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弑后刺史 (第1/2页)
董卓当年原是皇甫规的部下,所以傅贞才这样骂他。尽管这个人是真董卓,而不是猎户董渭,但既然是冒名顶替,就得一装到底。董卓被当众揭丑,恼怒不已,命下人吆来牛车,驱赶围观的民众。 民众不怕驱赶,只想看相国大人如何对待这个女人。中国的老百姓历来就喜欢看稀奇,一个个屹立原地,或袖手旁观,或巍然不动。 面对这样的老百姓,董卓当然知道法不责众的道理,更加愤怒不已,一把抓住傅贞,将她的长头发拴在车轭上,命车夫鞭打牛车,拖着女人在门前广场游转。傅贞身上衣服磨破了,身体肌肤磨破,血迹斑斑,董卓看着奄奄一息的女人,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你要是听老夫的话,不仅皮rou不再受苦,还可以戴上皇后的凤冠。你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 傅贞挣扎着站起身,刚强地对车夫说:“你的鞭子何不打重些,让我快点死,让我早点去会见我的夫君!” 车夫实在不忍心看傅贞再受皮rou之苦,噙着眼泪,奋力打牛,一路狂奔,不一会儿,傅贞被活活拖死在车下。 这事,让洛阳城的百姓非常震动。看清了董卓的穷凶极恶。本来董卓居庙堂之高,对官僚皇帝们怎么剑拔弩张,这都是老百姓所不关心的、不了解的事。而董卓进洛阳,扶皇上,稳定了洛阳的乱局,民众都认为董卓是个扶危济困的好官。而今亲眼看见发生在傅贞身上的惨案,董卓其人的光辉形象轰然坍塌。人们越恨董卓,越怀念傅贞,在倡导忠孝节义的汉代,有丹青手绘下她的图像供奉庙宇之中,尊其为“礼宗”,焚香礼拜。 董卓原本想自己篡位登基以后,立颇有文采的傅贞为皇后,没想到逼死了傅贞,人们也由此看清了董卓的丑恶嘴脸。 在熟悉了董卓的脾气之后,整个洛阳城的文武官员都知道——“刀把子中出政权”并非董卓喊的一句空话,是他雄居一方,充当军阀这么多年来最深切的感悟。而今,这种感悟对董卓来说是越发的强烈了。 董卓在剿灭丁原,收编吕布之后,如今,董卓内有吕布、李儒,外有牛辅、李傕,兵多将广,拥兵数十万之众,已非当年区区数千兵马可比了。在江湖闯荡数十年,也算阅人无数的董卓,堪称老谋深算的老猎手。而皇帝却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娃娃,手中无一兵一卒,简直就是随手可擒的小猎物。 董卓每次上朝,眼见着唯唯诺诺的小皇帝,一种捕猎前的跃跃欲试,总是使他按捺不住,他要毫不留情地在小皇帝刘辩身上猎食,他要刺“史”,一天也不想耽误。 经过几次指鹿为马的强横,董卓赶走了坦护少帝的袁绍,罢免了反对废少帝的尚书卢植,深知再无官僚敢公然反对自己了,便选定日子对刘辩动手。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九月甲戌日,董卓召公卿百官集于崇德殿。他手按剑柄,作出一派随时准备杀人的样子。在大殿内高声武气地对众人说: “宇宙洪荒,最大的是天地,其次是君臣,所以才能治理国家政事。皇帝愚昧懦弱,不可以尊奉宗庙,做天下之主,我想依照伊尹、霍光先例,废旧立新,大家认为怎样?” 崇德殿里参会的文武百官,都有了袁绍挂印出走,卢植惨遭毒手的教训,深知反对也是徒劳无益,自然是缄口不言。董卓见百官不敢反对,口气更加狂妄。 “我仲颖即是商朝的贤相伊尹,流放商王太甲;亦好比是西汉的大将军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我今废史侯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年霍光确定大计,田延年按剑相助,有胆敢阻止大计的,我今天定斩不饶,决不让他像袁绍那样,远遁他乡。”说完,董卓抽出宝剑,在崇德殿挥舞一番,才将宝剑狠狠放入鞘中,目露凶光地注视着百官。 百官悚然俯首,不敢吭声,董卓大吼一声:“太傅袁隗,把史侯刘辩带出来。” 听到呼喊,太傅袁隗像押囚犯似的领着少帝刘辩走了出来,两名小黄门领着垂头丧气的何太后踉踉跄跄地跟随身后,百官见皇帝出来,习惯性地急忙要出例,行跪拜礼,被董卓挥手制止:“他如今已不是皇帝了。”百官惶恐,面面相觑。 董卓说:“先皇服丧期间,史侯全无孝子之心,其威严仪表也不像人君,岂能让他再占据帝位,现废其帝为弘农王。” 一旁充任司仪典史的李儒高叫:“解去弘农王玺绶,脱掉皇袍。”其后又追加一句:“脱去刘何氏太后服饰。”脱掉服饰、玺绶的母子二人凄惨地站在廊柱边,那模样真是“败羽的凤凰不如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