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引医见友 (第2/2页)
“没想什么。臣只是想不知道娘娘那朋友的病臣能不能医治。”李晓冬显然是被她的突然一问吓了一哆嗦,便慌忙答道。 司马静见他说话没有了以前的狂妄,便知道此时他也许是真正的他,以前那些都是装出来的。因此司马静对他的身份更加疑惑。 “那日你说的那个李德是不是就是你自己?”司马静问道。 “那是臣未进宫时的名字,如果在外面说李晓冬,没有人会知道的。 “那个益寿堂是不是你开的?” “朋友开的,以前臣在那里坐过诊。” “不知道李太医贵庚几何?成家了吗?” “臣今年二十八岁,有一个六岁的儿子。” “以后没事儿的时候你尽管带他们去宫里玩儿,让他们也涨涨见识。” 李晓冬忙点头称是。 两个人先是经过宽敞的大道,又转入了羊肠小径,几经颠簸到了秦文韬的住处。 那个地方还是破陋不堪,狭小的院子,土墙茅顶的屋子。李晓冬看了脸上显出诧异的表情。 司马静便向他笑道:“怎么,你是不是正在疑惑,我怎么会有这么贫寒的朋友?” 李晓冬点头。 司马静笑道:“咱们进去看看吧。” 说着,司马静便纵身下马,李晓冬也跟着下马。两个人拴好了马,便推门进去。 这时,只见秦母还是坐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洗衣服,没有觉察到两个人的到来。 “大娘,你还认识我吗?”司马静笑着问道。 秦母听到有人叫她,抬头看时却是司马静。她忙放下手中的活,将手在自己衣服上擦了擦,跪地拜道:“娘娘!” 司马静忙将秦母扶起来道:“大娘,这不是在宫里,没有这么多礼节。你老身体可好?” “好,托娘娘的福,每个月都送银子来。我们母子俩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秦母眼里含着感谢的热泪道。 “你这么大年纪了,就别干这些粗活累活了。”司马静笑道。 “哎!”秦母叹息道,“不行啊,我干惯了这个,一停下来非闹出病来不可,我就是这样的劳碌命!” 司马静听了也不便再说什么,她指着李晓冬道:“大娘,我给文韬找了一个大夫,让他来给文韬看看耳朵能不能治好。” 秦母听司马静这么说,她一拍脑袋笑道:“您瞧瞧我这脑子,真是老糊涂了,见到娘娘光顾着高兴了,竟忘了让娘娘进屋。” 说着,秦母便把司马静和李晓冬带进屋里。 这间破旧的屋里光线依旧是那么昏暗。在窗子下面摆着一个桌子,桌子上摆着一架瑶琴,瑶琴边坐着一个白衣男子,显得和周围的环境一点都不协调。 这个情景,司马静是多么的熟悉。 秦母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秦文韬的肩膀,他便抬头看看他的母亲。 “儿子,娘娘来了!”秦母微笑着轻声说道。 秦文韬听说忙起身跪倒在地道:“草民秦文韬拜见娘娘!” 司马静走向前去,将他拉了起来道:“我从宫里找了一个太医,他也许能治好你的病!” 秦文韬转头向李晓冬看去时,心中不禁大吃一惊。 “李兄?” 李晓冬也定睛好好看了看秦文韬,也显出不可思议的样子道:“秦兄,是你吗?” 秦文韬点点头,然后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 司马静也被这个场面惊着了,她怀着疑惑问道:“你们两个认识?” 李晓冬点头道:“嗯,在宫里的时候见过几面,臣深深被秦兄的琴声吸引。但到了后来便不知道他的去处了。” 司马静见他们感情深厚,又听李晓冬说了这话,她的心里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她只好笑道:“既然大家都是故人,那就更好了。” 李晓冬听了点点头道:“我以为今生再也不会听到秦兄的琴声了,没想到在这里相遇了!” 秦文韬见他这么说,长叹一声道:“哎,世事无常啊,现在我连自己都声音都听不到,只能靠唇语来交流。弹琴已经是美好的回忆了!” 李晓冬拍拍他的肩膀道:“秦兄莫要悲伤,今天娘娘带我来就是给你医治的!” 秦文韬点点头。 李晓冬命秦文韬坐下,他自己便趴在秦文韬的耳朵上看了起来。 “哎。“看了半天,李晓冬叹息道:“秦兄这是重度中耳炎遇到刺激而复发的。若是当时就医治的话,我有十成的把握。” “那现在你有几成?”司马静听了紧张地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