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6章 梦回十七 天然 五 (第2/2页)
好,如有高僧,还可前去开一开慧根(XX注:嗯,不是开一开荤(外人注:说什么呢!)) 而“下无通市之桥”却也恐怕代表曹雪芹另一个意思,即归隐恐怕也不是与世隔绝,时不时能借这桥或桥下水入一入市,见见“凡人”,感染感染“热闹”,恐怕才对归隐反过来有更本质的认识而能悟到更多,而且也能“检验”一下归隐的成果以及自己内心是不是真想归隐的(外人注:归隐指南啊!(XX注:哈哈,有机缘去试试)) 即,如何?!宝玉这里不但说得是,而且恐怕给未来的贾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启示”,即:贾政如果真的想“归隐”,好好反省和真正怡养真正之心性,千万不要在这假造的繁华中的农庄之地,而恐怕贾政之后对家事对世事心灰意懒时,一定会想起宝玉这句话来!而真正归隐! ““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而当然,宝玉之后刹不住车,滔滔不绝一个是宝玉天性,一个是此“天然之论”正合宝玉之内心抒发,因此,恐怕宝玉能征古引今,由大及小,又由小及大,由物及事及人,又能由人及事及物,能讲上三天三夜,(外人注:正是,天然,其实恰好“中”宝玉之“天性”!) 而如果真有人能任宝玉讲完讲彻底,恐怕真会从中领悟不少甚至相当多!因为宝玉讲的这些,恰巧是与当时的各种僵化和虚化是完全不同的! ““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哈哈,贾政几乎变态, ““刚出去,又喝命:"回来!"”还好,知道自己是失态了(外人注:哈哈,有趣有趣) ““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这却是贾政相当“伏笔”的一处! 即贾政气得说“叉出去”,是因为宝玉那段话明显触及到了贾政的“痛处”或贾政的人生价值处即正是贾政的“虚”处,但贾政能“刚出去,又喝命”,证明贾政内心深处某被掩盖多年的一个小空间其实甚至是认可宝玉之“天然”说的! 那,贾政最后的结局是随着贾府之败、身边几乎所有人的流离失所甚至更惨、自己的内心所一直受的“教育”的与现实几乎完全相反等等,而看破一切而归隐,就相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外人注:此处根据原文甚至是“无意”中推出贾政可能的结局,正是看原文的重要一个作用!(大白纸注:正是)) ““【庚辰眉批:所谓奈何他不得也,呵呵!畸笏。】”此批与曹雪芹原意可谓差之千里, ““宝玉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庚辰双行夹批:采《诗》颂圣最恰当。】好云香护采芹人。【庚辰双行夹批:采《风》采《雅》都恰当。然冠冕中又不失香奁格调。】”“新涨绿添”自然喻意元春新近升皇妃,“好云香护”自然也是元妃从此后能护读书人之贾家,这是在贾政的“若不通,一并打嘴”下宝玉“只得”做出的, ““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贾政“见”之前由于自己的“放纵”,竟然让宝玉“肆无忌惮”地开始“长篇大论”了,因此此时已经不太可能再说宝玉好了(外人注:贾政的“原则”果然明显,而且贾政这股“牛劲”,其实与宝玉很有相似之处呢(大白纸注:哈哈,正是如此)) “天然,是不是要知天?”小戒道。 “天性,人的本心即天。”小猴笑道。 “小猴变小唐了?”小戒暗道,“不过小猴恐怕确实是我们四人中最天然最天性的,其他人能比得上他的,也极少,难怪他这么得意。” “有天才有人,因此,天然本是人之本然,天性本是人之本性。”老沙道。 “阿弥陀佛,”小唐双手合什道,“我佛一直向天。” 小戒愣了半天,然后心道:“我想归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