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旧情复燃 (第1/2页)
听龙啸虎这么说,司马静顿时气得扬起了胳膊,刚要一个巴掌打过去。dt但是此时她一阵心酸,不自觉地流下泪来,手也举在空中忘了放下来。 司马静问道:“皇上,你是真的喜欢文娟吗?” 龙啸虎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点点头。 司马静摇摇头叹息道:“哎,这也不是皇上的错,只是这样,我一时很难接受。你长大了,我也老了。” 龙啸虎听司马静没有坚决反对的意思,心中便大喜。他抬起头来道:“母后,您说什么呢。您不过刚刚三十岁而已,而且您养生有方,保养的就像小姑娘一样,您一点也不老。” 听龙啸虎这么说、司马静不禁破涕而笑道:“臭小子,你还贫嘴。我可告诉你,你娶文娟可以,但是你最多封她为妃,不得立为皇后。将来皇后的人选,还得我仔细斟酌才是。” 龙啸虎听司马静这么说,也不免大胆起来。他拉住司马静的手,撒娇似的说道:“母后,儿臣今生今世就只娶文娟一个人。” 司马静听了也没有生气,她挣脱开龙啸虎道:“皇上,做人可不能得寸进尺,我答应你纳文娟为妃就是大发慈悲了,你别再跟我扯别的。古来什么王侯将相,甚至平民百姓都是三妻四妾的,你堂堂一个帝王怎么能说这样的话?龙家的血脉不能断,这万里江山得有人继承。” 龙啸虎只好点点头道:“好吧,儿臣听您的。不过儿臣什么时候能迎娶文娟?” 司马静笑道:“看你急得这个样子,看来我之前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你去了文娟肯定会把我忘了。我等会儿命人看个日子,尽早的把这事儿给办了,也省得你天天惦记着那些脏地方。” 龙啸虎对司马静千恩万谢。 果然,过了几天,司马静命人将文娟从月孤台接了回来,将永福宫更名为永顺宫,封她为永顺宫文妃。看到她微微隆起的腹部,龙啸虎兴奋不已,每天下了朝到司马静这里问候一声,就接着到永顺宫,趴在文娟的肚上听听动静。 转眼间过了春节,这时工部侍郎刘志海来报:“太后,您钦命修建的观音院已经竣工,请您前去验收。” 司马静听了心中大喜,她不禁喊道:“小玉,封赏他们。” 过了半天,没有人回应,这时司马静才反应过来,顿时一阵心酸,不自觉地流下泪来。她连忙拭干了眼泪又喊道:“文秀,给他们拿赏钱。” 这时,文秀才答应着去取了几千银票给几个人一人一千分了。 起初他们都不肯收,说了一些客套效忠的话。司马静道:“我赏你们是因为你们干得好,这样下次再有这样的差事,我还会想着你们的。如果说给我玩儿虚的,你就给我掂量着点儿。” 他们听司马静这么说,才将钱收了谢恩。 司马静随着刘志海等人来到了东城的观音院。看到气派的庙门,司马静非常满意。但是她总是觉得少些什么,想了半天才发现没有匾额。 司马静问道:“为何没有匾额呢?” 刘志海躬身陪笑道:“这还得请您老人家亲自题写。” 司马静听了心情大悦,便命旁边的人道:“拿纸笔来。” 旁边的僧侣似乎早有准备,司马静的话音刚落,他们就支起案子,铺好纸,蘸好墨,将笔呈给司马静。 司马静接过笔来,稍微一想,在纸上写了“慈航文院”四个大字。接着又提了一幅对联道: 亦佛亦道恩惠世间万物,救苦救难赐福天下苍生。 写完之后,大家都不禁称赞,又称赞她的书法的,又称赞她的文采的。司马静只是微微一笑。 这时,刘志海向旁边的僧侣问道:“新来的住持到了吗?” 和尚道:“到了,现在他正在方丈里静坐念经呢。” 刘志海听了不禁大怒道:“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和尚,太后驾临,他竟然不出来接驾,看我非把他抓出来治罪不可。” 说着,便要带人进方丈去拿住持。 今日,司马静的心情很好,她觉得在佛门圣地动武很不吉利,所以她拦道:“算了,刘大人,他初来乍到的也不容易,得让人处且饶人吧。” 刘志海只好作罢。 他们又来到内殿,只见一尊金身大观音像展现在眼前。看到观音菩萨慈祥的面容,司马静不禁跪了下去。 众人见状,也都随着跪下去了。 “阿弥陀佛。”这时,传来一个声音道,“不知太后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太后赎罪。” 司马静起身回头看时,只见一个和尚站在那里,年纪大约三十五六岁,留着五缕长髯。不知怎的看着有些眼熟。她便问道:“师傅就是这里的住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