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宫廷战火 (第2/2页)
民一个交待。 好比大树砍掉,尚留其根,以后必发新芽,事实确实如此。而今十常侍只去掉了一个,也就是十根指头只去掉了一截,九常侍还在(确切地说,应是十二常侍去其一,尚存十一常侍)。还不是睡大觉、喝美酒、开庆功会的时候。应该提防九只疯狗装死躺下,在主人不备的时候突然扑上来咬噬主人。 宦官是大臣们最危险的敌人,袁绍对政治*斗争的看法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何进对外发丧,朝廷准备国葬的当天即对何进说: “先前,大将军窦武想诛杀宦官而反被他们杀害。”袁绍为向何进陈述厉害关系,翻开了历史陈迹。这是历史上戚宦斗争很有名的一次事件—— 汉灵帝12岁即位时,改元建宁(公元168年),因汉灵帝太小,窦太后临朝,其父窦武为大将军,以“不扫一室”著称的陈蕃为太傅,共同辅政。他们起用一些先前被“禁锢”的“党人”李膺、杜密等人,共谋诛除宦官势力。 由于事泄,宦官曹节、王甫等率领宫廷禁军,围攻逮捕有关人员,双方陈兵对阵,窦武兵败自杀,陈蕃也被杀害,宦官们把窦太后赶出后宫,迁南宫云台。 尽管这事发生于建宁元年,而今是光熹元年。汉灵帝已死,如今是汉少帝执政,历史却是何等的相似。所以,袁绍举这件事为例,继续说: “窦武失败的原因是处事不秘,言语漏泄,而且五校营尉的百官服畏宦官的威势,不敢支持窦武等人,导致失败。现在,将军你既有国舅的威重身分,而且您兄弟二人都统领着精兵,手下的部曲将吏都是些英武豪杰,愿意为您尽心竭力,大事尽在您的掌握之中,这是上天对您的赞助呵,将军您应当一举为天下除掉这些祸害。如是,大将军将名垂后世!” 何进听了袁绍的话,认为很有道理,为了进一步与袁绍密谋后续方案,称病在家,不再入朝处理丧事,更没有护送灵帝灵柩到陵墓,其目的是要告诉meimei,自己对诛杀宦官集团还有工作要做,还有事情未了。 何进身为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不为灵帝送丧扶棺,却称病不朝,没有让何芷弄懂讯号,倒是让赵忠,张让他们读出了其中的潜台词,何进这是装病,这是示威。 赵忠明白何进是装死躺下,他急忙找宦官们商量,应对与己不利的突发事件。 何进见自己称病不朝一事并没引起meimei的注意,不得已,只能“带病入宫”,找meimei商量翦除阉宦的剿杀方案。 何太后一生得势,无不是依靠宦官扶持的结果。此时听哥哥说要全部剿杀宦官,当即表示反对,说: “宦官统领王宫禁地,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而且这是汉家旧例,不能废弃。况且先帝刚弃天下而去,难道就要我穿着太后的服装和长着男*根的‘太监’共处后宫,这成何体统?” “我说不过你!”何进很为自己的口拙而内疚,在meimei面前发脾气,离开了后宫。 以何进提出的方案,这后宫没有一个男人,本来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自封建分封诸侯王一千多年来,后宫嫔妃和皇帝起居就靠的是宦官阉人,如果让嫔妃皇后和青春男儿共处一室,皇室纯正的血统如何保证呢。正因为此事的不可cao作性,被何皇后抓住了漏洞,当场予以否定。 实际上,何太后是拒绝了袁绍所提出的彻底清除宦官的做法。宦官和阉人是两个概念,何进自己也没弄懂这两者的差别,让何太后故意偷换概念,混为一谈。否定了这个不能拖延的行动。 何进被何太后驳回后,又找袁绍商量,何进不愿违背身为太后的meimei的意见,就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诛杀一两个首恶宦官,杀一儆百,给其他宦官一个震慑,他们必然再不敢作恶了。” “那怎么行?”袁绍的意图是将“十常侍”全部诛杀,一个不留,当然不同意何进的提议:“宦官处在皇帝和太后周围,与之朝夕相处,具有传达皇帝最高命令的权力。有的诏令,只需改动一个字,就会有千百万的人头落地,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非鲜见。如果现在不全部清除,只杀首恶者,其他有问题的宦官,仍然保留在皇宫内,几个首恶者留下的权力真空若由后来者承担,必然会造成一些宦官的‘带病提拔’,造成严重后患,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必须全部除去宦官,更换新鲜血液,才能高枕无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