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5章 梦回十七 笑就好 四 (第2/2页)
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这里又提“编新不如述旧”,但述旧竟然是“杏花村”,如此新景,一点新意也没有,几乎足见曹雪芹道“编新不如述旧”的真正之意是“述旧不如编新”,而且当然必须要新超于旧! ““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政此举应该是出乎设计者之外的,而设计者当时有没有考虑到这“酒幌”呢? 几乎显然,设计者山之野是考虑到了的! 但显然,山之野者应该是最终没有采纳此“酒幌”,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酒幌不够自然和纯朴,而且酒虽然香,但酒气是有些破坏了这纯自然之景和自然之气的! 而贾政仅凭一句“杏花村”就要将酒幌加上,也足见不懂行但有支配和决定权的人对此行的一个可谓是破坏, ““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哈哈,贾珍这个主意似乎更馊,本来自然清新花木菜之风,却突然出来这些“鹅鸭鸡”之“各种味道”,对“味”会是一个更大甚至相当大的破坏! ““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其实当然,哪能这样一字不差抄村名的!如果恰到好处还好,但取一个这样的景色地名,连一丝新意也没有,还为了抄的杏花村名要另外立一个酒幌,对于今人来说,无疑会是一种甚至侮辱,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庚辰双行夹批:又换一格方不板。】也不等贾政的命,【庚辰双行夹批:忘情有理。】”哈哈,之前的贾琏报布名、清客们的打算照搬村名、贾政的挂酒幌以及贾珍的要养“鹅鸭鸡”,恐怕早已让宝玉内心吐血,因此才有这里的宝玉的“等不得了”!(外人注:哈哈,正是如此!这些人几乎可用大煞风景来形容了!(XX注:妙妙!)) ““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庚辰双行夹批:妙在一"在"字。】四字。"”,杏帘在望是给人以希望和引导,已含趣味,而且这杏帘也不一定就指酒旗,之前那“如喷火蒸霞一般的几百株杏花”,就可作为杏帘,而且之后大观园主要是女子来住,正好杏花墙作杏帘,而不是酒旗, ““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还是一定要抄杏花村!此处已足见清客也是迂腐之本质了, ““宝玉冷笑道:【庚辰双行夹批:忘情最妙。】”实在怪不得宝玉冷笑(XX注:怎么感觉大白纸说的就是宝玉的心理话?(外人注:性情本质有相似的地方,就会有此同感!)) "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哈哈,宝玉感觉敏锐,毫不客气直接批为“俗陋不堪”! 但请注意,这时其实也包含了曹雪芹对之前的文化的敏锐感受! 即“牧童遥指杏花村”之诗,其亮点绝非在于“杏花村”三字,甚至“杏花村”三字只是此诗的陪衬而已,而如果反倒学了这“陪衬”,没有学到诗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意境,便真是如宝玉所说的“俗陋不堪”了!(XX注:要求有些高,嘿嘿(外人注:哈哈,不要求人人如此,有人能如此就足够了,问题是就怕几乎无人能如此,那就麻烦了,甚至会有失传的危险!)) ““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哈哈,这稻花香正是此诗的灵魂之处,而且也没有直接抄袭“稻花村”的村名,而是取“稻香”二字,再加“村”,已经是既取佳意境,又原创村名, ““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这些清客一贯拍马附和,所谓拍得自己也丝毫无创意了!今日被宝玉一“教”一“激”,才恐怕激发出埋藏不知多久的那些个小小的潜能! ““贾政一声喝断:"无知的业障!【庚辰眉批:爱之至,喜之至,故作此语。作者至此,宁不笑杀?壬午春。】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贾政又失态了,而且算是到此失态最重的一次, 即,“规律”是,宝玉答得越巧妙,贾政就越“失态”(外人注:哈哈,不如就叫贾政师太好了!(XX注:妙啊,果然有灭绝师太之雌风!(外人注:大白纸,小心贾政会恨你一辈子哦!(大白纸注:早说过贾政下半生最大的财富应该是不断地反省,正是给贾政未来指一明路(外人注:嘿嘿,如果宝玉胆敢向贾政如此说,恐怕会被吊起来打了!不过,感觉贾政的反面其实就是真正的爱,大白纸你说得真没错(大白纸注:嗯,心心相映,那份感动,什么都比不了!(外人注:嗯,让人会心地甚至会一直笑着!(大白纸注:笑就好))))))) “嘻嘻,言简意赅。”小戒笑道。 “嘿嘿,言简也意深。”小猴笑道。 “甚至一个眼神就能相互融化。”老沙呵呵道。 “善哉善哉,”小唐笑道,“会心之笑者,全身之幸福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