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迷踪_第四十七章 祈祷禳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祈祷禳灾 (第1/2页)

    剿灭了朱氏兄弟,董卓领军返回长安,在秦川似有若无的春雨中休息紧绷的神经。

    消息传出,曾经参加过讨董联盟的曹cao,因为袁氏兄弟分裂,朱氏兄弟伏诛而导致的遍野白骨、千里焦土的惨景,对此痛苦不已,为之赋诗《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众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蹰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年的长安大地,淅淅沥沥的春雨飘洒不止,未央宫里尽管廊柱高旷,仍显得异常的阴暗,空气沉郁,雨腥味儿四处弥漫,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自从搬迁都城到长安以后,去年,秦川大地又闹地震,震塌了好多窑洞、房屋,死了好多人;地震不停,一直延续得到今春。

    今年开春以来,地震收敛了,老天爷的笑脸也收敛了,每天哭兮兮的,阴雨连绵。几十天了没见过一丝阳光了,天气显得格外的阴冷潮湿。一个一个都是凶兆,老天似乎在警示世人,表示着上苍的不满。

    人们的心情也是阴沉沉的难受,大臣们都拉长了一张张苦瓜脸,低垂着头,活象是有人借了米还的是糠似的。

    这天早朝,大臣们的心里和天气一样十分阴暗,垂头丧气的,谁也不想开腔。“司徒王允!”站立在汉献帝身旁的董卓拔了拔悬挂在腰间的宝剑——这是他入主洛阳后养成的颐指气使的习惯性动作。

    自从他悄悄地赶往陈留前线,歼灭朱俊兄弟以后,一个个反董的军阀都偃旗息鼓,再无人与之争锋。董卓狂妄自大的野心急剧膨胀,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放在眼里。

    此时,董卓的一双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的,试图仔细观察殿下王允的面部表情,开始启动问责机制:

    “这天公老是阴沉沉的,也不知道是何人何事得罪了他。几十天来绵雨不断,路断行人,上个月朝会,不是早就定下祭天祈晴的日子了吗,为何迟迟不见你们的动静!难不成你们想让八百里秦川成为水乡泽国,好出现一个治水的大禹,代替薄德的太师。”

    董卓这句话颇有点讽刺意味儿。而且,他自认为这句话直捅进大臣们的心窝子,对自己的明察秋毫很是自鸣得意。

    “启禀太师,”司徒王允应声出列,站立殿下回应:“太师所命建造禳灾祈天祭坛现已筑就,只是子师弱才薄德,一人之力祈祝禳灾祈睛,恐难感动皇天厚土,故尔踌躇再三。祭坛刚刚筑就,怎么会希望再出现一个治水的圣人大禹呢。”王允的话不显山不露水,其实暗含机锋。

    “那么,依王司徒所见,还要何人共襄盛举呢。”董卓收敛起自己太过不满的语气,毕竟“逢王而兴”的谶语使他对王司徒心怀敬畏;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大臣,可不是随便能够得罪的。但为显示自己的尊严,他用眼角扫了扫坐在身旁的娃娃皇帝,又习惯性地拉了拉宝剑,鼻孔里呼出以示威严的一声“嗯——”,吓得汉献帝慌忙惶恐地点了点头。

    “太师。”王允再次低头恭身奏道:“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二公皆是德才兼备的真君子,可与臣下共祭祈天。”

    王允深知士孙瑞、杨瓒二人与董卓早已是貌合神离,一直以来忿忿然有仇董之态。但董卓jianian雄,足智多谋,勇武不二,手下间谍遍布各府州衙,无有机会与二人密谋杀董之计,故趁机出班奏请。

    士孙瑞可不想成为董卓门下走狗,他认为祈祷禳灾完全的讨好董卓的举动,也就出班启奏说:“我士孙就是一个粗人,可不是圣贤大禹,太师还是另请高明吧。”

    “那怎么行,”这么一件小事都久拖不决,董卓心里不耐烦了,武断地说:“王司徒有识人之明,他推荐的人是不会有错的。”

    杨瓒也和士孙瑞的想法一样,此时也出班启奏说:“我等皆是凡夫俗子,祈祷禳灾这么重大的事,我看还是由太师亲自来cao办为好。”

    董卓见众大臣推三阻四的,恼羞成怒,唰地抽出宝剑,大踏步走到两人面前,比划着说:“我堂堂大汉一朝的太师,为你们去干祈祷禳灾的粗活,军国大计这些重要决策又由谁来管呢,你难道是想取而代之。”

    面对寒光闪闪的利剑,杨瓒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就在董卓面前跪下了。

    见董卓就要杀人,这还了得。王允原计划是约定二人到荒郊野外去,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制定详细的杀董方案,所以才推荐了二人。没想到这事情弄来适得其反,不能让这个jianian賊任性。

    王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