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美利坚_第一百一十四章 转战YN(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转战YN(2) (第2/2页)

分配,起码也要让YN的百姓吃饱饭。但高度价值作物的减产,就意味着民众利益的损失和税收的减少,也不利于YN的稳定。因此,他计划,先不动粮食作物,大规模的开发矿产资源,吸引一部分投入农业的富商和地主们加入到资源的开发上来,等他们见到甜头,自然会减少高价值作物的种植,将资金转移到更暴力的开采业中,这时候,空出的田地再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这样一来,不仅会减小地主绅士的抵触情绪,也有利于政局的平稳过渡。

    此外,能吸引美国资本的就剩下矿产资源了,有限度的开放一些中小型矿山,也能拉拢华尔街,对于华夏的发展也会减轻压力,谋取更多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在未来的抗战中,会加速对华援助的时间和数额,在政治上也会起到稳定政府、增强民众的抗战信心。

    再说,威廉也看上了几样矿产,铂族金属矿的铂、钯、锇、铱、钌、铑等,还有铟、铊、镉,锗,;铍、锆、锶,等稀有矿产,都是他中意的,这些矿产他希望能独自开采,决不能让华尔街插手,否则,华夏的东西呗拿走绝不会再还回来。至于这些矿产,今后时机成熟,也会还回华夏的,毕竟提炼出的矿产品没有保质期一说,哪怕存储上百八十年也不会变质。

    至于扔出去的煤炭。铁矿,铅锌铜等也不会影响到华夏的整体利益。还有一点,利用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即使被抢走一部分矿产,但留下的机器设备和建设完善的矿山,不会白白的被带走。今后还是会留给新华夏的。依照现有的技术,哪怕是采挖三四十年也没有后世高度机械化几年的产量高。

    经过近一周的激烈争吵和妥协,最终YN政府同意了威廉的投资发展计划。他也不再迟疑,第一时间将50万两白银打入富滇银行,初步解决了军队和政府的困境。此外,100万美元的现金也签订了贷款协议,只等他选定的矿山投产后,这笔钱就会抵消贷款。

    同时,留守的各类人员也开始在昆明大张旗鼓的开始招商引资,尤其是滇西、滇南地区的铅锌矿、滇南和滇东北地区的银矿、东川的铜矿、安宁的铁矿、滇中的磷矿都是可以合作的大型项目。但矿山的开采需要巨大的投入,光是东川的铜矿就需要上百万两银子的投资,才能见到成果,否则投入产出比会很低,利润低了也不利于吸引YN的富商和地主士绅的资本。

    说实话,YN比起GX来,是要贫困很多,就连民间的财富也远远落后。宣传了近半个月,响应者寥寥无几,多数人都在观望。就是几个响应者也投资的不多,加起来还超不过10万两银子。这让威廉大为失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YN的发展,他干脆包揽下所有勘探出的矿区。但也发出公告,随时欢迎地方有识之士和士绅前来投资。

    威廉意识到,YN和GX的情况不同,民间财富的不足,也不允许照搬GX的工商业发展路子,只能先集中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高价值作物的效益上,等民间资本发展起来,才能逐步发展其他的轻工业,否则,会极大的挫伤民间的投资热情。

    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所以这里必须有个能主持大局的人坐镇。YN的发展至少十年八年才能见成果。联想到更加贫穷的GZ,他不由的更加头疼了。这个坑挖的有点大了。该怎么来填呢?

    仔细查询了贵州的矿产资源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发现YN和GZ情况相似,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相似的云贵高原地貌,都适合粮食作物和药材的生产。但GZ没有这么像样的执政者。有名的桐梓系现在还不见影子,这时候进入GZ困难很大。

    之后的一次宴会上,威廉无意中,提起对GZ政局的担心和参与GZ发展的意愿。没想到,唐继尧暗中提示,军政府可能在近期对GZ有所行动。威廉大喜,这个资料里没有,但他那不多的历史课却有这个影响,以前经常看的穿越文里,作者们也多次提起,这个滇军的创始人,曾经两次占据GZ,这可是及时雨啊。尽管桐梓系还指望不上,有这个唐屠夫顶在前面也不错,起码在一段时间有了后盾,只要给他短期内的支持就行,到时候可以引入在华的美国资本,多拉些人进来,哪怕GZ再怎么换人,到手的地盘也不会放出去。

    这样GX、YN、GZ三省连为一体,整个西南的半壁江山就牢牢控制在手里,只要二三十年的发展,足够打造成一个抗战大后方。至于SC,只有等一战爆发,英国顾不上华夏,才能动手。还来得及。一步一步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