界!

    ““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遂命架火来烧,”这批还说贾代儒是腐儒,其实这件事与贾代儒关系不是很大,而且曹雪芹完全是实录,贾代儒有此表现是完全正常的,如果要批腐儒,可在贾代儒在之前痛打贾瑞时批一批,此时批,便有甚至在批自己是腐儒之嫌,

    ““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点题之话,即所谓“正面为假,反面为真”,除了说凤姐儿,除了更大的色外,“最大”的其实正是封建社会的极度写照!

    ““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这句话也是有深意,即**的正反是烧不掉的,仍然大肆存在于之前和当时还有之后的社会中!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庚辰双行夹批:所谓"铁门限"事业。先安一开路道之人,以备秦氏仙柩有方也。】日后带回原籍。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人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这也是不露丝毫痕迹的实录,但最后的“丰丰富富完了此事”仍甚至饱含讽刺以及内中辛酸,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蒙侧批:须要林黛玉长住,偏要暂离。】”红楼梦正是如此马不停蹄,紧接着又是这样重要的事件,

    ““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庚辰: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发。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等正经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这个批实在太过牵强,黛玉去并非因为秦可卿之事,只是为更后的事作铺垫作准备,

    而曹雪芹经过思虑,觉得放在这个时候恰好,

    为什么,因为黛玉在家中办完事的时间恰好与秦可卿的时间能重复,紧接着就可以写黛玉回来,在时间和情节上更为紧凑,

    而并不是因为黛玉要特意“避讳”或说要“避开”秦可卿之事,

    ““【蒙:儒家正心,道者炼心,释辈戒心。可见此心无有不到,无不能入者,独畏其入于邪而不反,故用正炼戒以缚之。请看贾瑞一起念,及至于死,专诚不二,虽经两次警教,毫无反悔,可谓痴子,可谓愚情。相乃可思,不能相而独欲思,岂逃倾颓?作者以此作一新样情理,以助解者生笑,以为痴者设以棒喝耳!】”这个总批还有一点意思,如有“儒家正心,道者炼心,释辈戒心。”的“理论”,以及“为痴者设以棒喝耳”,

    但仍然几乎完全脱离了“人性”二字,

    即之前所说贾瑞并非大jianian大恶之人甚至小jianian小恶都算不上,而这里一棒子将贾瑞完全打死,而对凤姐儿没有半句交待,对人性也没有半个字提及,此类“总批”甚至要归入贾政的“假正经”之类的!

    因为,曹雪芹的实录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做出这样非彼即此的“结论”的,尤其是这样高高在上的所谓总批(外人注:大白纸好象有些在加快速度啊(大白纸注:嘿嘿,有此意,也许会越来越快(XX注:呃,会不会看得我头晕目眩甚至混乱错乱?(外人注:越高是越容易缺氧的(大白纸注:哈哈,没那么严重啦)))

    “速度是状态进入正轨时的自然现象。”小戒点头道。

    “哈哈,小戒总结得不错。”小猴笑道。

    “那当然。”小戒得意地笑道。

    “速度有快感,也会有眩晕的。”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我佛曰,神似飞电,心如止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