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2章 梦回十三 娓娓道来 三 (第2/2页)
就要飞升"的"要",用得得当。凡"要"者,则身心急切;急切之者,百事无成。正为后文作引线。】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因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这个表面文字似乎讽刺不强,但内含的内容就强了! 即贾敬“寻仙”、“炼仙”都到了这个程度,又是宁府的一大“活宝”了! 其一,与贾珍的父子之情可谓淡化到最淡, 其二,孙媳这样的大事,恐怕他认为和小猫小狗去了一样甚至还不如, 其三,在寻仙和炼仙的这如此长期过程中,他每天每时每刻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更是足够荒唐! 其四,以上总结下来,贾敬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人性,虽然贾敬不是去做恶事的“没人性”,甚至贾敬应该是没做任何恶事,但贾敬确实已经因此渐渐失去了几乎所有人性(XX注:所以成仙了嘛(外人注:哈哈,你黑幽有长进啊,不过,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其非常复杂甚至非常非常复杂的部分))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这里也比较清晰地表明了贾珍如此“恣意奢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即贾敬不管,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就是贾珍对秦可卿的情感,而并非是秦可卿有什么“特殊背景”! ““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甲戌眉批: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这个批也是有些乱发感叹,因为与原文没什么关系, 当然,虽然好象不能“残忍”地说这位批者是根本没看懂红楼梦要写的意思而乱发批语,但好象事实就是这样(外人注:哈哈,大白纸好婉转的“残忍”(大白纸注:嘿嘿,没有了,博一笑)), ““出在潢海铁网山上,【甲戌侧批: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这里“潢海铁网”几乎是肯定有深意的! “潢”字有一句“弄兵潢池”,含“不足惧的造反”之意,而为什么“不足惧”,恰巧是因为“铁网”的存在!而再看下文, ““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蒙侧批:"坏了事"等字毒极,写尽势利场中故套。】就不曾拿去。”这里紧接着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坏了事”, 那么,前后一“联接”的意思,竟然就是:之前,义忠亲王老千岁竟然涉及或说牵连到了一个“不足惧的造反”而因此“坏了事”! 老千岁这个“老”字恐怕意味着老千岁恐怕只是“牵连”到了这次“弄兵潢池”, 而曹雪芹为什么这里要如此写呢?想通了的就几乎非常明显!即,正是为八十回后更“足惧”的争斗也就是以四王为背景的奇英俊兰与忠顺王集团的争斗!(外人注:此伏线无比“随意”和隐蔽却力敌千钧!(大白纸注:正是!这是这里有实文证明的之前说过很多次的八十回后的恶斗!虽然这种实文证明非常少,但一旦出现在红楼梦中就会是力敌千钧的!)) 即在八十回后的恶斗前已经有一次相斗,而且肯定也是针对忠顺王集团的, 但是这次相斗恐怕还没开始就被忠顺王集团几乎随手就灭了, 还甚至牵连到了老千岁这样的人物!因此,几乎四王也是脱不了干系! 而恐怕只是因为四王的力量还足够强大,因此,忠顺王拿已经无实权的老千岁开刀所谓杀鸡儆猴而已! ““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贾珍听了,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赏。”因此,这樯木出现的“目的”或甚至说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如此极其“不经意”地带出老千岁和“坏了事”的“弄兵潢池”,而与秦可卿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了! (外人注:这个娓娓道来确实内含惊涛骇浪啊!(大白纸注:确实如此,真正能领会到的恐怕会有惊恐之感!(XX注:几乎处处杀机?(外人注:这话说对了!八十回后的恶斗中肯定有这个词的!(XX注:嘿嘿,还说我不懂吗?(外人注:别用在生活中就好)))))) “老曹越看越是深藏不露、深深藏不露、深深深藏不露、深深深深藏不露…”小戒念道。 “念大藏经啊。”小猴笑道。 “两位师兄有趣。”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我佛经文,红楼梦语,解疑释惑开窍通灵入深达远开博拓广也。” “玄啊。”小戒暗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