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_第一百三十章高迎祥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高迎祥之死 (第3/3页)

底,现在在高迎祥的队伍中,这样的卧底人数高达千人,这些人不但有着良好的军事训

    系统的学习过军事知识,对于杨家岭这种适合埋伏的些人中大多数都是清楚的,这个小头目是这些卧底中的几个头领之一,遇到这种况,当然是不希望跟着高迎祥去送死的,同时他也得为自己的手下人的生命负责。

    高迎祥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没有理会那人,他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个地方是一个适合埋伏的地方,但官兵已呈合围之势力,这里是唯一的生路了,而自己派出去驱赶乡团的骑兵却不见回转,高迎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手下最强的战力被开,现在自己后是十几万的官兵,其中还有二万关宁铁骑,再加上二三万的乡团马队,自己已经没有了一拼之力了,眼前的杨家岭是自己唯一的生路。

    高迎祥终于下令让队伍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隔上一段距离,那样即使中伏,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一部分快要走过杨家岭时,孙传庭的手下忍不住提醒孙可望:“大人,叛匪的前部就要出杨家岭了,大人是否……”

    孙传庭举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一直看着,闻言只是轻哼了一声道:“放他们过去,逆高迎祥才是我们的重点。”

    当第一部分开始走出杨家岭时,第二部分跟着进入了杨家岭,当第二部分也快走出了杨家岭时,高迎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从这况上来看,应该是没有埋伏的。

    高迎祥稍微狡猾了一下,没有在第三队人中过去,而是随着第四队的人马进入了杨家岭,但高迎祥一直都不知道,孙传庭一直都在盯着他边的帅旗,连同帅旗下他这个叛军领也在落在孙传庭的望远镜中,见高迎祥终于入伏后,孙传庭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着一声炮响,战斗终于打响了,远处一直在观察着周霖枫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手下笑着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个一直没有出现的孙大人真的在这个地方上埋伏了,儿郎们,出,咱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听到那一声炮响,高迎祥的心瞬间落入了冰谷之中,脸色变的惨白,自己终究是落入了官兵的算计之中,此番不但败的一败涂地,只怕自己也难以逃出生天了。

    孙传庭地队伍有小部分的是火枪营,大部分的是弓箭,还有一些用的是滚木擂石,这些东西随着炮声响后,呼啦一下向着高迎祥的队伍倾泄而来,高迎祥地队伍中还有少量的火枪,大部分唐同低价卖给他的火枪让高迎祥转手卖给了皇太极。

    这少量的火枪还击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高迎祥指挥着手下想冲出杨家岭去,但这时上面滚下来的大量石头把杨家岭地出口给堵死了,已经出了杨家岭队伍想回来救高迎祥,但路口已经被堵死,一时之间也无法进入。

    如果这个时候,高迎祥队伍中装备的是大量的火枪地话,孙传庭的伏击未必就能制住上万支火枪的反击,但高迎祥当初为了组建骑兵,把大量的火枪与皇太极交易成了马匹,到后来唐同因为他把火枪卖给皇太极,从而断绝了对他地火枪供应,现在高迎祥的火枪营人数还没有李岩的多,如今算的上是自作自受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一部分人向官兵投了降,一部分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被死在官兵的乱枪,乱箭,乱石之下,还有一部分人进行反抗,只是已经无济于事,连同那断后的第五部分地队伍在汹涌而来的官兵与乡团地冲击下,如同洪水面前的沙土,一下子就淹没地无了踪影,而唐同派在高迎祥队伍中的那些卧底由于受过严格地军事训练,在战斗打响时就各自找好掩体,在官兵到来后便很干脆的投降了,他们这些人死伤到是不大。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干脆的投降,是因为唐同交代过他们,一旦陷入困境,就投降官兵以保存实力,毕竟训练出一个合格的士兵可不容易,唐同愿花上一笔钱把他们赎回来。

    唐同到不是说赞成投降,而是不愿意让手下真的为高迎祥他们卖命,这些人投降后,其中的负责人便出暗号让大家在俘虏的队伍中聚合,随后那个负责人开始向官兵进行交涉,称自己等人是山西王家乡团派到叛军中的探子。

    王家乡团实际上是受控于唐家商队的一个外围组织,一方面是为了在山西安插眼线,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卧底在叛军中的人进行联络,那个官兵将领对于这种事自然是不敢自行决断的,只得去向孙传庭汇报。

    此时的孙传庭是满心的欢喜,此次伏击,一击成功,生俘了高迎祥以及高迎祥手下的几名大将,可说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孙传庭的心中怎么能不高兴,不过让孙传庭有些遗憾的就是那过了杨家岭的两万多叛军,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大部分的人不顾高迎祥死活,迅的离开了杨家岭,等孙传庭收拾了高迎祥后,再想追击已经来不及了。

    孙传庭当然不知道,高迎祥的叛军中有很多唐同派去的卧底,有很多人成了叛军中的小头目,当现事不对时,这些人当即立断,挥他们做为小头目的作用,带着各自的手下迅的离开了,这也就造成了出了杨家岭的两万多叛军会有大多数的迅离去的现象。

    孙承庭抓获了高迎祥后,也没有折磨他,而是派人把高迎祥等几名叛军中的重要人物押送到了京城,一个月后,用历史教科书上的话来说,高迎祥在京城英勇就义。

    高迎祥,李自成他们的叛乱,彻底的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本,他们的叛乱与建奴人的抢掠,如同两片石磨,慢慢的把一个若大的大明帝国给搅的粉碎,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一场浩劫,这场浩劫不仅仅只是明末时的生灵涂碳,也隐埋了三百年后中华大地的百年沉沦。

    所以,高迎祥死了,但他实实在在的配不上“英勇就义”这四个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